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鉴定添加变造黑色笔迹的新方法—万用表测量字迹电阻法。方法用万用表的探针测量字迹笔画的电阻值数值,根据数值的大小范围来判断字迹是否存在添加变造。结果该方法简便快速,不破坏原件,不受检测条件及环境的限制,成本低,效率高,便于广泛推广应用。结论凡是可测出电阻值数值的,证明书写色料中的成份是以碳黑为主,凡电阻值为正无穷大时,证明书写色料中不含碳黑,而是由多种色料拼色而成的,从而可分析判断字迹是否被添加变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电喷雾解吸电离(DESI)—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RMS-HDI)成像技术建立了 一种新型添改字迹鉴别技术.方法 对10支黑色签字笔书写的"11"被添改成"47"的90个样本用分子成像技术测试.结果 该技术可将84个被添改的原始字迹"11"以二维成像方式显现.结论 DESI-HRMS-HDI技术无需检材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使用写字机器人伪造的签名字迹特征,减小文件检验鉴定中的错判风险。方法以真实书写字迹为模板、使用市面上主流款式的写字机器人执不同种类书写笔进行书写,通过直接观察、显微观察、反射变换成像(RTI)方法观察等方式比对手写字迹和机器人书写字迹的差异,归纳写字机器人伪造字迹的主要特征,总结出有效的检验鉴别方法。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写字机器人伪造签名笔迹的特点主要有起收笔为顿压笔,笔画出现细微的抖动歪曲现象,整体笔画笔压均匀,运笔生硬无笔势等。结论目前写字机器人伪造签名字迹与真实手写字迹还有一定差异,使用反射变换成像(RTI)方法观察能达到较好的检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准确、无损的黑色圆珠笔交叉笔画书写顺序的检验方法。方法依据黑色圆珠笔油墨的同色异谱特征,利用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面扫描成像分析检验。结果即使是差异很小的黑色圆珠笔油墨书写的交叉笔画,经过面扫描成像和图像处理后,也能看到先写笔道的连续性被后写笔道中断。结论拉曼光谱面扫描成像技术能有效判断黑色圆珠笔交叉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5.
凌宏  张江 《刑事技术》2010,(6):60-60
笔迹检验是确认文件是否存在添改事实的方法之一,通常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添改人与原文件书写人并非同一人、且添改文字较多、具备一定检验条件的情况。然而,在笔者参与鉴定的一起添改变造文件案件的检验鉴定中,却是通过对一“横笔笔画”的准确鉴定确认了原文件书写人添改变造文件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印文与书写字迹交叉笔画先后顺序的消色差显微检验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文与书写字迹交叉笔画先后顺序的检验,一直是我国文件检验领域中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对印文与书写字迹交叉笔画先后顺序的检验,常规采用放大镜及普通立体显微镜观察,或采用化学反应法、溶剂溶解法进行检验,效果均不很理想。1978年黄金铎、陈志卿提出用断层镜检法检验印文与书写迹交叉笔画的先后  相似文献   

7.
侯进令  张剑 《刑事技术》2015,(2):135-137
目的 对透射光谱成像技术和反射光谱成像技术检验黑色签字笔间涂抹掩盖字迹进行比较研究,探寻一种无损、高效、直观的黑色签字笔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方法,提高黑色签字笔间涂抹掩盖字迹显现效率。方法根据不同黑色签字笔油墨物质成分不同,不同物质对光的透射率各异的特征,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反射光谱成像技术与透射光谱成像技术分别对多个黑色签字笔间涂抹掩盖字迹实验样本进行检验。本文将显现效果分为可显现和不可显现两类。分类标准为从未看过原字迹的非文检人员是否可以辨认出被涂抹掩盖字迹。结果 利用透射光谱成像检验系统检验黑色签字笔涂抹掩盖字迹样本,306个样本中,可显现的有231个,不可显现的75个,显效率为75.49%;反射光谱成像技术检验306个样本,其中可显现的有159个,不可显现的有147个,显现效率为51.96%。实验结果表明透射光谱成像检验黑色签字笔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率高于反射光谱成像检验的检验。结论 除了无法显现原字迹与涂抹掩盖笔迹的油墨物质成分、浓度以及组成配比相同或相近的样本之外,透射光谱成像技术能检验常规的光谱成像技术无法显现的黑色签字笔间涂抹掩盖字迹,其显现效果和效率都优于反射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显现方法 ,可以应用于刑事物证检验领域。  相似文献   

8.
我国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等笔划组合而成,结构多变,字多义广。许多字由于增加或减少一笔笔划就可能改变原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一个句子中随着个别字的改变也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因此,应注意对添写笔划检验技术的研究运用。下面,笔者仅就国珠笔添写笔划的检验谈点粗浅看法。圆珠笔添写笔划,是指添写人利用圆珠笔在用圆珠笔书写的原始文件材料上对个别重要的、关键性的字迹添加笔划,利用这种手法来改变原字、原文所表达的原意。添写人一般是与本书证材料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是原书证材料书写人,也可以是其他人。这类笔速检验中需…  相似文献   

9.
圆珠笔油墨字迹书写时间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圆珠笔油墨字迹书写时间的鉴别是摆在文件鉴定人员面前的棘手问题.本文作者借鉴国外的检验方法,经过近十年的探索,考查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过圆珠笔字迹油墨被溶解能力测试来确定其书写时间的鉴定技术,并且进一步发展了国外的检验方法,研制出了专用的检验器材,发明了模拟低温操作程序,使这一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广.在有合适比对样本的情况下,可以准确鉴别落款时间在一年以上、怀疑书写时间在半年以内的可疑文件的真伪.  相似文献   

10.
笔痕特征是文检笔迹鉴定的新方式,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获得了较突出的成绩.笔迹鉴定新采用的笔痕特征检验,解决了特定书写笔与书写人同一认定的检验技术难题,提高了对少量字及笔画、摹仿等疑难字迹的检验效率.近年来,签字笔的普遍使用,让“书写习惯对签字笔笔痕的影响”这一课题变得必要.本文重点研究个人书写习惯对签字笔笔痕的特定性和稳定性的表现,有助于掌握利用笔痕特征进行同一认定的具体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光谱成像检验同种同色涂抹掩盖字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无损、灵敏、直观的同种同色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方法。方法依据涂抹掩盖字迹油墨物质的同色异谱特征,利用可见光滤波型多光谱成像检验系统进行检验。结果黑色圆珠笔、蓝色圆珠笔、黑色签字笔和蓝色签字笔相互涂抹掩盖形成的同种同色涂抹掩盖样本,利用可见光滤波型多光谱成像检验系统进行检验,显效率分别为90.5%、69.1%、49.5%、78.6%,显现效果良好。结论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显现同种同色涂抹掩盖字迹,且具有良好的显现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检验金融、经济诈骗案件的物证中,经常遇到一些被消褪、擦刮、添改、变造的文件需要检验。运用特种照相技术对其显现,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鉴定结论更准确、直观。 1 案例 1993年3月郑州市法院送检一起经济案件,经施用红外发光照相检验,清楚地揭示出了可疑的资信证明中的“壹佰万”是由“壹万”添加变造而成的。 再如1994年5月,某地送检的一份讯问笔录,经施用紫外发光照相检验,揭示了笔录中涂改字迹上的撩印和签名捺印物质的发光差异,从而证实了笔录上的几处捺印非同一次形成。  相似文献   

13.
字迹色痕形成时间检验是法庭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签字笔现在已成为最常用的书写工具,签字笔墨水字迹形成时间鉴定成为字迹色痕形成时间鉴定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国内有关签字笔墨水字迹形成时间鉴定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用于形成时间鉴定的无损检验和有损检验方法,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检验条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结,以期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作用,并在各类案件的侦查、诉讼和审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犯罪和民事纠纷案件的日益增多,针对合同、票据、文件中的某些文字是否添改形成的检验给司法工作者造成一定的麻烦,因此如何快速、准确、无损进行检验显得尤为关键。文献报道过用色谱法对签字笔墨迹进行鉴别,但都破坏了样品,无法满足物证的无损检验要求。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法分析速度快,对样品无需处理就可直接进行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5.
伪造、变造、异常处理文书的书写时间鉴定在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文书鉴定工作中曾遇到多起特殊处理的文件,如人为老化文件、塑封文件,污染文件以及书写于传真纸、宣纸等特定材料上的文件,在对这些文件的检验过程中,笔者进行了部分研究,获得一些实际体会。  相似文献   

16.
运用系统鉴定的理论和方法检验变造文件,可以摆脱具体问题的困扰,避开技术难题,转向其它相关要素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同时揭露文件被变造的事实,以确保检验结论的科学可靠性。系统鉴定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已经研究成功并经实践检验证明科学可靠又易推广的技术方法,应尽快普及到基层文件检验部门,以提高基层部门文件检验技术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利用傅里叶红外图像系统无损检验添改数字的检验方法。方法采集同种同品牌、同种不同品牌及不同种书写材料书写的数字1改为4和3添加为8两类样本的红外图像,根据红外吸收的光谱信息对其添改进行检验。结果同种不同品牌及不同种书写材料对红外吸收强弱不同,形成的红外图像有差别;同种同品牌书写材料对红外吸收强弱没有明显差别。结论该检验方法不损坏检材,重现性好,并且纸张成分对其分析结果基本上无干扰。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文件鉴定过程中涉及变造文件鉴定的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广大文检工作者的重视。文件物证的变造事实不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现难度大;而且对变造文件的检验需要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分析,检验难度也大。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检案实践,总结了检验变造文件的一些经验与体会,以期供广大同行共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闫萍  魏鸣 《刑事技术》2001,(2):45-45
判断文件的真伪,尤其是对变造文件的识别,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即文件上是否留下变造的痕迹;又由于变造方法很多,要求鉴定人不能用某种固定模式去分析,而是要利用多种渠道去发现疑点,确定变造事实。本文所叙是利用纸张皱折痕与字迹相交次序的判别,判断文件物证是否变造,从而确定文件真伪。正常文件的形成,如合同、票据、借据等,一般都是在整本(打)纸张中,按顺序书写并撕下,即使不按顺序从中间取下,也是在一张纸张上书写。也不排除那种在没有纸张情况下,随意找出一张旧纸书与。而文件一旦形成,保管(存放)的条件则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20.
笔迹是书写运动的轨迹,在观察静态特征的同时运用其动态特征,无疑可以提高笔迹鉴定的水平。但如何获取字迹的书写压力、书写速度和加速度等动态特征,目前还是个难题。笔迹心理学中笔迹线条主动触觉的分析是将笔迹书写时的压力与速度贯穿于字迹观察分析的始终,将其运用于笔迹鉴定,可在传统的笔迹鉴定二维平面字迹特征的视觉观察分析模式基础上,将视觉观察与触觉体验相结合,形成字迹形态二维平面特征与书写时笔向下的力度,和沿笔画书写的速度相结合的四维特征观察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