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学理论》2020,(3)
长征精神是老一辈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它作为我们党和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长征精神所体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不可或缺;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在传承长征精神的优秀共产党员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依靠群众和牢记宗旨在党的建设中仍然需要积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新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6,(11):45-4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浓缩了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毅力和大智大勇,以及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成长壮大的强大生命力。这些特质既是中国共产党夺取胜利的强劲内驱力,也是带领人民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一次伟大壮举,在其过程中所酝酿形成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还有着广阔的外延,并且在不断地发挥着其时代价值。长征精神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中国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一伟大号召,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中的"信仰""信念""信心"与"信任",才能走好新长征路。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8,(11)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在长征中以其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豁达的积极态度领导党和红军挽救了军事危局,引领了红军长征的正确方向,塑造了红军长征的精神品格,从而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7,(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行走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新的长征,必须不忘初心、记得来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才能更好地开辟前进的道路。深刻  相似文献   

6.
王熙兰 《学理论》2010,(7):47-48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红军长征前,党对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便开始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在一定的革命区域进行了初步实践。长征中制定民族政策时,特别强调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同胞对红军的强大支持和帮助,来自于红军自身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爱戴,也来自于红军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党的民族政策在长征中的成功实践,不仅保证了长征的最后胜利,而且为党后来的民族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振平 《理论导刊》2006,(11):67-68
陕西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革命根据地处于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前沿位置;陕南商洛山区是红25军长征的途经地和转折点;陕南汉中、安康南部山区是红四方面军配合各路长征红军的转战地;陕北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陕西与红军长征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8)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生动反映,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虽然这一伟大的壮举已经过去八十多个春秋,但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淬炼之后的长征精神愈发历久弥新,回味甘醇,成为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余方平 《理论导刊》2006,(11):65-66
中国西部是所有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和最后落脚点,其为长征的红军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和食粮来源;在中国西部,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西部,党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中国西部在红军长征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民族复兴伟业的领路人和主心骨,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梦就会成为镜  相似文献   

11.
正长征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的担当长征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在社会危机四伏、民族灾难深重、人民备受煎熬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对真理的担当。它不仅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历时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4)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于20世纪30年代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形成的,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象征。长征精神具有崇高理想、甘于奉献、实事求是、团结友爱、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等丰富的内涵,她赋予当代中国大学生健康成长以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团结协作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曾斌  赵绍成 《学理论》2013,(13):20-21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所蕴含的为崇高的革命信念而矢志不渝的理想主义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灵活机动的创新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加强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精神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可靠的精神资源,对推动革命老区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2)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民军队坚决听党指挥的光辉典范。筑牢学员军魂意识,必须充分运用这一宝贵资源。要旗帜鲜明地批驳重新评价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坚定学员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要深入挖掘红军长征历史的伟大价值,努力增强学员的价值认同;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强固学员忠诚于党的军魂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关于长征精神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视角,但大多都做到了以历史为主轴,根据长征的历史进行提炼和概括。长征精神内涵丰富,在今天依然有着强烈的时代价值、教育意义、导向作用。因此,长征精神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民族甚至超越了意识形态,成为我们党永恒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2)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讲话,由此又一次把长征精神推到了世人的眼前,我们应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我们今天的长征路。文章对长征精神和新长征路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在弘扬长征精神的基础上走好今天的新长征路,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四个自信"、以人民为重、统筹全局、强国强军、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远大目标,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重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是建设美丽中国,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的强国之魂、兴国之魂。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2)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民族精神又集中表现在红色文化上。陈永贵带领大寨人民敢于跟穷山恶水做斗争,重新改造山河,改变贫困面貌,一步一步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战线的一面旗帜。本文针对当前社会上广大干部群众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的缺失,重现陈永贵形象,并厘清陈永贵在农业学大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2)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红军长征具体地呈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红军长征是教条主义错误的试金石和初步确立实事求是思想的试验场;红军长征充分实践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红军长征开始独立自主地纠正"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4)
长征精神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的形成,既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优秀民族精神,又有其现实的直接源流。而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身处逆境之下对革命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政治、军事、组织上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