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则胜  李萍 《民主》2007,(12):17-19
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速度和方式都在改变,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速率正在急剧提升,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几类主要的道德教育主体之外,文化环境所具有的道德教育责任主体的身份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26)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长期和父母分离,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观念的滞后,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为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埋下隐患。因此,必须改变家庭教育方式,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完善学校道德教育机制;创建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形成合力,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改变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状况,是我国高校德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培养,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改进道德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促进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罗洋波  梁欢 《学理论》2014,(6):270-271
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感恩教育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从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感恩教育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化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从个体角度讲,社会化是个体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内化并形成独特个性的过程。从社会角度来讲,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标准塑造社会成员的过程,从而使社会及其文化得以延续。个体社会化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决定中国梦的实现。影响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家庭是人们接受社会化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文化环境,家庭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析了新加坡法德兼治的发展轨迹,揭示其极具特色的司法运行和道德教育,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对新加坡可资借鉴的观点:①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②加快道德立法,实现道德建设的制度化、法律化;③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加强公民的法制、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史娟  李智 《学理论》2010,(1):193-194
本文以网络上盛行的"王道"现象为例分析了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传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建设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为青少年上网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运作方式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层次递进、富有针对性;二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有一套严谨的“道德教育指导计划”;三是日本学校道德教育十分重视教育合力的作用,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衔接与配合。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运作方式的特色给我国学校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容云  吴家琳  赵永亮 《学理论》2014,(2):62-64,84
开展"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的社区项目,是一项较好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少年,又包括社区居民,其实质是体育与健身文化,通过体育手段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形式,采用现场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模式,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模式对体育健康实施的促进作用,探索"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新型有效的互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学校道德教育应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和道德认识发展水平来确定道德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体现层次性、阶段性,从而实现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袁艺红 《学理论》2013,(30):229-230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式家庭教育是基础因素,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的成绩而轻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体育,在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上有所欠缺;第二,学校教育问题,中国的学校教育没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才能,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就业和工作;第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家庭教育,农民工家庭的出现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离婚率的上升使单亲家庭的学生量增加,这都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来承担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是接收多种道德观资源并在自身中调适的过程。通常每个人都会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教育,并且在自身中对这些道德观念进行比较、反思,这就形成了道德观建构的四个不同场域。不同的道德教育场域在一个人成长的不同时期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只有深刻把握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把握不同场域的教育在道德观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按照德性发育发展的规律"顺势而为",道德教育才能成为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以后,人类在反思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中逐步成熟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普世的环境道德观;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是缺乏对这种理念的深刻认识,更谈不上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坚持正确的环境道德教育原则,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要作用,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浅论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个体道德发展观、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和重点、必须坚持的原则、实施的途径几个方面对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思想作了简要的评价,提出了他的思想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目前学校文明礼仪活动存在导向缺失、功利性、模式化和新媒体广泛应用导致德育效果欠佳,要更好发挥礼仪活动的德育功能,必须通过更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以学生为主导组织活动,建构生活德育体系,注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形成全社会德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这无论是从西方历史上,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可以得到印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明确道德教育的目标;把道德教育视为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构成的完整体系;采取有效方式,强调领导者的率先垂范等。重视中华传统伦理,加强道德教育,国家重视是前提,领导垂范是关键,小区试验是模范。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社会文化生活、个人发展等方面也有重要影响。在全球化浪潮中,学校道德教育既要抓住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新生与解放的机遇,又要积极应对过程中出现的挑战。诸如文化立场模糊、文化路向的迷失以及文化异质化等问题。学校道德教育需要通过强化民族意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以及深化道德教育的文化底蕴等举措,在批判与创新中不断开拓新道路、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6)
农村中学布局调整使得家校距离增大,学生寄宿学校,父母对孩子监控机制减弱,从而造成家庭德育的缺失。针对农村中学布局调整对家庭德育的影响,以浙江省R市为个案,通过调查分析了R市存在的家庭德育问题,并给出了加强R市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薛凯 《学理论》2013,(6):78-79
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养老,是产生于以小生产方式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孝道文化观念等对其影响深远,使家庭养老成为人们所享有的主要养老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市场化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等不断地发生变化,对家庭养老不断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20.
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之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一种具有亲属关系的社会系统,它具有特定的情感、价值观和信念。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习俗各有渊源,制度不同,社会形态差异巨大,家庭的基本特征、家庭伦理规范、家庭道德教育理念也迥然各异。我们从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探寻中美家庭在个人道德形成中的作用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