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11)
休谟在《人性论》中区分了道德感和道德动机,在道德动机上又倾向于自爱动机论,在判定道德行为时既强调道德感,又强调道德动机,这造成了道德评价中的"双重标准"以及从自爱动机论无法说明道德行为的"道德性"等问题。而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用道德情感这一概念取代了道德感和道德动机,并指出这一情感同人道情感、仁爱情感都是同一种情感,突出了仁爱情感的地位。由此休谟将道德动机论和道德感理论加以融合,并在强调仁爱动机的基础上解决了《人性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进 《学理论》2012,(35):35-36
从道德相对的观点看来,不同的道德个人或群体的道德价值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共同的道德标准。道德"相对"表现为不同的组或个人的行为,甚至所有的信仰,它的基础是千差万别的。分析道德相对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其受欢迎的原因及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有助于建立普遍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3.
道德法律化理论是见义勇为立法的理论基础。重新审视道德法律化论争,科学把握道德法律化内涵,可以对见义勇为立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见义勇为既需要用道德来调整,也需要用法律来规范;法律规范的重点是对见义勇为行为人的救济措施和保障机制;对见危不救行为目前不宜"犯罪化"。  相似文献   

4.
朱奕瑾 《学理论》2012,(32):55-56
"责任"在康德整个道德哲学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重要而又关键。康德强调道德是出于对责任的尊重而行为,他极力反对以行为后果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做法,认为如果仅仅是人的行为的后果合乎责任,而行为的动机是因为爱好或者其他个人的目的,那么这一行为则无多大的道德价值,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道德共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上,唯物史观提供了原初性的思想资源。具体地,对于这一问题,应当立足于社会历史进程(而非抽象的理论预设),以"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为基点加以考察。因此,首先从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是探讨"道德共识"可能性应然的基本立场。这种立场至少可以阐述为社会实践基础、现实利益整合以及制度伦理关照三个基本向度,这些思想对于现代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道德共识"的生成具有根基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云鹏 《学理论》2010,(27):51-52
儒学的价值取向是道德追求,儒家所追求的道德是禀受"天命"而立于"人性"的善德,这种禀于天而立于人的善德统一了天和人,奠定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康德在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中对于道德价值的说明历来引起诸多的不同理解,但都把义务概念作为解释道德价值的关键,都从康德在几个例子中所说的"纯粹出于义务的行为才首次具有道德价值"出发,认为出于义务动机的行为才是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本文想从对于道德行为的过分决定问题出发,讨论义务动机与道德价值的关系,但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究,分析道德价值的根源并不在于义务,而是认为道德价值的根源在于理性本体世界,而义务概念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是一个将适用于所有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法则运用于人类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之后产生的概念。进而指出把义务概念当作道德价值的核心概念来解释会引起对道德价值狭隘化解释的后果,而在这种理解的过程中,善良意志这个日常道德观念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虽有变动但无断裂。从一种层次论的角度,通过对马克思"实处世界"中的"道德生活""理论世界"中的"道德思想"和"理想世界"中"道德追求"的探讨,研究道德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底蕴式存在。在早期马克思那里,所谓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谴责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非专门有意识地去做,涉及的道德含义也是一般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创立唯物史观时期及以后,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一直是隐含在整体理论背后的价值原则;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道德评价是更深层次的道德评价,包含了深刻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这一理论延续体现了道德理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底蕴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吴云 《理论探讨》2013,(4):64-67
道德信仰的研究要从逻辑理路僭越历史理路中走出来,首先就要澄清所借鉴历史理论资源自身的逻辑理路,这就是历史目的论下的康德道德神学的逻辑存在。具体体现在:道德神学的逻辑位置在于由道德应然状态到道德实然存在的逻辑中介,逻辑起点在于"人的二重性(有限的理性存在)"的存在,理论内容是二大公设及其理性、现世的二重性存在,而最终的指向和归宿是"道德人格的不断完善与至善的相称",使道德世界趋于最完美的相互和谐之中。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在考察政治与自然的关系时,没有将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认为自然正当就是城邦生活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这一观点的基础在于,他认为人按照其自然本性是政治动物,他们必须生活在一种政治共同体之中,"人生而是政治动物"。人作为政治动物就意味着,人类有义务根据自然正当来实现善的城邦,这种善是自然正当理论的最终使命。  相似文献   

11.
冯雪娇 《学理论》2015,(1):243-245
道德学习作为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人格养成,所要学习的不是物之理,而是人之理;不是人之所是之理,而是人之应是之理。它不能仅仅依靠认知来获得抽象的道德知识,它需要的是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人对人的理解、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生活的认识、反省以及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感悟。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内在于生活,它的存在形态、结构、过程等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抽象理性的原则。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展开的,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从生活与交往的视角对道德学习进行研究是与当前道德学习方式转换的时代要求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个体道德治理动力机制包括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机制、外部压力机制和外部引力机制。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的形成机制是由道德需要形成道德治理动机进而进行道德治理的过程。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压力形成机制是在功利性道德治理需要基础上通过压力源的作用基于依从形成道德治理外部动机推动道德治理的过程。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引力的形成机制是在外部诱因刺激下经依从、认同和信奉形成道德治理动机进行道德治理的过程。对于个体道德治理动力机制,只能通过创造条件改变相关因素来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促进个体道德治理动力机制的形成,而不能控制。  相似文献   

13.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体系中,有一个概念非常特殊,就是"敬重",它是康德唯一承认地对道德起促进作用的情感。是由纯粹实践理性指导,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是其表现形式。由于人的有限性注定了人不会完全依照道德法则行事,而道德情感此时在人的主观上就起到了一个动机性的作用,促使人的行为准则与道德法则相符。敬重本身作为一种情感,属于现象界,但是其对象是属于理智世界的道德法则。道德情感虽然会抑制人的感性部分,但同时也会使人意识到道德法则的威严和崇高,从而唤起了人的最高使命,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向着崇高迈进,人性不断地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4.
责任意识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品质,也是社会道德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它构成了人类道德的核心精神,也奠定了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石。面对21世纪人类对责任意识的呼唤,全面审视责任意识之于道德的价值是人类重构美好世界的使然,造就勇于自觉承担责任的人应成为道德实践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5.
道德行为的选择是人们道德活动的一种形式,它是联结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中间环节。研究道德选择自身的发生及其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行为是有理性的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人类的行为总是在思想动机和主观意志支配下进行的,它与动物的活动相比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目的性与方向性。人能运用理智和经验作出判断,预见行为后果,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认识"边界道德"的概念、特性、存在样态以及它实现意欲转向的可能性根据,是学术界亟需破解的理论任务。探究这些问题,不仅要从否定性角度说明边界道德不是虚幻的道德、道德的虚幻性、非存在的道德、"边缘"的道德,而且要从辩证否定角度阐明边界道德问题,即由概念存在与事实存在不一致引起的道德现象问题和道德理性与实践理性不统一凸现的道德界线问题。  相似文献   

17.
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评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更重要的是它密切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的树立,社会生活的和谐.一直以来,学界就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主要有两派:动机论、效果论.至今也没有定论.旨在改变过去一味的理论争论而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用实例来阐明现实生活中应怎样来进行公正、合理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政治道德的几方面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海军  张毅 《理论探索》2005,(4):121-123
政治道德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价值基础和理论前提。具体来说,政治道德即政治的道德属性,体现为目的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三个道德维度,它为政治行为以及政治行为所遵循的政治规则体系提供了目的性、正当性的基础和依据,并为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人自身的道德人格设定了德性论的规范。作为政治道德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充分落实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鲍贤杰 《理论导刊》2007,1(12):58-60
仅通过理性教育,仅在认知层面上向社会成员灌输道德判断标准,对提升整个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水平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社会成员"道德不作为"——其症结是人们践履道德行为的动机缺欠——这一问意,当务之急,是要在继续坚持道德教育的同时,下大力气为社会成员提供践履道德的必要社会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女教"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较大的历史作用,它在维护封建社会男权专制的过程中,也同时完成了对女性片面的人格塑造。"女教"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对女性行为方式的规范,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儒家伦理。"女教"思想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但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克服其反现代性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