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6,(10)
七三一部队自1982年纳入政府保护管理轨道以来,特别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成立以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外研究者及和平友好人士广泛开展文物、文献征集,调查取证及学术研究工作。目前,七三一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已正式纳入国家层面推动,将配合七三一旧址申遗准备工作,对七三一旧址进行全面保护和有效利用,进而提升七三一旧址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促使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认知七三一部队罪行及遗址状况。本文着重阐述了七三一旧址保护情况及相关学术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七三一旧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彦君 《学理论》2012,(10):142-143
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自1945年形成以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保护,直到1950年才开始进行了初步保护。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对于七三一旧址的保护也历经了几个重要阶段,有的旧址得到了良好的保护,至今仍能呈现在世人面前,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和警示作用,有的旧址永久地消失,只留下了一些历史照片。当前,哈尔滨市通过了《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条例》,这是旧址保护工作重要的法律依据,也使七三一旧址保护工作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寻找和勘实工作。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党成立后最早的中央工作部旧址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宿舍旧址等三处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史迹得到查实。1951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正式决定成立上海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管理委员会,并将三处旧址设为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第二馆和第三馆。文章重点就该三处旧址的调查、修缮和复原情况及过程进行细致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金恒薇 《侨园》2021,(1):21-23
1956年,沈阳特别军事法庭两次开庭审判日本战犯,因战犯当庭全部认罪使沈阳审判呈现彻底性、典型性的特点,成为国际审判史上的奇迹.作为见证这段重要历史的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承载了重要的使命,对其进行保护与充分利用,是发挥旧址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全面提升辽宁抗战文化地位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5.
《求知》2021,(10)
正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为里巷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中的一个院落楼房,占地面积121.22平方米,建筑面积202.16平方米,是中共中央北方局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在天津的办公驻地,也是刘少奇任北方局书记期间曾居住过的地方。1982年,该旧址被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辟建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2005年,被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1936年春,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派抵达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  相似文献   

6.
宋苗 《侨园》2021,(1):24-27
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是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现存的唯一旧址,现今保存完好.特别军事法庭旧址作为新中国沈阳审判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节点纪念价值、抗战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遗迹保存价值.2014年5月,本着"如旧修旧"原则在审判旧址建成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  相似文献   

7.
高峰 《侨园》2011,(10):46-47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重新布展后,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站在刻有“民宅福安里”字样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前,我的思绪跨越时空,在历史和现实的回荡中穿梭.走进纪念馆的大门,一栋面阔六间进深一间的硬山式青砖瓦房映入眼帘,这就是当年东北地区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的秘密机关所在地.  相似文献   

8.
《民主》2021,(3)
正"75年前的今天,中国正面临前途命运的抉择,以马叙伦、王绍鏊为代表的一批文化教育出版界和工商界爱国民主人士,忧国忧民,志同道合,在这里创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开启了民进事业。"2020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上海市委、市委统战部以及黄浦区党委和黄浦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旧址纪念馆在上海落成,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开馆仪式并讲话。本文所记述的,就是民进成立旧址的确认与修复过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阅读此文,可以从中感受到两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求知》2021,(8)
正觉悟社是五四运动中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骨干组成的革命社团。其旧址坐落在今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9号,为居式三合院,占地面积192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1984年9月16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在旧址基础上建成天津觉悟社纪念馆。纪念馆内分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再现其历史原貌,展出了当年社员抓阄使用的工具和学习生活用具及文献等珍贵文物。四间辅助陈列室中,展示了大量历史文献、文物、照片、绘画、雕塑以及模型等,  相似文献   

10.
明浩 《民主》2006,(1):33-35
2005年12月1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在上海市副市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严隽琪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卢湾区图书馆瞻仰民进成立旧址。许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探寻、证实和确立民进成立旧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中共卢湾区委、卢湾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委党校对外培训部充分利用中国革命圣地这一宝贵资源,和党史教研部通力合作,组建课题组,挖掘延安时期革命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开展革命旧址现场教学。我们积极探索现场教学新模式,把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南泥湾等革命旧址作为干部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2.
曹冬梅 《求知》2022,(2):60-61,封3
<正>新生社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由于方舟等人发起成立的进步青年团体,它曾有两处活动地点,第一处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建设路芸芳里2号,第二处位于和平区泰安道3号。目前仅存的新生社活动地点旧址是和平区建设路芸芳里2号,一幢占地仅54平方米的二层青砖小楼。小楼虽地处城市的繁华地带,但斑驳墙痕透露出的历史厚重感,又将它与周边的闹市隔绝开来。走近这幢小楼,可以看到在青灰色砖墙上,有两块汉白玉标牌,上面分别用金字镌刻着"新生社旧址"和新生社的简介。  相似文献   

13.
近日,我应邀出席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揭幕仪式。位于四川北路2050号山阴路口的这幢房子,曾经是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先生开设的内山书店的旧址,这里传播过进步文化,这里掩护过鲁迅先生等进步文化人士,它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产生过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如今,中国工商银行山阴路储蓄所扩建,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不仅在书店旧址勒石纪念,还在二楼特辟了内山书店纪念室,陈列有关事迹资料,并供群众观瞻。当我和文化界人士一起为勒石揭幕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扬工商银行和虹口区有关部门的远见卓识,做了一件利在今天、功在后代的极…  相似文献   

14.
日本广岛市原子弹爆炸遗址于1996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申遗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与广岛原爆遗址同为二战时期重要历史遗迹,对于警示世人珍爱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研成果丰硕,特别是2010年确立了从国家层面推进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目前已具备申遗基本要素,但整体条件距离国际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本文旨在对广岛原爆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历程进行分析,从而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七三一”遗址的保护利用及中遗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少走弯路、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6,(5)
正近日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主办方为了尽地主之谊,邀请与会者参观了坐落于沈阳大南门的"张氏帅府"。本来,作为沈阳人我曾去过几次,此次为了陪同好友再次前去参观。出人意料的是,本次参观券不仅包括了"张氏帅府"、"赵四小姐楼",还增加了一个项目:参观仅一墙之隔的东北边业银行旧址,这让我们很感兴趣。因为久居沈阳几十年还从来没去参观过,这回正好借此机会开开眼界。这是一幢临街的老式建筑,建在沈阳张氏帅府东侧门。从相关资料看,这家边业银行是北洋政府时期始建的一所地方性商业银行,成立于1919年,是由西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历史主义小说,苏童的《米》和李锐的《旧址》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从死亡意识、叙述方式和语言结构等方面来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比较,以便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两部小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悟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管理处成立以来,十分注重结合自身特色找准定位,充分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文物资源,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郝一鹏 《慈善》2019,(1):20-20
慈善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连接困难群体的桥梁与纽带,通过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善行,与困难群众心手相连,成为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慈善组织该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2018年,晋城市慈善总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我市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工...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2)
七三一部队档案主要是指由七三一部队在战时及战后开展罪恶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涉及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真实记录,是揭露七三一部队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罪行的真实凭证,是日本侵华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因七三一部队战时绝密性,撤退时焚毁资料及日美交易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特别是战后日本国内对此事的态度,致使文献档案征集工作举步维艰。本文重点从七三一档案征集、整理、利用及出版的实际工作角度切入,评估其具有的重大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进而提出利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2)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由当年日本最高统治者敕令组建的一支以活人试验为手段进行细菌武器研究、生产和实战的特种部队。该部队于1935年在中国哈尔滨平房地区筹建了二战时期最大规模的细菌武器研究、试验和生产基地。仅1939年至1945年,至少有3000名中外人士惨死于各种活体试验中,在其发动的多次细菌战中,屠杀和残害的无辜生命已无法完全统计。1945年8月,日军投降前,七三一部队炸毁该细菌实验生产基地后逃回日本。本文针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长石井四郎和七三一部队成立始末进行了系统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