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剑锋 《各界》2008,(10):90-93
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著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他是有名的"延安五老"之一(延安五老即老一辈革命家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也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新闻宣传家,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在漫长的革命战斗生涯中,谢老鞠躬尽瘁,不图虚名,有"青年师表,党员楷模"的美誉.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谢老用他丰富炽烈的真情实感,亦为后人留下了一曲动人的爱情佳话.……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2):I0001-I0001
<正>谢觉哉与王定国相识于长征路上,1937年,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结为革命家庭。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任内务部部长,作为他的秘书,王定国的职务是内务部党组秘书、机要科科长。刚建国,百废待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王定国跟随谢觉哉在内务部工作了10年。1959年,谢觉哉调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定国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特别是在19世纪90年代后,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现为他研究俄国革命运动与西方革命的关系,提出世界革命进程"四步骤"的理论;研究意大利、法国、德国的阶级关系和革命形势,提出把当前斗争和远大目标统一起来的理论;研究1848年以来无产阶级斗争的方式,形成以合法斗争积蓄力量并进行革命"决战"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泽东认为,阶级利益的一致性,是阶级合作的基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民主阶级的共同利益是第一位的,他们的不同利益则是第二位的.他们应当为了这种共同利益而实行阶级合作.他们的不同利益应当服从于他们的共同利益.他们的不同要求和他们之间的阶级矛盾,不会也不应该使之发展到超过共同要求之上.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任务,应当和可以实行一种调节各阶级相互关系的恰当的政策.在这种政策调节之下,他们可以共同完成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各项建设任务.因此,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调节阶级关系,实行阶级合作,是第一位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则是第二位的.在这种阶级关系中,即使是劳资两大阶级的关系,也应当是通过实行"劳资两利"的政策,建立"劳资合作"的新型阶级关系,以使劳资双方共同为发展工业生产而努力.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思想,至今仍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司法政策源于我国宪法法律构成的规范性体系,是司法体制运行中政治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结果.司法机关通过制定司法政策措施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规范法律适用和司法行为、调整司法系统内部结构关系等.随着司法政策功能的拓展,人民法院正在从"克制司法"走向"能动司法",从关注"校正正义"走向关注"分配正义",从"司法权地方化"走向"司法权国家化".基于这一司法政策功能的认知,有必要在司法改革中突出司法政策的制度设计,完善司法政策决策程序,更好地履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是边区政府在1942至1944年间为保障人民权利、完善审级制度而设立的三审终审机构。这一机构在发展中显露出的独立倾向、案件审理中因制度粗疏、人员配置不合理等因素而存在的阶级偏向与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边区一元化的政治体制、强调法律的阶级性以及切合实际的司法理念明显冲突,因而在1943年底至1944年初的司法检查中被撤销。这一段历史,是窥视今日中国特色的司法道路在源头上何以走上大众化之路的一个最佳视角。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司法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主要归功于我国能够根据国情的变动而不断地对陈旧的、不适合中国发展的司法规范、司法程序以及司法体制进行改革。在今后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司法改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司法改革的活动过程中,我国应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导,寻求一条能够真正对人民有利的改革道路,充分重视陪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让人民能够切实参与到司法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传统上,对侦查权司法审查的解读侧重于保护被追诉人人权的维度.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司法审查应被赋予更深层次的伦理意义.现代警察制度对警察的伦理要求使得警察这一职业更强调平民化和"人"性.而司法审查制度通过引入多元的司法权力和司法权威,在保持执法者的主体精神的同时,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的道德责任重新回归到其个体身上.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司法所作为全国普法的一线单位既是我国基层司法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它担负着落实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教育等重要职能。将司法社工引入到我国司法所的建设中,不仅有利于破解基层司法所人少任务重的尖锐矛盾,更为司法社工这一新兴行业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有两种世界革命,第一种是属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范畴的世界革命。这种世界革命的时期早已过去了。还在1914年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爆发之时,尤其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时,就告终结了。从此以后,开始了第二种世界革命,即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这种革命,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为主力军,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为同盟军。不管被压迫民族中间参加革命的阶级、党派或个人,是何种的阶级、党派或个人,又不管他们意识着这一点与否,他们主观上了解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司法和舆论的实践关系正发生深刻变化,其新格局体现在舆论经常塑造并高度关注司法"公案",舆论高度介入"公案"司法并引发对制度问题的深层探讨,司法机关通过裁判、制度变革等各种方式积极回应舆论诉求。站在理论高度,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与"公案"所具有的社会冲突反映性的本质特征是引发并形成此格局的主要原因,舆论关注"公案"并介入司法实质上具有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意涵,司法及其后权威主体对舆论诉求的回应则是应对司法及实现政治合法性的举措。我们应在宏大政治与社会背景中看待当代中国司法和舆论的实践,客观对待"司法去政治化"的主张,审慎作出"民粹主义司法"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历史周期率"是抗战时期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交谈时提出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一个常见的历史现象:社会个体、团体或国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往往能够励精图治、奋发向上,而在环境好转时却容易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直至衰亡。《共产党宣言》蕴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深刻思考。革命导师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资产阶级从执政前"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到执政后"不能统治下去了"的惊天巨变,"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了自己",表明资产阶级受到"历史周期率"的支配。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获得统治地位之后的资产阶级由"革命阶级"变成"保守阶级","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丧失历史进步性。更可贵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构想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途径,提出了"两个决裂"的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汤维建 《团结》2013,(5):48-51
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三个主要的层面:一是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司法体制,这是前提;二是要建设一个合理的司法机制,这是保障;三是要培育一支过硬的司法队伍,这是基础。在这三个方面,司法体制的相对完善无疑是这项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其他  相似文献   

14.
正一、领导干部为政之德的思想来源(一)马克思主义的为政之德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为政之德"的概念,但是他们这方面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第一,提倡公仆原则和公仆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就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做人民的公仆。第二,献身劳苦大众,杜绝特权思想。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杜绝特权思想是对每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要求,列宁也认为,让党员享有优先权是一种弊  相似文献   

15.
司法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立法、司执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立法、司法、行政各机关资源和权力的协调再分配,随着司法改革工作的广泛开展,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其间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我们应树立大司法观,从宪政分析中寻求理论支持,从宪政体制的角度统筹分析与考量司法权的固有属性,将其作为改革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原点。通过司法改革,改善和调整司法权与其他权力的联系,从而实现司法权的复位,并将司法改革纳入宪政建设的总体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8,(12)
正革命元勋、中国人民大学创始人吴玉章,上世纪40年代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吴玉章是出生书香门第、曾两次出国留学19年的革命家,却娶了一个大他两岁,不识几个字的乡下妻子。1946年妻子病逝后,吴玉章写下了催人泪下的《哭吾妻游丙莲》,从此未再娶。2001年10月,吴玉章骨灰从北京八宝山迁回四川荣县与妻子合葬。  相似文献   

17.
正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革命的宣言、政治的宣言、信仰的宣言。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革命理想与革命精神,是对《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革命化的思想非常深刻、非常丰富。许多人认为革命就是夺取政权,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革命是一次性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再存在社会革命了。把社会革命等同于政治革命,这是对"社会  相似文献   

18.
能动司法本质上是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立法权的侵蚀。宪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位阶最高的法,体现了法律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应作为能动司法的边界。依据宪法,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解释宪法,司法机关没有宪法解释权。但通过人大常委会"督宪权"与司法机关"司宪权"之不同层级的分工,司法机关应享有默示的授权以对普通法律做合宪性解释。而最高人民法院新近建立的案例指导制度即在能动司法与宪法司法化之间构筑了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析毛泽东的国情观——纪念毛泽东逝世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对近代中国国情研究的典范。他深刻洞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科学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的复杂性;客观分析革命根据地社会经济状况与阶级关系,为正确制定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季金华 《理论探索》2021,(1):108-120
在很大程度上,人们选择何种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是由文化决定的。随着从优先选择调解到优先选择诉讼的文化转型,从信赖共同体权威到信赖国家权威的文化转型,从片面追求实体正义向注重程序正义的文化转型,人们逐渐形成了优先选择司法途径的文化心理基础。司法审判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沟通,司法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法官与社会公众之间、法官与法官之间关于事实认定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所进行的文化沟通,是寻求司法共识的重要机制。尊重司法结果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主流价值观角度认识和评价司法结果的价值取向的过程,文化教育、文化评价、文化示范和文化体验有助于人们建立理性认识司法结果的文化思维模式,能够唤起社会主体信任法治、尊重法治的文化情怀,形成尊重司法、信任司法的文化情感,确立接受司法裁判结果的文化意识,是认同司法结果的重要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