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威扬  李多 《学理论》2015,(1):117-118
考察大学生的压力知觉、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建议。采用问卷法,对207名大学生进行压力知觉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的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压力知觉、心理弹性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压力知觉是生活满意度的重要相关因素,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减少压力感,可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的大学生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面临着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适应挫折和提高抗挫折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越发显得重要。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探讨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途径,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水平,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导致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是:许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耐挫折能力低。挫折教育理论认为,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要提高其耐挫折能力,即要具有健康的挫折心理。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耐挫折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挫折教育理论视角对大学生挫折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抗挫能力较差,面对环境适应不良、学习失去目标、纠结的情感以及巨大的就业压力,内心就会充满矛盾与冲突,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通过对挫折心理成因与表现的分析,探讨了培养大学生挫折容忍力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下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人际关系交往、校园生活等愈发严峻的挫折考验,对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形成、行为方式产生和社会心理承受带来了严峻挑战",风险社会"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引导大学生挫折认知、发挥高校主导作用和家庭重要作用以形成有效联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入手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杀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因素如学习压力、情感挫折、人际关系问题和就业压力等方面,也有主观原因,包括大学生本身的生理因素、存在的认知偏差、不良的性格因素以及耐挫能力低等因素.在探讨这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都有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6)
挫折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应对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定存在较多的挫折心理,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挫折心理的归类,提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挫折应对能力的策略,为提高其耐挫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心理危机事件高频率的发生于高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作用,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发展强大的自我,增强自信,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同时积极发挥高校的主导性优势,优化人格构建的现实环境,发展合理的超我,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莹华  陈旭 《学理论》2013,(15):395-396
一般认为,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四个维度,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为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本研究采用了《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辽宁省大连市四所高校的383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大连市大学生心理资本整体状况良好;第二,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学校、年级、学习状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我们提出了三条建议: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培养大学生的韧性,提高抗挫折能力;针对不同个体给予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和未来的就业压力,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问题日渐突出。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卫生措施,能有效地促进和调节心理健康。本文就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善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尊重、承受挫折能力等几方面的心理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玉荣 《学理论》2012,(28):223-224
五年制幼专生是高校体制转轨的特殊产物,具有易于产生心理挫折的条件。进入高校的五年制幼专生在机遇与身份特殊的前提下生活和学习,有着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感受和心理挫折问题,通过对五年制幼专生心理挫折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为培养未来健康的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提供一些理论支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交焦虑量表(IAS)对某大学4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社交焦虑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有助于改善其社交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3.
许海波 《学理论》2013,(14):76-77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提出是和社会经济、教育、用人制度等社会变革紧密相关联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就业恐惧、畏难自卑、攀比嫉妒、盲从和宿命等心理。大学生顺利就业必须摆正就业观,树立正确就业认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人际交往和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宏伟 《学理论》2012,(22):244-245
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逐年上升,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就学习压力这一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等,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8)
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把握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理想信念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倾向明显;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心理素质较差,抗挫折能力弱。分析导致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德育教育工作因素。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
自从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读书能改变命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上大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在实现个人发展的道路遭遇挫折越来越明显。首先从挫折及挫折教育概念入手,讨论大学生挫折教育意义有哪些,从而探讨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要具备科学知识,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强大的抗挫折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基于其自身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的抗挫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4)
当前,西部地区女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方面。其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为此,需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思考对策:辅导员给予关爱;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校给予关心;形成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应重点放在: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后,用定性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得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生长环境,外因主要有环境变化和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有:1.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2.重视校园文化活动。3.建立咨询机构和专业咨询队伍。4.建议家长对孩子不能过分呵护、过高期望、过多打骂、过于放纵。5.重视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6.注重心理抚慰和压力释放。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们那种艰苦的劳动锻炼和生活磨历,不曾为衣食问题所困扰,面对困难与承受挫折的机会也较少,他们中不少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经不起挫折,有的甚至经不起生活中的一点点波折,稍有不如意,便颓废、失望、苦闷、沮丧、焦虑,有的甚至心理失常走向绝路,这种状况应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所谓挫折,是指压抑、阻碍、失败、失利的意思,心理学中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