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工作.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五大区块”开发、“五个一体化”建设和“五项工程”推进为重点,有效整合城乡要素资源,全面统筹各项事业发展。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肖万春 《湖湘论坛》2009,22(4):84-86
要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城市统筹发展,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一是建立健全长株潭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体制,加快以扩大县权为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进一步改革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三是建立支持性多中心新型城市化体制促进长株潭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优化;四是建立健全城乡产业融合体制;五是建立完善城乡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体制;六是着力防范和化解城乡统筹体制创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智勇 《新重庆》2007,(7):14-15
重庆作为典型的“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那么.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笔者认为突破口应在理念上,统筹城乡发展滥觞于“三农”问题.突破于就农论农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是以城促乡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应是城乡互动转化,即加快城市化进程,靠市民化(把农民变市民)解决农民问题;靠城镇化解决农村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业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可顺祥  张晓松  洪波 《创造》2012,(4):88-89
从农村发起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0余年,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仍是待解难题。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从实践中寻找答案。近年来,开远市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远见,强势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成就,成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先试的样板。  相似文献   

5.
佘志云 《湖湘论坛》2008,21(3):60-61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启示及上海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国内的经验主要有苏南“乡镇企业为动力”的发展模式;以工哺农、城乡结合的大城市城乡统筹模式;中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点的嘉兴模式;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的重庆城乡统筹模式等几种。上海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重点仍然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建设和加大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力争在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可顺祥  张晓松  洪波 《创造》2011,(11):38-43
城乡一体、和谐共进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都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各种资源快速地向城市聚集,城乡差距拉大。如何构建科学的城乡关系?已经持续了5牟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的红河州开远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市,开远市依靠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探索,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坚冰,为城乡居民寻找“幸福魔方”,奏响了一部强势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铿锵乐章。临近深秋,本刊记者特别走进开远,实地感受其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实践,探寻5年聚变突破的内生力量,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建莲 《群众》2012,(6):61-62
实现“两个率先”,文化是灵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当前,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城乡统筹要求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相似文献   

9.
加强立法探索 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元文 《新重庆》2007,(6):19-19
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把重庆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构想.是深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实现重庆新的振兴的重大举措。从法律和制度上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如何进行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立法探索.我认为.重点在于抓住“三个统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军 《中国发展》2012,12(1):46-50
杭州市通过实行“六个创新”和建立四项保障机制,在较短时期内开创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新局面,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杭州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上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为其他地区正在进行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10,(13):64-64,F0003
以“两分两换”理念推进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以下称“两新”工程)建设,是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平湖市新仓镇分别被嘉兴、平湖列为“两分两换”改革试点镇,在平湖市率先开始了“两新”工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李长征 《群众》2013,(2):43-44
竹镇是革命老区,有17个少数民族聚居,是南京市唯一的民族镇。如何使老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各族父老乡亲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竹镇历任领导共同思考和探索的时代命题,套用一句时髦的网络语叫“亚力山大”。“万顷良田”工程使竹镇的统筹城乡发展找到了突破口。我认为“万顷良田”工程是又一次土地革命,是最大的富民惠民工程,尤其对象竹镇这样的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欠发达镇,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是一条南京北部经济欠发达街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3.
构建城乡一体化工作新格局,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也包含党的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突出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这条主线,在深化认识、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具体到构建美兰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就是要适应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和海口市“建设最精最美省会城市”的需要,适应美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在全面推进美兰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改变城乡党建自成体系、相互分隔的状况,积极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等方面的统筹,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视阈下内蒙古城乡差距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桂军  齐义军 《前沿》2010,(7):100-103
我国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从长期以来实际执行的“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实质性地转向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正确认识城乡发展差距的变动是施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基础。本文主要选用收入水平、消费支出和消费水平三套指标来分析内蒙古城乡差距。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接近或超过1978年的初始水平,已经到了制度变革的临界点,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决定了重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贯彻“314”总体部署,最关键、最现实和最紧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搞好城乡统筹发展。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根本上讲,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最首要和最基础的是在于农村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力提升.即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君宏 《公民导刊》2007,(10):21-24
刚刚通过的《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保障和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努力探索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为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本期“专题报道”聚焦该决定的酝酿、出台过程,聚焦该决定出台的大背景下的一些可喜的变化和一些仍然堪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宋泓 《新重庆》2007,(6):10-13
汪洋书记在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发展作出的“314”总体部署,最关键、最现实、最紧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搞好城乡统筹。近日.国务院批准我市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政法机关责无旁贷,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自加压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切实肩负起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神圣使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贤林 《新重庆》2007,(10):8-9
工业园区建设是发展现代工业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当前.重庆市及各区县为全面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其向更广、更高和更优的方向发展。使之更加有效地发挥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都在进行大胆而积极地谋划和运筹,可谓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为此.笔者认为,要搞好工业园区建设.重要的是要在提升发展理念、统筹发展资源、调整发展结构、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下功夫、鼓干劲、求实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五个统筹”。实施城乡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也是搞好“五个统筹”的首要内容。城乡统筹战略是中共中央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切实做好“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