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年6月大事:1、北约侵南战争结束,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通过了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达成的、并采纳了一些中国主张的决议草案。决议规定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一切军警力量,由联合国维和部...  相似文献   

2.
戈兰·斯维兰诺维奇1963年生于科索沃.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SASAKAWA基金会奖学金.曾先后于198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人权研究所、1991年在德国SARBRIKEN大学法律系、1994年在奥地利欧洲和平大学进修.发表了一些有关民事诉讼权和公民权的文章并出版了与此相关的书籍.1989年曾是南斯拉夫人权论坛撰稿人.1996~1998年是贝尔格莱德反战活动中心人权委员会主席.他与贝尔格莱德人权中心、法律研究促进中心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合作,撰写了关于难民的法律地位和国籍问题的论文.1989~1998年间任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助教,教授民事诉讼权课程,之后由于反对限制性的大学法同其他教授和助教一起被开除.1998年任塞尔维亚公民联盟副主席.1999年8月1日被选为塞尔维亚公民联盟主席.2000年10月28日被任命为南联盟新外长.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撇开联合国对南联盟发动长达78天的军事干预行动,破坏了二次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由以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核心的联合国主导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的格局,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从最近的事态发展来看,联合国正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一、联合国在科索沃危机中被边缘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3月24日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这是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侵略行为。在俄罗斯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5日开会讨论科索沃局势,俄罗斯向会议提出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的联合决议草案…  相似文献   

4.
有关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合法性争论由来已久,主要涉及三大问题,即卢旺达局势是否构成对国际和平的威胁;联合国安理会是否有权设立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国际刑事审判是否侵犯了卢旺达国家主权.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审判庭认为,只有安理会才能决定对和平的威胁是否存在,以及何时不复存在,故安理会关于1994年卢旺达局势对国际和平构成威胁的认定是合法的;而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规定,安理会有权决定设立国际刑事法庭,审判国际犯罪,维护世界和平;由于卢旺达提出了成立国际刑事法庭的动议,按照"不得自食其言"原则,卢旺达政府的反对不能对抗安理会决议.所以,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成立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以来,国际社会要求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呼声日趋强烈,对科索沃问题的斡旋力度明显加大。 一、俄罗斯 在科索沃冲突中俄支持南联盟主权领土不可分割的原则立场,但不愿直接卷入冲突,力图通过自己作为中间调停人的角色,通过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反战力量,努力使科索沃冲突纳入政治外交解决轨道。在北约对南进行空袭之初,俄的态度以硬为主:3月24日,叶利钦即发表声  相似文献   

6.
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消除人道主义灾难”的幌子,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野蛮轰炸,南联盟为维护本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同意在保证南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接受安理会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基础上通过的有关决议。北约对南进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连日空袭和西方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直接参与科国内的战斗,开创了联合国在处理主权国家内部事务问题两个危险的先例。这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欺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小国家开了新的绿灯,将对国际安全与和平和联合国成员国的主权带来严重威胁和后果。为了制止和遏制这种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安理会决议的行径,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应立即行动起来,一是对《宪章》的有关条款作出明确的定义;二是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独立监督机制,审议和监督安理会决议的执行情况;三是安理会立即召开会议审议1973号决议执行情况,提出政治解决利比亚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6月10日,联合国通过西方七国与俄罗斯政府达成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和平协议;20日,约4万南联盟军队和警察从科索沃撤离,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停止对南轰炸,至此,长达11个星期的北约侵南战争正式告一段落。但科索沃实现真正和平的道路却将漫长而坎坷,整个巴...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1日,安理会关于纳米比亚独立的第435/78号决议开始实施,联合国秘书长特派代表马尔蒂·阿赫蒂萨里接管了纳米比亚事务,联合国过渡时期援助团的维持和平部队、警察和文职人员陆续分赴纳米比亚各地维护秩序和监督决议的实施,纳米比亚的独立进程正式开始了。自去年底安哥拉、古巴和南非三方关于西南部非洲的和平协议签订以来,缔约各方已开始履行纳米比亚独立的有关规定,几个月来实施工作进展还算顺利。南非扶植的纳米比亚过渡政府已在2月28日解散,南非组织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1月 8日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表决通过了关于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新决议 ,即第 14 41号决议。该决议是美英两国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的要求 ,在对原决议草案进行修改后提交安理会讨论通过的。第 14 41号决议强化了对伊拉克武器核查机制 ,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 ,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决议要点如下 :———尊重伊拉克、科威特及其邻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阿盟及其秘书长穆萨在有关问题上进行的努力表示赞赏。———敦促伊…  相似文献   

11.
科索沃"独立"的国际法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索沃单方面独立是非法的,它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和国际法中的人民自决原则.欧美国家对科"独立"的承认开创了一个危险先例,将引发联合国和国际法的价值危机以及国际秩序的震荡.重启谈判是稳定、持续解决科索沃地位问题的惟一途径,塞黑联盟模式或加拿大"国中之国"模式提供了范例.中国应该为营造塞科双方新的谈判氛围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20世纪90年代,哥本哈根学派提出具有建构主义特色的“安全化理论”。女性主义安全研究重视性别与安全的关系,认为安全化理论忽视了性别安全问题。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325(2000)号决议为基石的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既是近二十年来形成的新国际安全规范,也是性别议题安全化的集中体现。1325号决议及其后续决议共同形成了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使性别议题进入国际安全日程。对妇女参与、妇女权利和性暴力等性别议题的安全化或去安全化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交叉性影响。在不同行为主体和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安理会成员国特别是常任理事国围绕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进行的互动与辩论,推动了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发展进程,既体现出“主体间的和由社会建构的”安全化问题的复杂性,也规范了安理会表决机制下安全化的程度和限度。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发展前景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19日,在欧盟的斡旋下,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就科索沃北部塞族自治问题达成"历史性"协议《关于"关系正常化"规则的首份协议》①,走向"关系正常化"。该协议的达成是塞科双方为加入欧盟而向欧盟妥协的结果。但是,由于各方对协议持不同立场,协议的落实困难不小。协议主要内容《关于"关系正常化"规则的首份协议》包含了15点内容:(1)科索沃将设立一个由塞族聚居城市  相似文献   

14.
戴亮  夏尔 《国际资料信息》2008,(1):28-29,33
科索沃战争结束已近八年,联合国托管下的科索沃的地位问题仍悬而未决,一直是巴尔干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潜在威胁。科索沃地位问题的谈判双方立场截然相反:一方面,占人口90%的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对独立建国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塞尔维亚根据科索沃战争结束时达成的联合国1244号决议,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相似文献   

15.
金正恩执政后,朝鲜经济呈现好转的迹象.2016年初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安理会通过2270号制裁决议.该决议的实施会影响朝鲜对外贸易、外资引进、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开发进展、企业的开工率和居民生活.朝鲜能否挺过安理会制裁?笔者认为,由于经历90年代经济困难,朝鲜的自生力较强,通过“我们式的管理体制改善”措施积聚内部力量,大幅扩散的市场经济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制裁对中朝贸易的负面影响比预期要小.但从长期看,朝鲜不弃核,很难实现经济的根本性好转.  相似文献   

16.
3月25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巴尔干地区燃起战火。南联盟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北约这一庞大军事集团,以强凌弱,悍然对一个不结盟小国诉诸武力,是国际社会绝对不能接受的,因而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1、西方插手:科索沃危机逐步升级自1998年2月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分子,袭击塞族警察引发流血冲突的一年来,塞阿两族矛盾不断激化,北约以解决科索沃危机为由多次威胁对南联盟动武。1998年10月13日,在北约大军压境…  相似文献   

17.
总类(期)一九九八年世界各国首脑级人物变动情况(1)从东亚金融危机的演变看中美日金融权力的 消长(1)一九九九年国际关系与安全会议信息(l)一九九八年世界大事记(上、下)(1、2)关于当代国际贫困问题综述(2)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2)安全概念、安全机制与安全战略(3)绍罗什论资本主义体系的缺陷(3)一九九八年国际军控与裁军大事记(3)文明冲突还是和平共存(4)台湾“务实外交”的国际空间(5)对北约袭南点评(5)国际社会就解决科索沃危机斡旋辑录(6)北约空袭南联盟对周边国家影响深重(6)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略意图及所面临的问题 (6)一九九…  相似文献   

18.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侵占科威特。同日,联合国安理会作出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的第660号决议,8月6日,安理会通过对伊实行强制性全面制裁的第661号决议,标志着国际制裁的正式启动。此后,联合国安理会就伊问题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迄今已有63项之多,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方银  梁媛姗 《和平与发展》2023,(1):113-132+156-157
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否决权机制自确立至今,已持续运转70余年,它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国际社会要求对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改革的呼声长期存在,其中否决权机制常被列为改革的首要问题。近期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具有的“一票否决权”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22年4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76/262号决议,规定一旦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将自动触发联大召开会议的机制。尽管决议并未从实质上阻止五常对否决权的行使,但新增的联大辩论程序将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时所面临的外部约束和国际道义压力。在中美竞争加剧和俄美欧关系紧张的当下,联大第76/262号决议会对五常分别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中国持续融入国际体系,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和贡献日益提高。冷战结束后,由于一些国家国内冲突加剧及西方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强势地位,国际社会对安全威胁来源及联合国作用的认识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发联合国国际和平安全议程的重大调整及规范竞争。中国将联合国安理会作为推行国际和平安全理念及方案的重要平台。安理会中的议程设置、方案选择、投票权、联盟结构等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参与和塑造联合国和平安全议程的基本制度框架。中国日益重视利用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塑造安理会议程,但未能充分参与决议草案起草且被排斥在美英法组成的核心磋商圈之外。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安理会关键性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力,并在叙利亚等问题上显示了使用否决权的意志。中国在安理会注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协调,并与俄罗斯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然而美国及西方国家在安理会仍居于主导地位。展望未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平安全议程中的角色应随着客观环境和需求的改变而作出调整;提升中国理念和方案的吸引力,通过交流、交锋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将是中国联合国外交面临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