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作者从近年来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结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阐述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向预防和教育的模式转化,并介绍了自己在心理教育中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来高。大学生作为未来人才其目前的心理素质令人担忧。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主要有个体、社会、经济等因素。德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树立大德育观,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并使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3.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愈来愈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因素。因此,通过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科学的心理咨询方式,建立集“建档、咨询、网络交流、团体训练、专题讲座、学科渗透和网络自助与互动”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就成为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广大心理学专家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校园氛围因素及个体有关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个人、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好冲动、进取心不强、生活迷茫、感觉过敏、行为固执等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疾病防治两个方面。公安院校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增加心理学课程以系统讲授心理学知识,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完善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6.
浅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思想素质现状,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德育工作更好开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针对目前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的主、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依据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高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彦军 《工会论坛》2007,13(4):96-97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提出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新世纪现代人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采取对策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种种问题,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理素质,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未来社会的人文品质,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学习压力、恋爱失败、家庭教育、性格特征、就业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浅谈辅导员常规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到辅导员的常规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激烈,就业的严峻……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相应地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甚至重大的犯罪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十分重要。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错误倾向的纠正作了一些探索,供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在校大学生参阅。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的辅导模式,朋辈辅导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这种模式的运用多数是从心理学视角展开的。事实上,仅从心理学角度把朋辈辅导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弥补高校心理健康体系不足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完全发挥其能量。应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分析开展朋辈辅导的意义,并探讨构建朋辈辅导的社会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课题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大学生心理困惑的表现及现状。二是预防和教育及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抽样调查了上海市116位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态度倾向和社会支持程度,将他们的数据与146位大学生数据作比较,并分析三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在敌意因子上程度显著高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区青少年对社会的态度比大学生更为消极,他们的社会支持程度也显著低于大学生。而社会态度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社会支持与社会态度相关度高,三者关系紧密。本文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和相关措施,协助有关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抵御逆境、抗击压力的能力被称为抗逆力,这种能力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要从提升保护性因素这个角度,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和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为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和谐大学校园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闻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多方压力和青春期固有的困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认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以预防疏导为主。提出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努力,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全方位营造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和渠道。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袁作为测量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为探索有中医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隋灵灵 《工会论坛》2007,13(5):122-123
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指导,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