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2006年1月1日施行以来,涉及公司法的诉讼案件数量迅速上升,公司诉讼案件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公司诉讼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涉公司诉讼中的审判职能作用,探讨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解决公司诉讼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全国民商事审判系统  相似文献   

2.
新《公司法》的先进理念与公司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于2005年10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将于2006年1月1日施行。新《公司法》一改旧法行政管理法规的面孔,抹去旧法计划经济的痕迹,针对公司实务的迫切需求,秉持现代公司法理念,大幅调整了旧法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公司法的第三次修订.此次修订较之前两次在修订的内容和力度方面有重大突破.对学术界和企业界呼声很高的问题作出了创新性规定.与原《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除增强了公司自治力度等外.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对于公司资本制度的规定,主要围绕资本制度本身和股东出资制度展开,体现了从片面强调资本信用到兼顾资本信用和资产信用的立法理念的调整,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大幅度地降低了公司设立的最低注册资本数额,放宽了股东出资方式的限制,允许出资的分  相似文献   

5.
新的《公司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司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这次《公司法》的修订意义重大,它不仅对我国公司立法、司法.公司实务、公司法理论乃至我国整个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产生直接而现实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给律师业务的拓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作为律师,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一机遇,不仅要把新《公司法》的制度、规则和精神灌输给广大企业,同时还要通过诉讼、非诉等律师实务活动,去激活这部被誉为是21世纪最现代化、最先进的《公司法》。不仅要让广大投资者真正成为新《公司法》的受益者,同时也要为我们广大律师创造更为广阔的业务空间。通过对新《公司法》的学习和研究,笔者发现,新《公司法》在以下三个方面将给律师实务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7日至28日,在新《公司法》颁布两周年之际,"全国法院公司法理论与实践论坛——诉讼视野下的公司法"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江苏省、常州市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的公共司法审判和研究领域的法官、学者一百余人济济一堂,从诉讼的角度出发,就新公司法颁布两年来反映出的问题展开深入的、高水平的研讨。  相似文献   

7.
王健安 《法制与社会》2011,(33):270-271
2005年我国对过去的公司法做了最新的修订。这次《公司法》修订,顺应国际趋势,尊重客观规律,敢于突破和创新,最为完整和彻底。新修订的《公司法》不仅实现了立法理念和指导思想的飞跃,科学分界了公司各方的权利和责任,而且构筑了一个崭新的公司诉讼体系,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生活和法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次的新修订的《公司法》,不仅进一步强调了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设立的门槛,鼓励更多的从校园走出的青年以及有志于创业的人去创业。本文将围绕新修订的《公司法》,针对其相关内容以及在实施后对我国的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编辑提示: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行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之(一)、(二)、(三),对具体适用公司法的相关问题加以明确。但目  相似文献   

9.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修改好该法,上海市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和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和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李飞很想听听德国公司法专家对我国《公司在(修订草案)》意见的要求,社科院在外事处的积极配合下,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和上海市工商局于去年2月22日联合举办了“中德完善公司立法研讨会”。李飞副主任等四位负责修改公司法的全国人民大法工委立法专家与三位德国公司法专家和上海有关研究人员,面对面对《公司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逐条进行了深透的研讨,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0.
王栋 《检察风云》2024,(7):28-2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并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新《公司法》”)。新《公司法》较之现行《公司法》(即2018年修正版,以下简称“现行《公司法》”)有了较大的改动。《公司法》修订后在公司股东权利、义务和责任方面发生变化,本文就较为突出的调整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2006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法释[2006]3号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英国《公司法》修正案在经过长达8年的激烈争论后,于2006年11月8日最终获得王室批准(royal assent),完成了最后的立法程序,新修正的公司法被称为《2006年公司法》(the Companies Act 2006)(以下简称新《公司法》)。  相似文献   

13.
李响 《法人》2005,(12):120-120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的设立、出资制度、股东权益保护、内部治理结构、一人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等方面做出重要修改和新的制度安排。为更好地宣传公司法,正确理解有关规定,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为此,该书主编之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法规司司长王学政先生,就新修订的公司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施行。新《公司法》回应了十多年来公司运作、司法审判、行政监管等方面实践的要求,吸纳了学界理论研究的成果,对旧存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同时增设了一些新的制度,并强调了有关规定的可诉性和可操作性,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修法成果。但司法过程中,对相关问题产生争议仍然在所难免。“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本期特别策划特约多位资深法官,时新《公司法》实施一年以来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加以分析,希望这些来自司法实务界的声音,能对新《公司法》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1日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的亮点之一就是把强制性规定、指导性规定和任意性规定科学地有机结合起来,在法律上作了成功地处理。新《公司法》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以及国民的法治意识,大幅度削减了强制性规  相似文献   

16.
修订后的《公司法》(简称新《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1993年版《公司法》(即旧《公司法》)相比,在财务制度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方面的变化将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本文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在发挥其巨大功能优势的同时,存在着诸如有损债权人利益等弊端。为衡平公司与债权人的权益关系,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新修订的《公司法》增加规定了相关内容,但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本文探讨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内涵、本质、适用条件及主要适用范围;就人民法院在审理因公司法人格否认引发的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1月发布了《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评析,提出了取舍意见。作者希望本文对人民法院审理相关案件的司法实践及《公司法》司法解释的制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李江  梁伟 《中国司法》2009,(6):96-99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司法确认问题,在近年来的公司诉讼实践中比较多见。然而就我国而言,无论是1994年开始施行的《公司法》,还是2006年修改后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均未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内涵及确认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学界对此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制定法的缺失和理论上的不统一,造成法官在相关诉讼中倍感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9.
引入股东代表诉讼是新《公司法》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它拓展了股东权益范围,完善了股东权益救济机制;同时弥补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有助于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本文在对股东代表诉讼应坚持的理念做了阐述,并对诉讼主体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的特点刘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由第8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了,并将于1994年7月1日起施行。《公司法》的颁布对于更好地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奠定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