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法律评论》2006,(6):F0003-F0003
敦煌莫高窟是一处集建筑、绘画、雕塑三位于一体的世界艺术殿堂,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数以万计的古代献写本的发展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引起了国内外学的极大关注和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2.
敦煌文化是"人类文化珍藏"和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敦煌法律文献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古时期我国法律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是极其珍贵的法史资料,至今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仍有重大认识价值和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敦煌法律文献中的国家制定法、契约文书、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商贸制度、诉讼法律制度作了一次试探性的整合和解读,以期揭示出敦煌法律文献对我国法律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敦煌民间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世界文化艺术遗产.较之它的灿烂辉煌,现行法律对其保护还处于外部实物的初级状态,没有对敦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这类“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给予私权利益保护.为此,有必要从知识产权角度分析敦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可保护性,将其纳入到知识产权法范畴予以保护.同时,通过立法设计以精神表彰、经济利用为核心的敦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成果权,设置该成果权代表主体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为实现敦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成果权益,促进敦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健康、自主和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赵蓉  高其明 《知识产权》2006,16(2):68-70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敦煌三绝”与其他石窟艺术相比,具有独特风格,其创作和发展演变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时期,既继承前人,又不乏创新,符合民间文学艺术群体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性,应给予著作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回顾敦煌佛教研究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以往学者多是按照经、戒规范进行描摹,塑造出一个理想型敦煌佛教;少数敦煌学家近年来虽已指出吐蕃统治及归义军统治时期的敦煌佛教颇有不合经、戒的世俗化倾向,但仍未能对这一时期敦煌佛教的特性作出明确的判断。实际上,8至11世纪的敦煌佛教不仅仅只是具有世俗化倾向,而是已经变成与佛教规范背道而驰的世俗佛教,体现出一些较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因此,有必要重新改写以往出版的中国佛教史及敦煌佛教史。  相似文献   

6.
检报 《政府法制》2012,(30):44-44
仓慈,三国时淮南人,曹魏太和年间任敦煌太守,安抚百姓、沟通西域,政绩卓著,深得敦煌以及西域各国百姓的爱戴。  相似文献   

7.
法藏敦煌文书P.3644中有店铺招徕叫卖诗两首,提及的商品包含药材、食品及果品类、调味品及衣服穿戴之属四类.进一步考察会发现,文书所列"白矾皂矾,紫草苏芳"当属于染料类.这四种商品在店铺中公开销售,是晚唐时期敦煌地区彻底突破隋唐以来逐渐形成的紫服制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金陵法律评论》2006,(6):F0002-F0002
由南京师范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南华大学、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主办的“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7—1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2003年3月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成立以来具体策划并精心举办的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盛会。  相似文献   

9.
卢海云 《检察风云》2012,(21):90-91
"中国人没去过敦煌是一种遗憾,对艺术创作者而言,那更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损失。"茶香氤氲中,与沪上篆刻名家沈鼎雍聊及创作心得,他开门见山地道出了对敦煌的慕恋。  相似文献   

10.
赵蓉  刘为民 《知识产权》2012,(10):40-53
在我国历史上,敦煌是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最早接触杂居,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荟萃的地区.这里独有的地理、民族与文化优势,使得敦煌民间文学艺术在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始终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内核,呈现出浓烈的地域民族性、反映世俗生活的本真性以及无限的开放与丰富的创造性;表现出了物质与非物质、平面与立体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的多样态,展现出了多元化成果类型;体现了活态化承继.因之,也使得敦煌民间文学艺术绵延至今而弥久愈新,为我们从法律视角认知这类创造成果的法律特性,确立其可保护性和保护范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看黄河几为断流;惊,沙化日益肆虐;叹,楼兰早成古迹;赞,敦煌独对漠天。是啊,丝绸古道,已入风尘,而飞天羯鼓却可艺海喧浪,这足以说明绵延千余年的敦煌艺术给日益沙漠化的大西北天地带来的神圣光环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2.
英国近代考古学家斯坦因和中国近代外交家、清驻英国公使馆二等参赞陈贻范在1909-1910年有过几次交往,主要与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为斯坦因举办讲演会、英国中国学会为马继业举办讲演会以及张元济在英国调查斯坦因所获敦煌文献等事件有关.本文以匈牙利科学院图书馆藏陈贻范、张元济致斯坦因信等资料为线索,对斯坦因和陈贻范相识、交往的经过进行了初探,为研究陈贻范的生平和张元济调查英藏敦煌文献的活动提供了新资料.本文认为,以陈贻范为代表的清朝驻英使馆外交官员没有将英国各报刊上关于斯坦因敦煌考古的信息通报给国内,是导致敦煌文物大规模外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降魔变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魔变》是敦煌变的代表作,图并茂,但由于原卷资料的下落不明,致使其研究困难重重,本作在完成《敦煌变校注》的出版之后,又陆续获得原卷真迹,变榜题等多种重要资料,因而对该篇变的研究作了新的补充,包括研究述要,原卷真迹查证,字补校三项内容。  相似文献   

14.
黑水城文献与敦煌文书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二者书写材料、形成年代、出土地点、发现时间等方面最为接近,是学缘最近的两个学科;二者发现的国际文化背景相同,文献最初流散的命运归宿相似.同时,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其研究对象分属不同的领域,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专门学问;二者作为代表性的版本形式和装帧形式明显不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敦煌学的学术成就和学科建设对黑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其研究方法的成熟经验对提高黑城学的整体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等地的官田有官员的俸禄田和以其收入支付官府日常开支的公廨田,这一做法应当是模仿了唐朝的职田、公廨田制度.敦煌寺户轮流到吐蕃官田耕作,被称为营田夫.吐蕃沙州政权对于营田的管理,除了营田官外,还由仓曹负责.敦煌藏文文书中的财物房有可能系吐蕃官府中的公廨机构.吐蕃统治结束后敦煌归义军政权可能设有公廨司,应当负责归义军政权官园、官田的经营.另外,仓曹以及营田官也应对官园、官田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1957年秋冬(9月3日至12月2日),郑振铎应邀去东欧访问和讲学,先后到了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各地,还参加了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等一系列政治活动.在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的4天中,他查阅和抄录了敦煌文献并参观了博物馆等.郑振铎在出访时期,经常给家人和朋友、同事写信,并写有日记.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郑振铎当时并没有将其公布.目前整理出版的郑振铎日记和书信中保存了他在列宁格勒的见闻和观感,这是对苏藏敦煌文献在公布之前所能见到的最详尽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律令是汉代法律的重要表现形式,两者结合紧密。由于汉代“令”的存在形式特殊,学界一直没 有对其形成、性质达成一致的认识。敦煌悬泉汉简记有两条“厩令”都与马政有关,其中的文本形式恰好可以 反映汉代“令”与“律”之间的转化关系。在汉代没有形成完整形式的令典,汉令的内容均是由皇帝诏书转化 而来,结合日常使用的情况进行删减整合而形成的,进而转化为“律”。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由“诏”向“令” 的转化和由“令”向“律”的转化两个过程。令典的形成应是自东汉末年应劭整合律、令开始,魏晋时期则最 终成型。  相似文献   

18.
敦煌壁画被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其内容包罗万象,富含宗教色彩的同时又映射出中国古代敦煌地区的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其间更描绘了众多的民间、民族习惯,而这些都成为法学理论当中所研究的民间法的珍贵资料,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古代敦煌地区的民间法律思想的研究,结合多学科的渗透深入开展敦煌地区法律本土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敦煌莫高窟是一处集建筑、绘画、雕塑三位于一体的世界艺术殿堂,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数以万计的古代文献写本的发现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广泛研究,因此形成了“因地名学”的一门国际性显学——敦煌学。目前,由于中国学术界、出版界的努力与国外收藏敦煌文献机构的协助,绝大多数流散海外的敦煌文献资料已经正式刊布,因此,不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还是在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者主体方面,敦煌学研究都面临着新的转型与发展机遇。本次会议即以敦煌文献研究为中心,旨在推进敦煌学…  相似文献   

20.
文海 《法庭内外》2006,(8):23-25
2006年新年伊始,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兰州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舞剧《大梦敦煌)》名列“十大精品剧目“。连同此前获得的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等。可谓揽尽中国所有大奖,占尽风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