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力 《前线》2010,(Z2):47-47
<正>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发端于以青少年为骨干的学雷锋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完善形式、不断扩大队伍。199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第一个省级志愿者组织——北京志愿者协会。多年来,以青年志愿者为生力军的志愿者,在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经常性志愿服务和应急性志愿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首都志愿服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必须提高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识、通过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和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提供相应保障等方面深化开展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3.
志愿文化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高校培育志愿文化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高校志愿文化包含志愿精神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志愿环境文化等内容。新时代培育高校志愿文化,应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文化的精神内核;建强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志愿文化的内在认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文化的实践平台;优化志愿服务环境,深耕志愿文化的培育土壤。  相似文献   

4.
志愿精神所映射出的奉献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勇于担当的核心价值,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也是高校德育的关键所在。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践中,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青蓝志愿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通过对其志愿服务的开展、志愿精神的弘扬和志愿文化的构建的研究思考,提出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具有价值导向、素质提升、精神塑造等功能。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对这些功能的认识仍需提升,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有待优化,保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立足新时代,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加强志愿服务的价值引领,提升志愿服务网络化治理水平,完善志愿服务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颜渊  廖梦园 《党史文苑》2006,(10):57-58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这一行动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志愿服务呼唤法律.  相似文献   

7.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这一行动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志愿服务呼唤法律。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当人类前进的脚步迈入21世纪时,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来,志愿者是一个亘古就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此前的所有志愿者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志愿服务都是个人行为,而20世纪后期以来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则是以组织化的形式出现的.过往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是发生在熟人之间的,即使发生在了陌生人之间,作志愿服务活动选择的一方,也是以熟人的心态、文化及精神去提供志愿服务的,而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志愿服务却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与以往根本性不同.新型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预示着人类社会治理的变革,或者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已经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一项内容.因而,我们需要在社会治理变革的意义上来认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广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内容包括:法律咨询、教育政策咨询、基本健康检查、家电维修等,广泛组织和引导社会各界群众争创先进、争当优秀。  相似文献   

10.
为打造服务医者和患者的长效机制,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市医院管理局启动“守护天使”进医院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设立并长期招募“守护天使”志愿者。统筹21家市属医院,根据工作需要提供导医、陪护等长期医务体验志愿服务岗位。面向各界征集文学、艺术及社会心理学等具有专长的志愿人士,定期走进市属医院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福建省气象局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创建文明行业、单位、机关活动为载体,每年坚持开展无偿献血、义务植树、清洁护绿、文明督导交通、送温暖、结对帮扶、清明祭扫革命先烈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活动从松散型向规范型转变,从临时性向常态化转变,从以青年人为主向全体干部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青团》2021,(4):55-55
近年来,团徐州市铜山区委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大局、共青团改革新方向,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党政支持、团组织指导、项目化管理"的志愿服务新格局,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志愿活动真见效。哪里有党政中心工作,哪里就有共青团和志愿者们的身影。铜山的志愿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义诊送药、清洁环境,到全方位参与疫情防控、服务城市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已成为团区委服务中心大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拓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多年来,武汉工业学院不断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途径和内容,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制度建设,提升服务的品位,凝练服务的特色,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州的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道路不断前进,目前已被公认为国内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开展的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表明,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关联,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依据,既培养了大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又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引导大学生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自我完善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弥补理论教育的不足,同时也锻炼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高校应越来越注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不断改进工作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凸显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赵子义 《实践》2014,(4):46-46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十分重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把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建设幸福和谐社区相结合,作为引导广大市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注重在思路上求新、在形式内容上求活、在实践效果上求实,以社区为主阵地,以“四化”服务为载体,推动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用制度化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  相似文献   

17.
志愿服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和结晶,是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发展规模、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却不容忽视。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志愿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回报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影响了志愿资源的有效运用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志愿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志愿资源开发、利用、再利用三个环节,即注重志愿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志愿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志愿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平台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增进居民福祉、促进社区和谐。钢城街道团工委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效果显著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力配合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居民认同和响应。当前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社区面临着缺乏经费、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志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等困难,要想进一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就要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以志愿者和公众双方受益为志愿服务重点发展方向,带动和促进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志愿服务难以持续化和常态化,出现中国式"志愿失灵"现象以及社会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广州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本文提出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是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实践,是社会各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近几年来,随着省委《关于全省共产党员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省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若干措施》《河北省志愿服务激励办法(试行)》文件相继出台,从制度层面对我省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规范。我省志愿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多项工作开创全国先河,成效明显。503万志愿者、2.4万个志愿服务组织活跃在河北城乡,扶贫帮困、应急救护、阳光助残、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遍布全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