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黔府函[2017]94号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你们《关于报送〈贵州省"十三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规划(送审稿)〉的请示》(黔科呈[2017]1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贵州省"十三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规划》。二、规划实施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围绕壮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狠抓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狠抓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狠抓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整合全球技术创新资源、通过集成创新开创全球共创空间,是中国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契合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新理念。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多、行业覆盖面广,发挥民营企业对市场的前瞻性、敏锐性、冒险精神和快速产业化能力等优势,鼓励他们到国际上并购高新技术企业,实践证明,这是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代表微语     
<正>加大力度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渠道少、科技成果转化及承接能力弱等问题。建议:一是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作用。在落实《关于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的同时,加快完善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二是通过科技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抓住核心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  相似文献   

4.
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五十强"、信用等级AAA级企业;吉林省管理创新金奖企业;中国石  相似文献   

5.
王栋 《岭南学刊》2010,(5):89-92
湛江要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龙头,必须走"科技兴市"之路。湛江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快农业技术革新,促进服务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公共平台建设力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构筑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使湛江成为粤西地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孵化基地以及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地。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11,(9):52-52
"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立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千方百计创新服务"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正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支撑服务平台"。这个由数据共享、仪器设施共用、试验基地协作、创业服务孵化等十大系统组成的平台,通过整合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聚集了3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21,(5):16-19
正"十三五"以来,云南省科技厅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不断优化、完善创新政策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文章介绍了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特点,指出了目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有效地组织高素质、高智力的人才,发挥人才的创新潜能,寻求一种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体系,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5,(5)
<正>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瞄准"大院大所"的前沿创新技术,集聚创新驱动力,推动工业产业"知识化"转型和集聚发展;同时,加速构建后工业时代发展新载体,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轻"化发展、低碳发展。"科"字当头,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实体经济"知识化"发展特征明显创建于1992年的苏州高新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专业人才、形成管理队伍,滚动发展了工业实体经济。截至目前,该区已累  相似文献   

10.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靠人才、二靠资本,关键在于培育大批具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企业。风险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培育这类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如何获得长期资本支持是目前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与金融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的最大特点在于高风险与潜在的高收益。处于创业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风险,即技术上失败的可能性,高新技术企业所要发展的不是成熟技术,而是新…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综合创新位次偏低;成果总量与科教实力不相称;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亟需加快;研发活动亟需加强;科研成果外流不容忽视;与国内其他自主创新核心区建设相比存在差距;科技创新环境尚需改善。其必要和可行的改进之道是: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研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两只手"作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优化法治环境;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实体经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入、高竞争的特征,企业家精神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郭隆 《北京观察》2014,(4):32-35
正中关村的发展方向是要成为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要依靠高新技术和高端研发转化成生产力,通过技术的许可、转移、转让,获得效益和利润,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和智慧驱动。未来各个国家的竞争实质是一种创新大战。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先机,促进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对高新科技企业而言,金融技术将对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金融技术才是我国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正开发区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全市超70%的高新技术企业、80%的高端人才、90%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集聚在开发区,在营商环境、产业、人才、创新等方面形成较大优势。营商环境方面,有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产业方面,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总数78家,入驻企业超5500家;人才方面,开发区共自主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14名,省"双创"人才520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6]9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创造新技术、新业态和提供新供给的生力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发展目标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需求,集聚创新要素,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到2018年,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1万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辅导上市企业100家;到2020年,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更加多元化、全面化,企业管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更易凸显、放大,企业的管理创新发展有了新的内外部发展动力和压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点是要推动营销渠道重构和实现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与知识创新带来的系统利益是正相关的。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产权化的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表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要想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应营造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和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健全国家和地方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促进国家经济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创新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创新的效率与效果,北京要从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系统推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当前,北京市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初步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北京模式"。为保证北京模式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需加强创新体系建设,解决科技创新的结构性问题,形成科技动能与经济动能协调发展。金字塔结构科学技术一体化、学科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指数化等是现代创新的特征,导  相似文献   

20.
正【方向】着力改造提升产业园区形成新动能,树立"产业为本、项目为王、创新为要"的理念,提升产业集聚度,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工业园区扩总量、提质量、集约高效发展。【实践】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4.43亿元,增长2.6%;财政收入18.91亿元,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