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是发展的历程:从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四川以来,川台经济合作不断站上新的平台; 这是难忘的情感:在“5·12”汶川地震和台湾“8·8”风灾中,川台两地携手同心,抗灾重建,彰显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这是可期的未来:在两岸和平行稳致远与四川“两个加快”的大背景下,奇葆书记访台.“海博会”召开,为川台全方位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空间。 虎年的新春,对话刘俊杰,探寻川台交流、合作、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锦绣四川,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独具风采。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推出“前沿”栏目,紧扣当代四川文化热点。品味川派文化精髓,反映文化建设新成就,为打造四川“文化高地”鼓与呼。  相似文献   

3.
大量历史事实表明,迁川的客家人在定居四川的过程中,勇于确立“四海为家”的宽广胸襟,采取主动融入的姿态,故而能尽快适应环境,在四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的创业精神,对于当前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具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新年刚刚来临,中央工作组便飞抵四川,专程调研四川“大调解”工作。四川特色的“大调解”——合力化干戈、创新促和谐,得到工作组高度评价,并将作为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5.
清道光二十一年,通渭县鸡川乡牛家坡人牛树梅考取进士,先后任四川雅安、隆昌、彰明知县,茂州知州,宁远知府,四川按察使等职。由于他为官清明,巴蜀百姓称其为“牛青天”。心忧百姓,廉政为民。道光二十七年八月,四川宁远发生大地震,全城毁灭。知府牛树梅的小儿子被压死在父亲的破旧官邸中。牛树梅以民众疾苦为重,化悲痛为力量,全力组织灾民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当地百姓深受感动,称颂“先生来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他体察民情,生活俭约,轻车简从,反对迎来送往。同治元年,赴任四川按察使前,…  相似文献   

6.
1903年9月,清政府为推行“新政”,允许招商局集商股成立铁路、矿务等公司。此后,商办铁路开始兴建。新任四川总督锡良,在川人强烈要求下,奏请自办川汉铁路,并于次年成立了“川汉铁路公司”。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三、扎实做好建设“和谐四川”的各项工作我省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八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四川”的奋斗目标。锦涛同志就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六个必须”的重要原则和十项主要任务。在推进“和谐四川”建设中,我们必须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授牌仪式上,四川省文君茶业、四川李记酱菜调味品公司、成都金大洲实业发展公司、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公司、四川省丹丹调味品公司这5家川企荣获“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9.
“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实施以来,作为四川大开放大发展的先导性战略,四川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将让出川之路的触角延伸得更远、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味之魂     
俗话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无论是麻辣鲜香的川派火锅,还是色香浓郁的“豆瓣鱼”“麻婆豆腐”等川菜家常,总是惹得人嘴馋,香得人心醉,为何川菜能让人如此回味?秘密在于其中一种必备的烹饪调料,被誉为“川味之魂”的郫县豆瓣。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川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建设“和谐四川”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笔者主持和参与了四川省民工委“十一五”的两个前瞻性课题“四川民族地区地方病综合防治对策研究”和“四川民族地区行政村文化室建设可行性研究”,下面结合课题成果和四川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就如何建设和谐四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伶 《党史博览》2008,(3):44-47
《巴山协定》产生的背景 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进入巴山地区,蒋介石责令四川各派军阀“停止内讧,共同剿匪”,并委川军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拨给军费10万元、子弹100万发……巴山南麓的“剿共”阵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3.
周新楣 《先锋》2023,(10):41-43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川及成都发展,今年7月来川视察并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对四川及成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擘画新指示,为成都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传达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全力以赴服务保障成都现代化建设,努力以“五个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和务实成效诠释对“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对“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7,(4)
弘扬﹃兴川﹄精神加快四川发展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作为中国西南内陆大省的四川,自古以来,以其富饶的物产,秀美的山川,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勤劳勇敢的四川人民今天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6月12日,“重走四川境内红军长征路”第四路采访组(红四方面军川陕革命老区路线)来到了川北古城阆中,开始了我们重走长征路的征程。  相似文献   

16.
省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五种能力”,以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法制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五大目标”。构建“和谐四川”的提出,既是省委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提高“五种能力”,怎样实现“五大目标”,本刊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7.
5月22日,温家宝重返四川重灾区北川考察。温家宝来到北川县城外的一块高地上,察看这座在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城镇。他对当地干部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  相似文献   

18.
地处川滇黔渝交汇处的泸州,是西南出海通道要冲,也是南下打工人员返川的重要经过地。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泸州市各级党员干部不仅担负着保护家园,还人民群众宁静生活的重任,同时也承担了把守四川南大门,保护全川八千万人生命安危的使命。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泸州市纪委、监察局和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按照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9.
<正>第六章洪学智在长征途中刘少奇说:“我是专门停下来,要见一见你。”1933年10月,刘湘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集结四川大小军阀部队,组成六路围攻军,对川陕根据地发动新的进攻。红四方面军仍然采取收紧阵地、积极防御的战术,将兵力分为东、西两线,由总指挥徐向前指挥,展开反“六路围攻”的作战。在反“六路围攻”开始后,第九十三师部队先守王家坝,后在鲜卧堂激战,给敌人很大杀伤,但红军也有很大伤亡。  相似文献   

20.
川陕苏区红军碑林吴慧龄坐落在古蜀道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广元皇泽寺川陕苏区红军碑林,以其独特的姿容,接待了南来北往的观光者。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1981年为碑林陈列馆题书了“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八个雄健有力的大字刻成横匾,悬挂碑林馆门上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