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佳渝 《当代党员》2008,(11):58-60
在2008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市委书记薄熙来说,外地企业到重庆投资。不怕手续麻烦,却特别担心潜规则。最怕“不花钱不办事。花了钱乱办事”。担心重庆讲人情、讲关系,担心不认识人,会受排挤。薄熙来说。重庆不仅要给外来企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更要营造一个法治的公平的环境,让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想到重庆做事的人。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6,(9):73-73
重庆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十五”期间,重庆移动全体员工紧紧国围绕“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战略目标,弘扬“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的企业精神,大力实施“服务与业务领先”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7000万台、3000亿元、连续7年居全球第一、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作为传统工业老城,与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曾经的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光芒显得有些黯淡。如今,重庆加速前进,笔记本电脑产业(以下简称"笔电产业")链、供应链已相对齐全。截至目前,重庆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639家,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庆工业增长"第一动力"。这般重庆速度,印证着笔电产业的活力与蜕变,蕴藏着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密码。  相似文献   

4.
严婷 《当代党员》2008,(4):21-23
重庆问题:重庆缺少现代物流企业,整个流通环节仍主要是传统物流方式,没有形成社会化的供应链,造成企业物流成本太高,从而影响重庆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国际趋势:物流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行业,其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思考与运用》2007,(4):100-107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也比较明显,与西部省区相比也不占优势。2OO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对重庆直辖体制和重庆市各项事业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促进共同富裕,是解决当前中国内部矛盾的良方。重庆已经看到了两极分化带来的问题,正在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重庆提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找准了发展的症结所在。户籍制度改革、公租房建设、扶持微型企业发展……重庆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系统性的,并且十分有力,尤其是扶持微型企业的措施,尤为难得。只要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得到落实,全民共富将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7.
余次 《当代党员》2009,(1):18-18
海外抄底,金融风暴下渝企“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正悄然从重庆的制造企业向地产开发企业延伸。2008年9月,天气转凉,钰鑫集团董事长尹兴明不断往返于澳大利亚和重庆之间,心里却一团火热。  相似文献   

8.
《思考与运用》2006,(8):F0003-F0003
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重庆文化体制改革要有大的突破,重庆的文化产业要有大的发展,最主要、最关键的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搞好服务,为加快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严婷 《当代党员》2008,(12):38-39
这从来就不是一座自甘冷落的城市。 在30年的滚滚洪流中,当人们在梳理重庆企业改革经验时,除了“从封闭走向市场”、“从僵化走向开放”诸如此类的宏观总结外,还发现重庆根本就是一块企业改革试验田。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0,(1):14-15
一步先,步步先。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衷挟寒流席卷全球,重庆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根据国内外经济动向,结合重庆实际,及时作出相应决策:2008年4月,推出七条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控政策,早于其他省份半年,提高了重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应对危机的“免疫力”;9月,出台五条扶持贸企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吴安 《当代党员》2006,(3):19-19
重庆尽管在建立适合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保障机制建立方面也做得有声有色,但从整体上看,大多数企业在建立推进自主创新的机制上却步履缓慢,有助于自主创新的产权机制、用人机制、投融资机制、联合开发机制等不完善,跟发达地区相比,重庆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最大的差距还是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严婷 《当代党员》2010,(1):38-40
2009年10月30日,对于邱宇来说是个幸福的日子——他掌舵的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成为首批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标杆性企业,也是唯一一家重庆企业。  相似文献   

13.
在北部新区高新园的水星大楼里,一项涉及收购一家日本软件企业的计划,经过重庆正大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王万均的几番深思熟虑后,已悄然出炉。一旦成功,将是重庆软件企业在海外抄底的第一单。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13,(6):F0003-F0003
重庆阿兴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袁应 《当代党员》2014,(3):52-53
依靠政策起步,委曲求全存活,以退为进上市,凭借“三级跳”,微型企业海龙动漫成为重庆OTC微企第一股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亏损”,这是直辖之初重庆国有企业之“痛”。“7个一批”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让国有企业成功突围;国资委长袖善舞,“渝富模式”和“重庆模式”使重庆国企轻装上阵、集团作战,重庆国企再创辉煌:2006年重庆工业利润跃升为155亿元,10家企业产值超百亿元。  相似文献   

17.
重庆现状: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93家入驻重庆,但总体来看,重庆总部经济与京津沪有很大差距:一是发展定位不明确,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二是高端商务设施与有效的发展载体不足,总部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三是引进的总部企业与我市支柱产业结合度不够,没有形成强强联合。 国际趋势:总部经济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税收效应、产业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从纽约、新加坡到香港,都将总部经济作为重要战略,极力吸引全球经济巨头共谋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大跨国公司纷纷挺进中国,抢占亚太地区和中国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8.
熊明摄  刘丹摄 《当代党员》2012,(4):F0002-F0002
全国“两会”闭幕不久。我国规模最大的云计算盛会——2012中国(重庆)国际云计算博览会就在重庆举行,此次盛会云撬了全球云计算行业第一流的企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重庆正抢抓云计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1,(2):F0002-F0002
2009年底以来,南川区以“打造重庆最任投资和服务环境之区”为目标,以“区领导走访企业解难题促发展”、“百名干部进百企解百难促发展”等五大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系例“企业服务年”活动。南川区37名区领导和近百名机关干部“沉下身子、走进企业”分别联系124家规模企业,采取入企走访、交流座谈、现场办公等形式,与企业一起“直面困难、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吕琦 《当代党员》2014,(8):34-35
2014年盛夏,四川省广安市滨江路夜宵一条街生意火爆。路边停车位上,随处可见牌照为渝A、渝B的小轿车。重庆人已习惯把这里当成“后花园”——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70%的企业来自重庆;广安农业产业园。80%的产品销往重庆……从政府合作迈向企业合作,成就了“渝广合作”这样一个经典样本。2008年9月12日,渝广签订《广安重庆经贸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