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国共两党兵刃相见,内战十年,积怨甚深,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时候,我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为了抗日救亡,促成了同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回顾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过程,研究其实现的经验,对于促进国共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前提下展开并取得胜利的。回顾和总结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对于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和平统一祖国大业,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国共合作”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在有不少人希望能够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本文从国民党对“国共合作”的历史记忆、台湾现行的政治体制、国民党的政治转型、民进党以及台湾社会对国民党的看法、共产党的态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统一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但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目标的国共合作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是摆在爱国统一战线面前的重大政治课题,因此,研究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与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关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王永康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是由于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同时也是由于国共两党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不记前嫌,第二次携手,共赴国难的结果。认真研究和总结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对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经两度携手合作,完成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大业,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总结借鉴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研究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0,(11):87-87
##正##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7年2月国民党通知中共驻南京等地的代表全部撤返延安,史称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亦曾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作过精辟分析:"国共之再合作,就是从共同的利益中产生出来的,民族危机已到最高深度,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我们;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成为一切问题的根据。"1935年,"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  相似文献   

8.
国共合作对中国社会与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党运用适当的整合方式调整和协调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分歧,胜利实现了国共两次合作:大革命时期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整合国民党的力量,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党以党外合作的方式整合国民党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积极构建国共交流合作新机制,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创设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中国的革命自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作用。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实现了北伐和抗日战争的大业,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当今,历史的发展又把国共两党的关系推向了转折关头,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并款款走向历史舞台。因此,从历史的借鉴中探讨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把握未来,调适对策,使第三次国共合作沿着时代的轨迹迈进。  相似文献   

10.
国共合作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决条件。我党与国民党在湖南的合作关系,经历了一个大的起伏,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也随着这个起伏而迅速地高涨和急剧地低落。从抗日战争的全局来看,湖南虽然只是局部,但国共合作在湖南的历程,却在国民党统治区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今天,总结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反对李登辉的台独思想,粉碎一部入的台独图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实现国共二次合作的条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经过十年内战之后,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1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  相似文献   

12.
四十多次前,国共两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从长期对立走向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认真总结和研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党中央提出的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方式的实质是“一国两制”,兹试阐述如下,不确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运用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张锡岭本世纪的三十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捐弃前嫌,努力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广泛的抗...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1924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许多问题,诸如合作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历史作用和经验教训等等,近年来史学界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这次合作对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影响已众所周知。但是,这次合作对当时中国国民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却鲜为人知,迄今未有专文系统论述这一问题。探讨第一次国共合作对国民党的影响,对之给以公正的评价,对推动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完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无疑是必要的和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就试图做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许艳民 《传承》2011,(9):18-19
1924年1月,以国民党改组为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兴起,使国民党获得了新生,促进了共产党的发展,建立一支革命武装,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并赢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求同存异、合则两利是这次合作的重要经验,对于今天海峡两岸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钟康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日战场是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战场。号称东方头号军事强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曾经耀武扬威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初步实现了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计划,但最终...  相似文献   

17.
许艳民 《传承》2011,(24):18-19
1924年1月,以国民党改组为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兴起,使国民党获得了新生,促进了共产党的发展,建立一支革命武装,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并赢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求同存异、合则两利是这次合作的重要经验,对于今天海峡两岸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7)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都是在自身利益立场上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综合苏联、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三方立场,"党内合作"形式是唯一可行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式。主要因为实行"党外联合"形式带有中国共产党员的单方意愿色彩,采取何种合作形式关键是孙中山的态度;共产国际从自身利益出发力促国共合作实现,合作形式尊重孙中山意愿;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已是次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何叔衡是我们党早期著名的领导人。为了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他作了很大的努力,为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资料的散佚等缘故,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他的思想与活动的研究。本文试就何叔衡与湖南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欧丽娜 《传承》2011,(11):10-11
1925年以前,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助手、夫人在幕后全力支持着孙中山国共合作事业的进行。孙中山逝世以后,她独立登上政治舞台,积极地与国民党新老右派抗争,维护着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她继续高举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旗帜,与国民党右派彻底决裂,此后也始终为着孙中山未尽的国共合作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