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中国加入WTO时所承诺的过渡期限即将到期的2005年,中国为了打击具有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变相偷逃关税,出台了《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与此同时,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以中国的该项措施违反了其对WTO之基本义务的承诺,要求WTO成立专家组调查中国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为此,我们既要积极利用《管理争端解决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殊待遇,又要充分利用法律及外交手段,努力促成通过双边和多边磋商解决争端;同时,加快中国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凋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7月18日公布了关于中国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三方汽车零部件争端的裁决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对超过整车60%以上的进口零部件按整车征税的做法对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歧视,因此违反 WTO 相关贸易  相似文献   

3.
反馈     
《瞭望》2006,(26)
值得期盼的不仅仅是零件贵刊第25期《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短”在哪里》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眼下,我国汽车的年产量已达到六百多万辆,并且已经能够在本土生产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大部分畅销车型。比如长春一汽的丰田皇冠、沈阳的宝马、天津的威驰、上海的大众、广州的本田雅阁……,使人们具有了足够的选择空间。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落后难题也日益凸显,正如文中所说,我国“企业整体配套能力、自主开发系统集成能力都较薄弱, 难以跟上整车发展步伐”。然而,令消费者翘首期盼的绝不仅仅是零部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人们还期待有相应的配套服务以及有效的各类售后保障。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直接与其利益相关的就是整车的价格和维修等售后服务的质量。当然,汽车行业的全面提升需要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跟进,但也不可忽视软性服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事仲裁是国际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如今已成为商事主体最青睐的纠纷解决方式。由于我国《仲裁法》长年未作修改,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临时仲裁的权利不对等、仲裁裁决的籍属标准认定混乱、外国仲裁机构在我国进行仲裁的合法性不明确等问题。构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是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司法服务的关键举措,修改《仲裁法》的相关条款,使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为打造以我国主导、"三位一体"的争端解决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2004至今相关争端不断升级的这段时间,中国的汽车业已发生巨变2月13日,WTO裁定中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违反了世界贸易规则,认为这一行为违背了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消息一出,国内舆论议论纷纷。事实上,这是一个已历时近四年的争端,初裁之后,不服者仍可上诉,短时间内不会有最后结果。而从中国汽车产业看,这一贸易争端涉及的实际交易范围很小,且不管最终裁决如何,都难以对中国汽车贸易产生整体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芳华 《学理论》2013,(14):98-99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设的常设司法机构,受理有关解释或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的争端,以及授予法庭管辖权的任何其他协定特别规定的所有事项。和其他主要国际司法机构一样,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可分为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2011年,我国在国际海洋法法庭的首例咨询案——"担保国责任与义务"案中提交了书面意见,对我国而言,本案是继"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案"后我国第二次参与国际司法机构咨询程序,展示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司法活动的国际形象,面对日趋复杂的海洋争端,深入研究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咨询管辖权对于我海洋争议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各种争端解决方式不断涌现,争端的解决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争端方法.本文以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理论与实践为视角,分析当今国际社会中争端解决机制的新发展、新特点以及其局限性,以期为争端解决机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贸易争端已成为影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困扰。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因其优越性对中国来说是可以利用的机遇。中国既要积极利用这些机遇,同时也要准备迎接世贸组织新的争端解决机制带来的挑战,学会把挑战化为机遇。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都旨在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剖析在线解决机制对网络交易纠纷的价值,分析在线解决机制的类型,指出我国电子商务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网络交易纠纷解决机制不仅仅是解决网络交易纠纷的关键,而且是保障我国网络交易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刘牧扬 《学理论》2008,(12):51-53
本文从理论及现实两方面探讨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中美贸易争端。在肯定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最终提出实践中解决中关贸易争端的策略:建立健全贸易体制、法律法规、研究咨询机构、预警机制,妥善处理中美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从南美洲南端传来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被称为“南部锥体”地区的国家阿根廷和智利一月二十三日在梵蒂冈签署了《和平友好联合声明》,决心就两国之间长期未能解决的比格尔海峡争端缔结一项最终条约。这项声明强调智利和阿根廷人民“时刻萦绕于怀的”是友谊与和平,两国表示“永远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两国之间任何性质的争议”。这个声明使两国关于比格尔海峡的争端出现了妥善解决的曙光。  相似文献   

12.
两条腿走三步——美国对华反补贴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美国在反倾销中只适用国内法对华采取反倾销措施不同,美国反补贴当局适用国内反补贴法和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两种途径来解决中国的"补贴"问题。美国对华反补贴行动分三步走:第一步,2006年之前的理论酝酿;第二步是适用国内法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第三步将是频繁地诉诸多边机制,即更多地将中美反补贴争端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14日引《三国演义》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每一次分合都是用武力解决,但现在大家慢慢了解,问题应该用和平方式、理性态度来解决,"这一方面大家也有了共识"。据报道,马英九上午会见宾客时称,台湾跟大陆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各位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政权分分合合,所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第一句话就是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1)
随着国际社会间投资活动的日益增多,随之而产生的争端也与日俱增。妥善处理这些争端是维护国际投资市场的重要保证。"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专门解决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解决的方法包括仲裁和调解。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里,普通仲裁程序并非一种辅助性工具,而是与专家组程序并举的、可作为专家组程序替代选择的一种争端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15.
周同  宋晶 《学理论》2012,(30):23-25
钓鱼岛权属争端不断,引起数次华人"保钓"运动,在2012年以来呈现冲突升级的趋势。钓鱼岛权属之争有其背后的深层政治、经济动因。日本觊觎钓鱼岛潜在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利益;美国干涉钓鱼岛事件是出于维护其世界霸权体系;钓鱼岛之于中国则意味着最底线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文章认为,钓鱼岛争端武力解决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国应作好全面的战略战术准备,深入历史与国际法研究,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合"保钓"活动,最重要的是,增强我国国家实力是解决钓鱼岛争端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徐昕  张磊 《理论探索》2011,(6):130-132,136
中国自2011加入WTO至今,较好地执行了WTO争端解决案件。中国执行WTO争端解决案件的主要特点有:执行程序严谨、完善;执行程度高,执行效果好;执行所涉领域广,敏感行业多;执行难度大等。目前,中国执行WTO争端解决案件仍然面临体制、观念等现实障碍。进一步完善中国执行WTO争端解决案件,应充分利用有关规定以争取合理执行期限,充分享受有关规定授予执行方的所有其他权利,防止某些西方国家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赤裸裸的利益争夺,在履行义务的同时,积极行使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丽琴 《理论探索》2006,(1):119-120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产生以来已成功解决了许多国际经济纠纷。然而我国作为世界排名前几位的贸易大国,加入WTO以来运用该机制处理的争端问题却屈指可数。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不能不根据形势要求努力改变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央组织部同步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这四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南海的海洋权益争端,在新形势下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加以认识,并采取妥善的处理办法经略海洋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新时期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形势和安全形势都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在海洋开发和海洋资源利用需求空前增大的同时,海洋权益争端也愈益突出,经略海洋的全局谋划显得更为重要。在这方面,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从“框架理论”角度研究德国;家主流媒体—《世界报》、《时代》周报和《明镜》周刊的官方网站上关于中日钓鱼岛事件的相关报道的倾向性,发现作为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中的“旁观者”,其主流媒体在报道这起国际争端性事件时,对中国关注颇多,并且对岛屿争端的判断有失公正。而这与德国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偏见以及对中国崛起的失衡心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