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两次危机” 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遭遇到两次“危机”。这两次危机的产生,与其说是传统文化自身的危机,不如说是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误置”。  相似文献   

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缘由、影响及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泰玲 《群众》2011,(11):88-89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主权为担保对外举债,即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国家借款发生的债务。当该国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时发生违约,就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两年来,以希腊为代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由此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为了化解危机,经过多方紧张磋商,最近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二次欧盟峰会初步达成了一个救市方案: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拉美国家的经济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别是去年12月阿根廷爆发的危机,更是一个融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于一体的“三重危机”。这次危机不仅使阿根廷灾难深重,更加剧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动荡。本文对阿根廷危机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打消了有些人预料的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阿根廷的疑虑。  相似文献   

4.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聚,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发生紊乱的状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69146人遇难,374072人受伤,失踪17516人,4624万人受灾。这场突发的重大危机事件,给灾区公安民警造成了极大的危机反应,这种过度的危机反应不仅会损害公安民警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困扰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会干扰灾区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心理干预,帮助灾区公安民警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拉美国家的经济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别是去年12月阿根廷爆发的危机,更是一个融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于一体的“三重危机”。这次危机不仅使阿报廷灾难深重,更加剧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动荡。本文对阿根廷危机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打消了有些人预料的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阿根廷的疑虑。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13,(2):1-1
当我们把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人和事,划入“正能量”时,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不仅表达着我们的渴望,也寄托着我们的期待。倘若把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的话,那么,刚刚胜利闭幕的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就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民主殿堂,融汇集聚起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正能量。当前,世界经济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发展仍然拥有难得的机会和有利条件,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对于福建来说,海西建设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保持强劲态势。如何在这样的时势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7.
正裕 《人民公安》2013,(21):40-41
大墙外,她们曾经杀人、盗窃、贩毒、诈骗……每一个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在大墙内,当她们面对金玲华时,眼睛里流露的却全是信任和感激,一个个曾经罪恶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次褰切的洗礼!  相似文献   

8.
最信任的人     
最信任的人万学干当你第一次来到一个都市,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忽然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路线,你该怎么办7到哪儿找一个你信任的人?“你千万别问人。”有一位在报社当编辑的朋友告诉我。“不,问问人还是可以的,当作参考,但千万不要让人当向导.尤其对女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9.
自美国发生“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以下简称“次贷”)危机后,危机的涉及面不断扩大,并演化为一场涉及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亦受其害。笔者试图提供一个研究“次贷”问题的新思路:既透过“次贷”看美国经济,又透过美国经济看“次贷”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一谈起危机,人们总认为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有没有危机存在呢?有,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事实。当一个来中国参加广交会的日本人在宾馆远眺黄昏下的珠江,看着海珠大桥上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11.
《时事报告》2010,(2):48-5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掉和“两房”危机,更是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救援政策。尤其是巨额的财政刺激以及罕见宽松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使得各国经济又很快转危为安。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迷。  相似文献   

12.
张旭  于莉娟 《小康》2009,(8):36-38
温州每年都要刮几次台风,危机经常有,只不过这次大了一点而已。——温州人有足够的乐观和智慧解决困局  相似文献   

13.
欧洲债务危机下的浙江外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东 《今日浙江》2010,(13):34-35
2010年以来,南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深了各国对世界经济会否二次探底的担心和忧虑。浙江作为一个开放型经济大省,外贸依存度高,欧盟又是我省第一大出口市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发展对浙江外贸的影响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硝烟未散,欧洲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当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裁员已经不再引起人们的关注,当索尼、松下和诺基亚等跨国巨头们的裁员消息纷至沓来,危机已经演变成为关乎生计的切身威胁。  相似文献   

15.
当你第一次看到贫困地区失学孩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明亮的大眼睛时,我相信,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6.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第三次危机以1989年至19...  相似文献   

17.
危机可分为自然危机和社会危机。自然危机具有意外性、破坏性、聚焦性、紧迫性等特点,多数情况难以预防。加强危机管理,制定处置危机的预案,极为重要。危机处置危机确认、危机衡量、危机处置决策、危机处置实施和危机结果评估五个步骤。社会管理部门要把危机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尽量减少危机发生的因素,在危机发生后,最大限度的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对危机的科学处置,把危机转化为又一次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刘妙英 《传承》2012,(13):71-73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因其关注“人”的哲学旨趣,特别是对人的意志、自由、欲望等非理性精神的关注,具有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浓厚的时代气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对人的哲学理解有着深刻的批判精神,这使得它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视界,但又陷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危机。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有一个客观的再认识和评价,在指出其可取之处,也要明白其理论的缺陷和危机。  相似文献   

19.
小约尼在中国麦珍妮今天又交了个朋友。当我将我们的生活塞进6只皮箱时,想到不日将离开美国前往北京,我的心绷得好紧。这是我第三次去中国,但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不是为自己一个人,而是为我们3个人打点行装。我的中国丈夫大海、我们的儿子约尼和我就要回中国...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与思考》2010,(1):12-16
2008年底以来,受二次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影响,中国经济明显走过了一个V字形的发展之路。2009年连续两个季度明显反弹,多项经济指标超过危机前水平,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