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认定套摹人方法初探程连栋套摹笔迹,是指摹仿人在他人的笔迹上,通过透视法、复写法或抑压法,逐笔逐字地进行描摹。由于是按被摹仿笔迹进行套描,这种摹仿笔迹和被摹仿人的笔迹非常相似。较难区别,特别是对套摹人的认定就更加困难。在文件检验工作中,认定套摹人虽然十...  相似文献   

2.
一起套摹签名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套摹是指以被摹仿人的字迹或某种贴本字迹作底样,采用复写、透光填描、印压转描、反转填描等方法,逐划、逐字地进行翻版复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领域十分活跃,犯罪分子采用摹仿签名作案的方法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这类案件由于检材与被摹仿人笔迹十分相似,检验中稍有不慎便会做出错误的鉴定结论,从而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笔者曾遇一例套摹签名的案件,并运用文检技术成功地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刘凤军 《天津检察》2008,(5):72-72,71
某企业会计将该企业正常的报销票据上领导的签字复写到虚假的票据上再进行描写,以冒充已经领导同意的票据入帐报销,以达到贪污公款的目的。使用这种摹仿方法形成的笔迹即是复写描摹笔迹。与其它的笔迹摹仿方式相比,这种笔迹貌似正常且与被模仿人的笔迹非常相似,不容易被识别。下面笔者就结合实际检验中的体会,谈一谈复写描摹笔迹的识别。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笔迹鉴定时,我们常遇到行为人摹仿他人签名字迹的案件。摹伪字迹有书写动作不协调,笔划有抖动弯曲、修饰重描、不适当的停顿、压力轻重不均、运笔生涩不自然等特点,文检员发现签名字迹存在上述现象,就做出“签名系他人摹仿而成”这一类结论。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一起伪装自己签名的案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左手伪装笔迹,一般是指书写人出于歪曲自身笔迹特征的目的,故意采取非利手(一般情况是为右利手书写的人采取左手书写的情况)进行书写的特殊伪装书写方式所形成的笔迹.作为非正常笔迹检验项目,鉴定人有必要严格地依据鉴定技术规范,灵活运用伪装笔迹鉴定的基本理论,结合逻辑经验,对检材字迹中的"假象"予以系统分析、甄别,同时还需要结合科学取样工作,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同时,在以往的笔迹检验工作中,左手伪装笔迹多出现在刑事案件里,作为犯罪嫌疑人逃避打击而采取的手段,而在民事案件中被涉诉当事人利用的情形则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民事案件中的左手伪装笔迹检验案例,提出检验左手伪装笔迹的几点体会,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复写摹仿笔迹检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写动作系统的核心是书写动力定型,摹仿书写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改变原有的动力定型。在复写摹仿笔迹的鉴定实践中,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不能正确识别复写摹仿笔迹以及评断不同性质的笔迹特征。所以,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探讨在复写摹仿的不同笔迹中,如何甄别摹仿的特征和自身稳定的动作特征,同时总结出检验这类笔迹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7.
张军 《刑事技术》2000,(3):38-3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采用抑压套摹法在经济领域和其它领域进行犯罪活动的案件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抑压套摹字迹和被摹仿字迹非常相似,自身特征反映很少,因而检验难度大,鉴定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作出错误结论.在此,笔者根据数年积累的经验,仅就抑压套摹字迹的分类、特征及检验方法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摹仿书写是学习写字、练习书法的必由之路,摹仿笔迹是一种常见的笔迹类型。摹仿笔迹书写人的笔迹特征暴露少,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体现较多,鉴定难度较大,因此常常被用于仿造他人的签名、单据、契约、信件、传单。笔者经过多年鉴定实践,认为在摹仿笔迹的鉴定中摹仿的确认是关键,在分析比对过程中,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笔迹特征,正常书写字迹一般气脉贯通、气势相连,而摹仿书写的字迹呆板生硬,缺乏神韵。  相似文献   

9.
浅谈利用复印件复写套摹字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云 《刑事技术》2003,(Z1):13-13
近年来,采取在复印件上直接书写的方式复写套摹他人笔迹,伪造文件物证的案件日渐增多,尤以经济案件和诈骗案件最为突出。笔者根据自己的检验实践,谈谈对此类案件检验的认识。1案情简介2000年6月14日,某厂财务人员在办理一笔“内委”业务时,发现取款人持有的一式四联“某汽车公司内部银行结算支票”有两个编号,遂报案要求检验该支票是否是一次复写的。2检验检材支票的第①联的编号为NO.0039578,第②③④联的编号为NO.0026892。其中第①联“某汽车公司内部银行结算支票”上盖有“某县汽车零部件厂二汽结算中心专用章”和“童某印”等两枚印…  相似文献   

10.
1 伪装笔迹的机理——“再现”、“夸张”、“摹仿”.不同伪装手段形成的笔迹现象尽管各不相同,但在这些不同现象的后面总是蕴含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即不论何种伪装笔迹,都可以追本溯源,都能够归纳出一些共性特点.1.1 原有笔迹特征的重整再现.书写人在从事伪装书写活动时,不是以正常手法再现现有笔迹现象,而是逆书写习惯的发展演变规律而动,通过挖空心思地回忆或不加思索地梳理,将其历史上(几年前、十  相似文献   

11.
一、签名笔迹案件的特点签名笔迹字数少,笔迹特征数量有限,检验难度一般很大,而且大部分为利用摹仿手法伪装的签名,这种伪装方法暴露作案人的书写习惯比较少,通过笔迹鉴定很难认定摹仿书写人。常见的签名方式有横式、竖式和倾斜式三种。一些人忙于手中事务,不管要签字的文件怎样放置,有时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签上了名字。这样,纸张与签名形成的角度特征极不稳定,利用价值降低。人们在设计自己的签名时,经常会造成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加了他人伪造自己签名的难度,防止他人伪造自己的签名。如某案中“冯某某”的签名,三个字…  相似文献   

12.
以前,每当提及摹仿笔迹,便会立即将“形快实慢、运笔生涩、弯曲抖动、停顿重描”等征兆与摹仿二字划上等号。然而事实上,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书写水平的普遍提高,一种不显露型的练习摹仿笔迹的出现率正逐渐增多。有相当数量的摹仿者脱离常规的仿写模式,经过临摹与记忆摹仿等多种手段的综合练习,使摹仿笔迹蒙以“书写自然、运笔流利”的假象充斥于伪造证据之中。此种习摹笔迹不仅会使探案人员陷入迷宫,而且极易导致执法机关错鉴误判,对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习摹笔迹,确保摹仿字检案质量,笔者拟…  相似文献   

13.
阎萍 《刑事技术》2008,(2):54-55
在笔迹检验案件中,一是用摹仿手段进行贪污冒领的经济案件日益增多,这类案件的特点就是检材字迹少,并且大都是人名用字,这些字在嫌疑人的样本材料中很少出现;二是在一部分笔迹案件中,嫌疑人样本字迹很少,特别是在一些待业青年、农村民工中,平时很少动笔写字,收集他们案前的样本字迹确实困难,因此利用案后文字样本材料进行检验,就是这类案件笔迹检验的一个特点。如果按以往习惯,“以案前样本笔迹做基础,以案后样本笔迹做参考”,就不利于这类案件的检验。在鉴定实践中,针对这类案件的特点,细致地分析案后样本笔迹,灵活地区分和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于左手伪装书写方式的判断与反映书写人本质习惯特征的鉴别,为左手伪装笔迹的识别与书写人同一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提取右利者左、右手分别所书写笔迹的基础上,对其左手伪装书写的字迹与其右手正常字迹进行比较、分析与检验。结果人类大脑所特有的生理属性以及书写技能互相迁移的特点,令左手伪装笔迹在包含左手字典型特点与易变特征的同时,亦反映了诸多书写人自身书写习惯的笔迹特征。结论左手伪装笔迹特征的鉴别,不仅可以确认左手书写这一伪装方式,更可进一步对前述特殊笔迹的书写人予以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受理鉴定了一起套摹两人笔迹伪造10万元借条的案件,该检材共24字“赵某私借范某壹拾万元整现金.赵某,96.8.20日”.书写水平较高,字的结构正常,书写速度适中,较长笔划无抖动弯曲和中途停顿,运笔无生涩和修饰重描,更无布局异常、丢笔、少划与套压痕迹.因而,儿个鉴定部门均未发现其有摹仿.笔者受理此案后,在没有发现象教科书中所讲的摹仿特征的情况下,不急于结论,而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注意发现和研究反序信息,最终确认该笔迹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套摹笔迹.初检时,笔者并没有发现检材有明显套摹迹象,因而,果断地放弃了上述套摹特征,而从似与套摹特征毫无关系的其它4个方面挖掘和寻找违反常序的信息,进而跟踪研究,终于发现了检材笔迹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天津检察》2007,(1):59-59
在笔迹检验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嫌疑人为隐藏自己或嫁祸他人而采用伪装手段书写的笔迹。如一般伪装的笔迹、改变笔形的笔迹、套摹的笔迹、左手书写的笔迹、局部再现性的笔迹等。2005年11月,我院反贪局在办理刘某某涉嫌受贿案中,要求对一银行储蓄取款凭条中的取款人签名栏内的“姜山林”签名进行确认鉴定。检材是“姜山林”。通过对检材“姜山林”的检验发现:字行有左高右低的现象,字距不匀称;单字大小不相配,整个文字的书写熟悉程度有所降低;横画或横折起笔多左高右低,收笔有拖、甩迹象;行笔生涩、呆板、弯曲、抖动,时有停顿,笔画粗细不一;布局组字的结构松、散、乱,比例不协调,搭配不匀称,是典型的左手书写的笔迹。(见图一、图二)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习惯用右手书写,如换成左手书写笔迹时,由于大脑功能的分工和手臂解剖功能的差异,左手书写笔迹必然与右手书写笔迹不同,与其正常笔记有明显差别。所以嫌疑人便把伪装笔迹的主观愿望完全寄托在左手书写上。左手笔迹的检验着重研究的是左手书写的伪装笔迹。  相似文献   

17.
吴亦 《刑事技术》2001,(2):27-28
在实际办案中,笔者发现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这种伪装的新特点.在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案件中,案后样本字迹中也出现了局部再现性伪装.本文就一起案后样本局部再现性伪装笔迹的检验,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就当今笔迹鉴定的难题—关于摹仿笔迹和老年字迹的形成机制、书写特征以及鉴别方式进行了综合的阐述,系统的分析了摹仿笔迹与老年字迹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印章印文与复写字迹先后顺序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常检验印文与笔迹的先后顺序,指的是圆珠笔、钢笔字迹与印章印文之间的检验。在实际办案中,笔者遇到复写字迹与印文的先后顺序辨别问题,如:在某市一起经济合同纠纷案中,当事人对合同复写签字、盖章生效问题有怀疑,需检验才能甄别是非。下面就此简述一下检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少量字迹伪装笔迹的检验一直是困扰基层文检鉴定员的一个难题.最近笔者成功地鉴定了一宗假冒他人签名的案件.一名外地女子冒用他人身份,办理了一张深圳市的身份证,送检单位要求鉴定“身份证申领表”中经办人“罗卫龙”的签名.该案在少量字伪装笔迹检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这起案件的检验,笔者受到不少启发,现谈谈自己的体会,1认真分析检材,全面利用可供检验的信息.全面分析检材是鉴定工作的首要环节,一份检材不仅记载着笔迹方面的信息,而且还包含着其它多方面的信息,如纸张、书写材料、印章等,这方方面面的信息相互关联,互相印证,将其综合起来利用,不仅对案件本身而且对笔迹检验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常工作中,送检单位往往只对鉴定人员提出单一的检验要求,受此影响,鉴定人员的思维很容易受到限制,从而忽略其它方面的检验,失去更多的检验信息.因此,在少量字迹案件的笔迹检验中,首先要认真分析检材,确定弄清检材中各项内容与案件的关系,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工作对上述案例,我们做了表格的真伪、墨水的材质、印章的真伪、印泥是否与该单位的一致、印文与书写字迹的先后顺序、及压痕、表格内所记载内容的真伪、所有笔迹是否为一人书写等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