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东盟建立信任机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健锋 《东南亚》2003,(4):21-24
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各成员国不断加强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作为一个区域性政治实体,东盟为东南亚地区3 0多年来的和平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形成。尽管爆发世界大战的危机不复存在,但地区冲突却愈演愈烈。在世界局势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出于地区安全考虑,东盟加快了建立安全信任机制的进程。一、东盟建立信任机制的进展16年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提出了在北太平洋地区建立信任机制的建议,但遭到了…  相似文献   

2.
1995年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其特点十分明显。 一、以越南加入东盟为标志,一个“扩大的东南亚联盟”已成雏形 东盟成立于1967年,自称是一个为促进东南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组织,但实际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东盟成立之初,其政治主旨在对抗越南等“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印支国家向东南亚的渗透”,是多个弱小国家在冷战时期为保护自己、加强实力而结成的联盟。 在东盟成立后的20余年间,越南与该组织的关系因越南战争和越南入侵柬埔寨等原因而处于对抗状态,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处于东盟和印支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冷战时期,这两个集团分别代表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势力。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变化以及1991年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巴黎和平协议的签署,东盟同越南的关系开始缓和,越南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态度,调整了其对外政策,并迅速向这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影响不断扩大的区域组织靠拢。随后,越南在1992年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近几年来“大东盟”的崛起.1995年7月东盟正式吸收越南为其成员国,1997年7月在吉隆坡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又接纳缅甸和老挝加入了东盟,至此,东盟由6个成员国增加到9个成员国.一个“大东盟”的蓝图就非常现实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大东盟”的出现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安全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大东盟”的形成是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地区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机遇和条件,而且还有其理论和目的.本文仅拟就“大东盟”建立的目的及其发展前景,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1995年7月越南加入东盟,接着于1996年1月1日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东盟在走向建立一个包括东南亚10国“大东盟”过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对越南来说,作为一个新成员,要实现从加入东盟获得最大利益,迎接新的挑战,就要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一定的调整。 一、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特点 东盟是在冷战时期,出于对地区政治和安全的考虑而成立的。在世界舞台上,东盟已真正成为一个国际行为实体,令世界要关注其在国际政治论坛中的地位。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由危机到演变,冷战结束,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出现了新的局面,与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对立相比,经济上的合作与竞争趋势日趋明显。在这种形势下,于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东盟六国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努力加强团结合作,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东盟依据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调整发展战略:政治上加速扩大组织,筹建囊括东南亚10国的"大东盟";经济上加强内外合作,加速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安全上积极发展成员国间的军事合作,努力巩固和加强在东盟地区论坛的主导地位;在对外关系上加强协调一致,坚定地维护东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抗拒霸权主义的压力,迅速崛起为亚太地区一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东盟各国在外交和安全方面的抱负与日俱增,不仅越来越倾向于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而且也日益看重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再满足于只做别人的棋子,更多以一个棋手的身份参与地区内外各重要领域的合作与竞争。东盟实体的扩大及其角色调整便是其政治独立和经济腾飞后民族自信心、内部凝聚力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步迈进的逻辑结果,而这又从另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周边大国的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7.
赵银亮 《国际观察》2004,46(6):20-26
冷战结束后 ,东南亚区域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得以改善。在以东盟为基础的区域组织和多边对话中 ,双边政治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但在某些关键议题上仍存在分歧。政治上的互动是正面和负面的行为模式并存。区域体系变动、中国和东盟内部因素尤其是认知要素影响着双边关系的发展。结构现实主义对政治合作有着独特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一、“大东盟”形成的背景 “大东盟”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内、外部等诸多因素,是冷战后东南亚地区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1.东南亚国际格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一方面,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原来分属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对立阵营的东盟和印支结束了集团对抗的局面。政治缓和、对话取代了紧张、对抗,军事对峙让位于经济和安全的合作。和平与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形势的主流。另一方面,前苏联的解体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收缩,使这一地区出现了“大国势力真空”,引起东盟国家的忧虑和不安全感。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使东盟国家徒增担心,害怕中国强大后军事势力会南下填补“力量真空”,从而诱发地区性冲突。因此,东盟国家希望通过吸收印支三国和缅甸入盟扩大组织,建立起一个政治和安全的缓冲区,增强抵御“中国威胁”的力量,并抗衡美、日、印度等大国对这一地区的影响,以求得东南亚地区的长期安全与稳定。此外,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开始走向区域化和集团化。这对于长期依赖西方市场的东盟来说是很不利的。东盟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不得不考虑建立包括印支三国和缅甸在内的某种联盟,以便与其他区域集团和大国相抗衡。  相似文献   

9.
试析东盟转型面临的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1967年8月成立至今,东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80年代的政治合作更为世人瞩目。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过去联结东盟各国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东向"的地缘、历史及认知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印度"东向"战略具有深刻的地缘和历史内涵。历史上,印度对东南亚的政治、语言、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后更将东南亚视为对印度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地区。但冷战期间,印度因自身实力、不结盟和冷战束缚,对东盟战略缺乏整体构想。冷战后,印度对东南亚认知发生根本变化,从国际战略、地缘、安全和经济等方面高度重视东盟,"东向"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不过,印度"东向"仍面临诸多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1.
东盟地区论坛(ASEAN Regional Forum,简称 ARF),成立于1994年7月25日,是东盟冷战后调整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迄今为止亚太地区唯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论坛的宗旨是:推动区域政治和安全问题的协商,使各国间有机会进行对  相似文献   

12.
印尼作为东盟的头号大国,不结盟国家组织的创始国和世界第四大人口国,在冷战结束后,通过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促进东盟各国的团结和合作,确立了他在东盟中的“龙头”地位。然而近年来,印尼当局深感经济实力不足,影响了“龙头”作用的正常发挥,从而掀起了一场发展经济和吸引外资的改革大潮。一直处于“亚细亚孤儿”处境的台湾看到了印尼经济热是推进其“务实外交”的极好时机,于是经济援助、合作开发等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企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创造以经济关系启动政治关系的实质效益。印尼和台湾都想借对方实力扩大自己影响,达到各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的东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南亚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增长、世界形势多变的情况下 ,东盟在2003年比较活跃 ,成为亚洲舞台上的一个热点 ,不仅促进了东盟内部在政治、经济、地区安全、社会的一体化进程 ,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国家的合作 ,加强了与美国、欧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 ,它的启动积极地推动了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一、东盟 :扩大合作 ,促进一体化2003年的世界并不宁静 ,美英联军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SARS”上半年肆虐东北亚和东南亚 ,在这种多变的形势下 ,东盟在各方面加强了内…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老挝外交政策表现出四个特点:由政治外交转向经济外交;重点发展与越南、中国等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从地缘政治考虑,参与并扩大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转向"全方位外交",增进与各大国的交往。今后老挝外交政策将围绕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安全维护、地位提升等方面展开,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地理政治争夺的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政治争夺的新态势丁志刚冷战后,国际关系的现实走势表明,地理政治理论仍然对国际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国际关系中的地理政治争夺格外引人注目。地理政治争夺的新焦点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和定位的时期,各主要大国加紧争夺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主导权,从...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东南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自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迅速,可以说一年上一个台阶。政治上,中国与东盟关系从冷战结束之初的“部分对话伙伴国”发展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区域外国家。经济上,中国与东盟2002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视角中的印度与东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印度重新意识到东盟对其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重要性,及时提出“东向政策”。印度调整东盟政策,提升与东南亚的战略关系,是印度实施全方位外交、推行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将给东亚区域合作及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中国应适时调整与东盟、印度的关系,增强中印两国在东南亚的共同利益与合作愿景,推动中、印、东盟三边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军事安全战略的变化 (一)美国在亚太面临的新的安全形势 1、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军事安全态势呈现出新的局面。美、日、中、俄、东盟间的相互关系开始全面调整、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根据变化了的世界格局和地区形势,顺应世界新军事革命潮流,适时调整军事战略,大力推行军事改革,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适应形势变化,重新构建军事战略部署第一,战略指导由安内转向御外。二战后,美国对东盟地区的防务作出了特殊安排,东盟一直处于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随着冷战结束,美国在东南亚收缩兵力,东盟一些国家认为本地区原有的力量平衡和相对稳定已被打破,担心区域外的势力可能乘虚而入。对“安全真空”的忧虑使它们意识到加强自身防卫力量的必要性,适时调整了战略指导思想,由平息内部低烈…  相似文献   

20.
越南,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大国,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与政治影响力,其极具特色的国家构成与政治走势,不可避免地要对东南亚地区的总体性安全与稳定构成战略性影响。冷战时期,越南曾是东南亚地区动荡的主要根源,也曾是中国西南边陲安全的主要威胁。而随着冷战的结束,越南的政治、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因应变化的时代主题与国际及地区格局的新形势,越南于1995年加入东盟,开始了其联盟政治、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此,一个和平友好的越南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近年来,在东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演进的双重作用下,越南的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