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本能.历代中原诸政权和各民族人民修筑长城以御敌,是他们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志和爱国行动的一致表现;修筑长城的旷世之举,是他们以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自己骨肉同胞、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共同感情基础的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古长城本是中国境内历代诸侯国和封建王朝按照自己的防御需要,一段段修筑起来的,前后经历了两千四百多年。各段的走向不同,段落之间也不衔接。我们现在在地图上所看到的连成一线的长城,大部份是明代(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修筑的。自一九七九年七、八月间,国家文物局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召开了长城保护研究工作会议之后,沿长城各省、市、自治区都进行了长城遗址的普查工作。在普查中,有许多新的发现。在陕西和河南境内,发现了可能是楚长  相似文献   

3.
我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长城的,但这些年的周末,我差不多都是在北京周围的长城度过的。本刊这一期有关长城的照片都是我迷长城的结果。中国的长城上下两千多年,纵横IO万余里。从保存完整、工程坚固、结构合理、防御力强来说,以明长城为最。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修筑者的智慧创造,具有独特风貌的司马台长城堪称明长城中的精品。198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司马台长城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这是北京界内627公里长城唯一获此殊荣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北部的密云县和河北省的交界处,离北京市区约125公里。来到…  相似文献   

4.
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长城李霞1998年元旦,北京市昌平十三陵特区推出了一个新景点──居庸关长城。这是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紧邻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防御建筑工程。早在约2000年前,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地形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中国第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5.
康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康乾盛世”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治世之一。究其国家大治的原由,不能不说与康熙的人才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康熙深谙政无大小,得人为本的道理,他曾多次指出,“致治之道,首重人才”,“治国家者,在有治人不患无治法耳...  相似文献   

6.
俞风流 《台声》2011,(4):87-89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为清朝平定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问归顺清朝,康熙二十年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人关系。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由“贤能”的官员来执行,认为“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得一人则事治,失一人则事败”。他在多年听政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7.
宋慰祖 《北京观察》2021,(10):52-53
长城自创建之始,就既是军事防御建筑,更是和平发展的平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思想,构建了全球各民族、各种族间和平共处、相互协作、互补发展、共同富裕的理念. 回首历史,长城形成的年代大约是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源于燕、赵、秦三国各自修筑的防御匈奴的工事,主要分布于华北和西北地区.长城促进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和平共处.同时,以茶马互市为标志,开辟了边关的贸易往来,保证了各民族间的贸易往来与和平发展.在过去的2400年历史中,长城内外的战争只占历史长河的百年时间,而更多的是长城内外的和谐交往.  相似文献   

8.
孙继峰 《前沿》2011,(23):19-21
在中国古代,由于南北文化的巨大差异,使人们常处于无序的战争状态。长城是防御侵略行为的坚固屏障,中原各民族大规模修筑长城活动,充分体现了制止战争,实现有序交往与和睦相处的和平精神。  相似文献   

9.
用人与治世,这是历代统治者的“主课”,当然就是“必修课”。可是从古至今,这一门“功课”仍然不能说已被世人读透。回溯300年前清康熙帝选人用人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选人用人仍有很深启示。内忧外患仍不忘广选人才康熙8岁继位,顺治留给他的是个乱摊子。宫内鳌拜专权,宫外藩王割据,新疆、黑龙江又有沙俄不断骚扰。康熙在位61年,前30年战事不断。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从15岁始,他内擒鳌拜,外削诸藩,远抗沙俄,又收复台湾。很大程度上与他选人用人有直接关系。康熙十八年(1679),正是“削藩”…  相似文献   

10.
工作闲暇,放假过节,茶余饭后……我很少把这些时光耗费在围打“老K”、争战“楚汉”、修筑“长城”或聊天漫侃上,而总是把全身精力用在“爬格子”上。寒来暑往,年复一年,都在苦苦求索。  相似文献   

11.
长城:走向明日辉煌黄华老龙头在他们手下露出了往日“容颜”。本文照片均为周幼马、马骏摄84年的7月5日,在中国大地上响起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个口号,是北京几家新闻单位为发动社会赞助以修复古老长城的一些著名关城和一些地段的墙体...  相似文献   

12.
吴纯青 《黄埔》2007,(2):64-64
2月2日,春光和暖的下午,邮递员送来了2007年第一期的《黄埔》杂志。首映眼帘的是封面图片——长城。今年是“七七”事变70周年,看着长城图片,“……把我们的热血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那永远震撼心灵的旋律竟脱口而出,让我身边的人不知所以然。杂志中介绍在长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国军队中不少指挥官出自黄埔,这让我想起,在我们大巴山中的开县,也出了一位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英勇殉国的烈士,他就是黄埔三期毕业的学生王润波。  相似文献   

13.
他是那么普通,普通得犹如一个砖块混入一大堆砖块后无独特之处。但就是这位中年汉子,在普通的岗位上干出了绝不普通的业绩,得到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称赞,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认可。他就是四川长城协和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鹤伶。 刘鹤伶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长城特殊钢公司第三钢厂工作。在这座大山之中的钢城里,他一呆就是十几年,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因为业绩突出,1997年他被调任四川川投长城特殊钢集团公司技术改造部副部长,1999年夏天,他又被任命为四川长城协和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为锻造钢管的铁汉子。 …  相似文献   

14.
唐王朝之所以停止修筑历朝所热衷的长城,是在吸取隋朝国防政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唐初政治、军事的有利形势,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唐朝不筑长城,有利于恢复建国初期的国力,并得以构建全新的军事防御系统,在此基础上唐帝国极大地开拓了疆域。但是唐代不筑长城,使得其堡垒防卫观念淡薄,对于唐代北方军事边防形势的恶化、安史之乱的发生都有着间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从西方传教士踏上中 国的土地,几百年来,有完全不同的两种形象。 1697年3月,法国传教士白晋神甫从北京返回巴黎,在布勒斯特港上岸时,一身中国清朝的官服。他告诉惊诧莫名的法国地方官,说自己是康熙大帝的钦差,希望法国当局以接待中华帝国皇帝的钦差的外交礼节接待他。的确如此,白晋神甫是清朝的官员,为皇帝讲授几何学、医学,绘制地图,康熙派他出使法国招募传教士来华,并带去康熙皇帝赠送路易十四的礼品。 1900年10月,美国传教士了韪良牧师从北京返回纽约,上岸时一身戎装,还背着一杆步枪。码头的脚夫问他是不是…  相似文献   

16.
苑生 《黄埔》2007,(1):64-64
中国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横贯中国北方,东西相距1万余里,故称万里长城。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将原来各诸侯国的城墙连接起来。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康熙在位的61年,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重最频繁的时期,仅8级以上的地震就发生过3次。康熙和他的皇子们,都从紫禁城的宫殿里搬了出来,和他的京师臣民一样,住进了帐篷。这一年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里隐藏了清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解读了这件大事,也就窥破了《红楼梦》的谜底。胤礽刚刚长到一岁半的时候,康熙即立此幼孩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9月,康熙却下令废黜胤礽,决不再立嗣位人,有敢妄图者定予严惩。雍正篡位后,他深知曹家是太子一“党”,皇家一切内幕机密,他们了如指掌,怕一旦泄露了他的“天机”,所以必须找个借口“治”他们——这就是曹雪芹家为何成了雍正眼中钉的原因,也是一部《红楼梦》中的“假语”“真事”。  相似文献   

19.
康熙皇帝玄烨,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代君王,又是对医学颇有造诣的“医生天子”,尤其是他的饮食观,于今给人以启迪。康熙非常强调饮食对健康的作用,反对随意摄取,主张合理饮食。一是节饮食。在康熙的生活中,表现为不追求珍饈厚味,在他的食物谱中不见马牛羊、鸡犬豕之类的厚味,有的是鱼虾果蔬食品。他说:“……养生之道,尤以饮食为要义,朕自御极以来,凡所供馔肴皆寻常品味。”他强调“适可而止”。他说,“所好之物,不可多食”。  相似文献   

20.
错长城     
错长城错长城是指万里长城的“错误工程”。这就是密云三峪自然风景区内石塘峪的“半截子边”长城。据说这段长200米的“错长城”本应建在怀柔县境内的神堂峪,但督建官误听为“石塘峪”,便建在了密云县境内,在历史上留下一段“锗长城”。督建这段长城的大小官员皆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