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理论界有一种传统说法;“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85年1月17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云手稿《(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份原始文献明确记载着遵义会议所做出的组织调整决定是:在党中央领导方面,“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在军事领导方面,“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这些决定说明,就遵义会议本身而言,还没有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于是,近些年来很多党史论著又提出,1935年3月11日在鸭溪、苟坝一带成立的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这是党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并以此为论据,来说明这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远声 《学习导报》2011,(7):41-43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毛泽东叙述中国共产党战争史时指出:“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远声 《新湘评论》2011,(7):41-43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毛泽东叙述中国共产党战争史时指出:“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后中央三人军事领导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遵义会议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领导机构,前几年已有人对此作过研究,对它建立的时间、过程和这个机构的性质等问题作过若干论述,但有些问题值得重新探讨。本文拟提出几点意见,与中共党史学界的同仁切磋。一、关于三人军事领导机构的名称在目前的各种回忆录和论著中,对中央三人军事领导机构的名称记载各异,诸如“三人小组”、“三人指挥小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军事领导小组”、“三人军事小组”等。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关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是以“三人军事小组”作为正式名称的。新版《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则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为名称。尽管名称不同,实际所指并无二致,但是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名称不统一,毕竟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博古、李德等人,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继之实行军事保守主义,致使形势越来越严重。至1934年9月,中央苏区仅存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狭小地区。这时,他们又被敌人的其势汹汹所吓倒,变成了军事逃跑主义,仓促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6.
傅立群 《党建》2004,(8):10-12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国际竞争态势新军事变革即军事信息化变革,萌芽于越南战争后期,海湾战争后加速发展。去年的伊拉克战争则展现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雏形,显示了这一变革带来的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伊拉克战争一年来,各重要国家都把加快军事信息化变革进一步作为一项战略性要务。美国的新军事变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系统展开,9·11事件后全面加快。目标是到2025年前后,陆军建成网络化的“目标部队”;海军由传统的“湛蓝色海军”变为“棕蓝色海军”,成为以海基为主的全球远征力量;空军成为以天军为主导的全球打击力量。伊拉克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李林在西北     
李林是我党早期的军事教育家,他曾在陕西主办过两所军事学校,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谨以此文表达我们对他的深切怀念。奉命到西北锤炼“王牌旅”李林是湖南邵阳人,早年留法勤工俭学,1924年9月23日,与聂荣臻等27人离开巴黎赴莫斯科学习军事。为适应国内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需要,1925年6月,共产国际通知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大革命。于是,李林和聂荣臻、叶挺、范易等26人于同年8月回国。李林等9人被分配到西北冯玉祥部队工作,开始了西北军事政治生涯。1925年9月,李林来到了冯部,其公开职务是国民军…  相似文献   

8.
冯都 《党史文苑》2009,(6):46-51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役距今已近80年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对其取得的军事胜利给予很高评价,很少有人论及其取得的重大政治胜利。笔者通过对众多史料深入研究发现,这次反“围剿”军事之战结束后。接踵而来的是一场长达月余的政治之战。从其取得政治“三响”的丰硕战果来看.其政治战战果竞不亚于其军事全胜战果。  相似文献   

9.
曾中生,1900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四期生。从1930年11月至1931年5月,先后担任鄂豫皖边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鄂豫皖分会主席、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中共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1935年8月中旬,被张国焘派人用绳索勒杀于四川卓克基北面密林中。在被张国焘关押期间,撰写了《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与“剿赤军”作战要诀》等多篇军事著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平反昭雪。1984年被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为33位军事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33年1月,由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由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代表李德相继来到瑞金。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发起对根据地的第五次军事“围剿”。然而,就在这样危急的.时候,博古、李德剥夺了毛泽东、朱德的军事指挥权,使红军和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兵民是胜利之本 “兵民是胜利之本”,原本是毛泽东在著名军事论著《论持久战》中的一个小标题,后发展成为一句著名口号。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公开发表了《论持久战》的军事论著,论述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和赢得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3日至4日,北约在法国召开成立60周年峰会,会议正式确定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体化机构,也就是重返北约的军事指挥机构。法国是北约创始会员国,至今也仍然是北约成员国,但自1966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将军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体化机构后,法国退出军事指挥核心,只保留了政治成员的身份。法国此次归位,意味着其“独树一帜”的安全和外交政策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3.
黄瑶 《党史博览》2009,(12):42-47
在战争年代,林彪提倡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是为了打好仗 在战争年代,林彪是非常注意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尤其是军事著作。毛泽东的一些军事著作,比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十年内战的经验总结;指导抗日战争的《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也包含了十年内战的宝贵经验.林彪作为红军主力部队的指挥员,参加了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和东征.对于毛泽东撰写的军事著作,有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1933年秋天,共产国际派到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瑞金.根据联共(布)、共产国际档案记载,李德到瑞金的时间为1933年9月26日.据李德回忆,几天后,中央就在他的住处召开“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根据史料,1933年10月2日,李德制定了《东方军应消灭硝石等地敌人》《对东方军中央军作战行动的指示》等军事命令.这些军事命令正是按照李德在会上的判断和建议作出的.由此,笔者认为,1933年10月2日就是“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1927年8月7日,炎热的中国武汉,在原俄租界三教界41号,面对蒋介石的公开叛变,面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挫折,一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正在这里激烈地进行争论。会上毛泽东猛烈抨击了陈独秀,指出共产党在1927年吃了大亏,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这完全是“书生主观的错误”。现在要汲取教训,“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行动。实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军事道德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道德思想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 ,在领导社会主义国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党的三代领导极大地发展了这一思想。一、确立了军事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把军事道德纳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 ,突出了军事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二、丰富了战争与和平的道德观。在“和”与“战”的标准上突出了国家、民族利益 ;在“和”与“战”的价值选择上 ,突出了“以和抑战” ;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 ,突出了战争对社会主义建设危害的认识 ,表达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的慎战思想。三、深化了对人与武器关系的道德认识。明确指出了在“人与武器”关系中的“人”是有道德的人 ;提出要用军事道德作为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道德保证。四、完善了军事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相似文献   

17.
在长征途中,为了集中指挥军事,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即新“三人团”。而当时身为红军总司令、中央军委主席、遵义会议上决定的最高军事指挥者朱德却未进“三人团”,原因何在?以前尚未见有关解释,本文试就此予以探析。 军事斗争军情多变,复杂严峻,在长征中压倒一切的问题,是需要高度集权。而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18.
韩继云 《党史博采》2004,(12):41-44
粟裕大将是我军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一生指挥战斗无数。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军事指挥才华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先后独立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苏中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 战役、渡江战役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其中,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13—16日)的制定和实施,是粟裕军事指挥才能的充分发挥和展现,是神来之笔,值得大书特书。 此役,粟裕与陈毅密切配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 雄气概,采取“猛虎掏心”战术,指挥华东野…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身经百战 战功赫赫——忆吴瑞林将军》一文,文中深情地写道:“他走了,带着硝烟中留下的十三处伤痕,带着生命的凯旋走了;他走了,把滚滚的热血洒在中华大地上,灌溉了人民春风中盛开的鲜花后走了。他就是川东北一个极贫农民的忠诚儿子,为中国革命事业整整奋斗了68个春秋的优秀共产党员、人民军队的高级军事指挥员、海军原常务副司令员吴瑞林同志。”1997年7月,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前夕,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在《全书》军事历史卷中,“文革…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素质的军事医学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为部队培养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是军队院校的职责。第二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58年历史的国家“211工程”和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面对军队院校体制编制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为部队培养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是军队院校的职责。第二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58年历史的国家“211工程”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