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仁政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的萌芽,体现了强烈的人性意识。这些思想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对其后的儒家法律思想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珍 《湖湘论坛》2006,19(6):82-83
儒家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其合理因素在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它对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重视人生理想的确立和追求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生理想;儒家重民爱民的“民本主义”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目的;儒家强调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儒家倡导的勤俭节约的艰苦奋斗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人生方式。  相似文献   

3.
陈永峰 《人民论坛》2013,(7):196-197
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大批对理想孜孜以求的儒者,提倡仁、义、礼、治、信,并以其“德治”、“礼治”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及法律思想。古代法律实行“以礼入法”,无论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还是在守法领域,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批判中借鉴儒家法律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作过全面研究,他既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道家文化的一些因素,在他身上兼具了儒家的“刚强之气”和道家的“柔弱之气”。他不仅对“刚”与“柔”有独到的理解,而且能熟练地运用于其政治、军事、生活实践之中。 一、“存倔强以励志”   曾国藩处在程朱理学统治思想文化界的清代,他恪守传统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德,其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刚强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传统儒家重视坚毅、有恒一类品格的培养,并认为它们是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条件。孔子有“弗能弗措”…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的核心在教化,可以称作“教化的哲学”。儒家教化思想首先体现在通过“神道设教”使其教化具有普泛的社会意义,从而对社会生活起到精神引领作用;其次通过经典传习,建立起民间学术与官方学术的内在统一精神;再次,通过各种社会生活形式对个人进行人格熏陶。但由于近代以后受西方教育理念和学术体制的影响,儒家的教育思想被割裂。要重建儒家教育思想需要建立体制保障,重建书院体制保证经典传习,对传统礼仪礼俗系统返本开新,以契合今天的世道人心。  相似文献   

6.
徐顺东 《人民论坛》2013,(10):218-219
文章运用史料学、比较学、法学、哲学等方法,以儒家法思想中的典型观念如仁义、德育、中庸、慎刑、无讼等为代表,深入分析了它们与当代法学思想的关系,认为儒家法思想的法理学意义体现在“仁者爱人”、“见利思义”等思想上;儒家法思想对部门法的现代意义包括在刑法立法中应该贯彻“慎刑”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7.
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小华 《学习与实践》2007,(11):158-160
"中和"是中国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对中国茶道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庸之道","中和"哲学或"中"的境界上。儒家茶人及其文化也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则应归之于儒家学说。这一核心就是"和"的思想境界,实际上也就是儒家哲学的"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魏晋玄学法律思想是对自西汉以来取得一尊地位的儒家正统法律思想的第一次冲击。玄学法律思想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从本体论的角度对纲常礼法的根源作出新的解释,试图超越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建构新的治世理论,但终因未理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而只能向儒学回归,并在回归中消亡。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的人本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前沿》2008,(2):178-180
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儒家管理思想最鲜明的特色。先秦儒家人本管理思想,有着丰富的人本、民本、重人的思想,其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仁爱”、“民为贵”、“和为贵”等思想。这些思想的精华对现代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主义”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传统民本主义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克服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关心群众疾苦、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提高认识,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门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公安院校管理育人的重要性;阐明了公安院校教学工作的"教书育人"、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育人"和后勤工作的"服务育人"的教育一致性原则;指出了在新世纪学校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为21世纪公安工作建设发展提供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人心向背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的力量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这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争取人心 ,凝聚力量 ,必须确立共同目标 ,促进协调发展 ,兼顾各方利益 ,发展民主政治 ,培育民族精神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共产主义风格的象征.当前,我们认真学习、自觉实践江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必须弘扬雷锋精神,以雷锋为榜样,争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  相似文献   

15.
羌族民间宗教与道教的关系源远流长。道教在西蜀的初创和传播,吸收了不少羌族民间宗教的成分。羌族巫师传承的历史文化背景,反映出羌族民间宗教与道教古来关系甚密。道教的多神崇拜,正建立在民间由“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演绎而出的原始多神信仰的基础之上,这自然就与羌族民间多神信仰相融汇或取而代之。而佛、道合一的信仰形式,则表现了羌族民间道教信仰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清朝初年,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康熙统一台湾,康熙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采取了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斗争方略。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斗争方略有阶段性的变化,但追求"国家统一"的目标始终不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始终不动摇,坚持"议和招抚"的方针长期不变。康熙希望和平统一,但始终把军事准备作为"抚"的前提,并实施"力争民心"的斗争策略,获得了台湾民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外历史上,或早或晚f都出现过“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公安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对公安工作来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势在必行,应坚持从优待警,强化人本意识,以人为本思想应成为公安民警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8.
尤小明 《桂海论丛》2008,24(6):94-95
清代中期.乾隆为了继续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统治目的,调整、巩固和加强了清朝政府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教育等领域实行了“以不治治之”和“济之以宽”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清王朝同广西少数民族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17,(5)
The time-honored traditional Chinese minben(people-based) thinking has rich implications for human rights. The concepts of min and minben are much in line with their contemporary counterparts of "human" and "people orientation". Upholding the belief of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 of states", minben advocates the fundamental political status of the people, and requires leaders to implement "people-oriented" policies. Its encapsul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enabled it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s and civil rights in ancient China. Its sublim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s had, and will continue to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黄志恒 《桂海论丛》2007,23(1):74-77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不同表现,具体阐述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方法,对于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我国社会当前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必须运用经济、教育、法律等方面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