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检察院接待量最大的无疑是村民的上访,而村民上访反映的大多是村干部的经济问题。200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作了立法解释,规定了农村干部“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范围,主要有救灾抢险等救济款物的管理、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等七项受政府委托的工作,村干部在管理期间若发生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由检察机关查处,其他则由公安机关管辖。这使农村干部经济犯罪主体的认定有了法律依据,但同时也给控申举报接待工作带来新问题。比如如何从群众的简单举报中确定主体从而区分管辖权、如…  相似文献   

2.
左袁蜻 《法制与社会》2011,(29):204+213-204,213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检察机关的主要使命便是构建新和谐社会。但是,近些年来,在涉检上访工作中出现了各种新的案件,并且数量逐渐增加,对于基层检察院开展正常工作,带来了不少干扰。本文在分析新形势下涉检上访工作出现的新形势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立其预警机制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等问题引发的群众进呼甚至进京越级涉检上访数量急剧增加,并已成为制约本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上访人员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减少越级上访,能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出现更多越级涉检上访的关键就是要做好上访人员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不仅直接反映出控申检察部门接待工作质量的好坏,而且直接影响着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威望和形象。通过几年的接待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上访人员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下“五要”:  相似文献   

4.
董娟 《法制与社会》2010,(9):129-131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村队人员集体到区委、区政府及检察机关上访的情况呈上升趋势,这表明部分农村地区的人民内部矛盾比较突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在多数农民集体上访中,群众情绪激烈,要求尽快处理,甚至以越级访、进京访相威胁,集体上访频频发生。因此,认真分析农民集体上访的成因,有效控制和化解农民集体上访的发生也是当前检察机关信访工作应注意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磊 《天津检察》2010,(4):48-50
2010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这样一起事件:湖南双牌县村民何吉上为举报村支书多次上访,被认定涉嫌“冲击国家机关”犯罪。在检察机关认定其不构成犯罪之后,该县县委书记郑柏顺向永州市公安局签发《中共双牌县委、双牌县人民政府关于对违法上访人员何吉上依法予以劳动教养的函》。  相似文献   

6.
李小娟 《法制与社会》2011,(29):291-292
深九瞻进社会矛盾化解、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仍是各项政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检察机关对此亦责无旁贷。为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本文提出通过理性对待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国家法治模式与村民自治模式的冲突、深刻理解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实质、合理建立基层刑事诉讼的形式,从而达到重构检察机关化解基层社会纠纷理念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涉检上访案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案件来源多,处理起来被动,办理时间长,不仅影响了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从检察机关的办案实践出发,剖析涉检上访案件产生的原因,预防、减少涉检上访案件,建立完善涉检上访案件办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如何减少、杜绝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检察机关为此都付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是,信访的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拓展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使当事人息诉显得尤其重要。笔者作为基层的法律工作者,通过在基层的实际工作发现,案件办结后,采取联合公开答复的方式答复当事人,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好方法。所谓联合公开答复,就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地政府部门、人民监督员、乡村基层组织负责人以及群众代表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并让参与旁听的人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案件办理的程…  相似文献   

9.
走进湖北省孝感市基层乡镇,许多村民说,现在办事更方便了,干部作风更清廉了;许多党员干部则说,现在村民上访投诉现象少了,党群干群关系更融洽了。原来,随着孝感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逐步展开,这里的乡村正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清风正气不仅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刑事申诉案件处理在基层,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让人民群众满意,尽可能地避免缠讼,减少老上访和越级访是检察机关长期以来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现笔者试图从改革检察机关刑事申诉管辖制度的角度,就解决这一问题略抒己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孙林凤 《内蒙古检察》2007,(2):58-59,50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近些年来,根河市院从解决上访群众实际困难入手,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全力做好涉法上访案件的息诉工作,用殷殷真情和高效工作赢得了上访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以来,控申部门连获两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的荣誉称号。2005年成功息诉了一起多年越级、进京上访案。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处理涉检信访、化解社会矛盾之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是体现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生动实践。淮北市两级检察机关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中,坚持做到六个“三”.从源头、机制上有效防止和减少涉检上访问题的发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基层检察机关是检察系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承担职责最重的一部分,处于社会管理一线,直面各种社会矛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主力。检察执法公信力如何、社会公众对检察执法工作的信任配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了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  相似文献   

14.
梁晨 《内蒙古检察》2004,(5):8-8,20
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院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不仅是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检察机关执法能力的重点,也是落实高检院、自治区院关于加强基层院建设一系列部署的总抓手。在基层院建设的实践中,笔者感到提高威信是加强基层院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雷际华 《法制与社会》2010,(16):288-289
本文结合冯某举报禾丰村截留青苗补偿款上访案,就检察机关如何彻底做到罢访息诉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以期为相关司法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贺永刚 《内蒙古检察》2005,(6):19-21,40
首办责任制是检察机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而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是检察机关为减少和避免群众越级上访、重复申诉、久诉不息,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控告难、申诉难现象而推出的一项新的工作机制;它也是检察机关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民主政治的进一步繁荣而产生的一种冲突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涉检信访工作是整个国家机关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本文从检察机关涉检初信初访工作着手,就如何通过规范涉检初信初访答复工作来避免、减少重复信访、越级上访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8.
基层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文证审查工作,是检察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目前基层检察机关技术部门在开展文证审查工作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技术性证据文证审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检察官》2012,(15):37-40
基层检察机关"四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业务、队伍、管理机制和检务保障建设。在基层检察机关建设工作中,考核评价体系以其特有的引导、规范和激励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基层检察机关建设绩效考评体系为研究视角,就基层检察机关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课题略陈管见,仅与同仁探讨。一、绩效考评是基层检察机关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主干基层检察机关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是指上级检察机关为审核评定基层检察机关的业务建设、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建设和检务保障建设绩效而建立的考评系统。检察机关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系统性。基层检察机关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是由彼此独  相似文献   

20.
2月 20日,标志基层检察院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的全国检察机关基层检察院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批代表当前检察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主流的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过去的一年,基层检察院建设特别是重点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检察机关面貌进一步改观。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新时期检察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检察工作在改革、规范、建设中发展,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相互促进,检察改革向纵深推进,机制创新为检察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