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德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市域面积2321平方公里,自三国吴黄武年间置县以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山水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悠久的历史,既为建德留下了李白、孟浩然、范仲淹、陆游等历史文人的足迹和不朽诗篇,也留下了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古村落遗产.目前,全市具有价值较高、特征明显的古村落26个,历史建筑1217处.其中,新叶古村是建德古村落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中国民居建筑大观园”,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六个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村之一.近年来,建德市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五个一”同步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2.
《新疆人大》2014,(3):41-42
苏州市新出台的《古村落保护条例》已于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全国首部古村落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破解了古村落资金投入和古建筑产权流转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泾县有个叫查济的村落,当地人祖祖辈辈以"山东济阳人"自称。为一探究竟,五一前夕,济阳县政协组织我们文史工作人员一行人到查济进行了实地考察探访。查济村位于安徽省泾县的西南边陲,距李白笔下的桃花潭不足二十公里,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植被茂密,古建筑林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第一批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的古村落之一。查济村历史上虽经多次人为破坏,现仍有明、清等朝代古建筑近200处。  相似文献   

4.
文史园地     
《春秋》2015,(3):64
章丘市政协编辑出版《章丘访古》最近,章丘市政协编辑的《章丘访古》出版。全书共26万字、图片300余幅,分“古国古城、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古墓葬、古碑刻和古树名木”七个部分,概要记录了章丘远古时期特别是两汉以来遗存的古国古城、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遗迹和人文资料。书中记载的史料,上启8500年前的西河文化时期,下止清末民初;以翔实的史料和大量图片,还原了不同历史时期章丘域内城郭繁盛、阡陌纵横的场景。该书史料性和可读性强,是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泉韵章丘》《章丘文史存珍》《儒商孟氏祥字号》之后,章丘市政协征编的又一部具有古迹志性质的专辑史料,可以说是章丘文史资  相似文献   

5.
永嘉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丽的千年古县,在楠溪江流域散落着200余座历史文化村落,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一应俱全。这些历史文化村落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深受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也是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国家级文化景观遗产范畴。一直以来,永嘉县委、县政府重视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楠溪江历史文化村落  相似文献   

6.
常浩 《政协天地》2011,(Z1):53-55
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说:"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要破坏掉只需几天工夫,一旦破坏就不可再生."做好闽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必须对福建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有着比较全面、宏观的把握。本文作者试图全景式解析我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状况,简要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深耕乡间文化土壤、探寻乡土村落的人文内涵,为进一步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李强 《今日浙江》2012,(10):8-9
历史文化村落承载着许多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是不同自然、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活态体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6,(2):F0004-F0004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是浙江省专门从事古建筑、传统宗教寺观、古典园林、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及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设计的专业设计研究院,具有文物保护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建筑工程乙级设计资质和城市规划丙级设计资质。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是浙江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建筑保护事业中一支重要的设计与科研队伍,人才、技术、科研方面优势显著,在全国同行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始终以保护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为己任,坚持“信用为重、质量第一”的宗旨,在严格的历史考证和科学分…  相似文献   

9.
常浩 《政协天地》2011,(2):53-55
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说:"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要破坏掉只需几天工夫,一旦破坏就不可再生."做好闽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必须对福建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有着比较全面、宏观的把握。本文作者试图全景式解析我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状况,简要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深耕乡间文化土壤、探寻乡土村...  相似文献   

10.
日前,永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了古山镇的著名古建筑"七棚头"。"七棚头"是永康现存单体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幢古民居建筑物,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可代表们视察时发现,"七棚头"不仅年久失修,住满了外来务工人员,还多次引发火灾,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视察组指出,古建筑一旦损毁,不可再生,应尽快制定一个科学的保护、修  相似文献   

11.
正一条山路甩上峰岭,穿越四合山壁,拐过几十道弯,就见山峦怀抱的村落。一群古树遮蔽着村口,有白鹭从溪边飞来,栖满枝头。站在高处俯瞰村子,房屋沿着山坡向上延伸,黄墙黑瓦、鳞次栉比,形成一个恢宏的建筑断面。这就是被称为"江南小布达拉宫"的松阳县杨家堂村。它和浙江境内现存的具有较大价值的970个历史文化村落一起,成为绵延千年的乡土文化的记忆。历史文化村落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等。每一座历史文化村落既是一扇厚重的窗口,望山看水,承载着乡愁;又是农耕文  相似文献   

12.
新县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红色资源优势明显。同时,豫风楚韵,文脉厚重,境内有100多个古村落。近年,新县将古村落保护与民俗旅游进行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在“以红带绿”的同时,让厚重的豫楚文化展示新县特色的人文历史,田铺大塆,周河乡西河、毛铺,八里畈镇丁李湾等传统村落闻名遐迩,焕发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陈眉江  杨大禹 《创造》2007,(10):60-61
特色城镇的历史是个持续积累的过程,目前,就我国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总体情况而言,杨大禹总结为两种状况并存: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冲击",同时又存在着"局部状况有所改变和整体环境持续恶化".一方面,国家对于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立法速度加快,保护资金投入加大;另一方面,一些历史文化城镇、历史街区正迅速毁损和消失,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4.
黄学军 《人民论坛》2020,(8):140-141
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村落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情感。对传统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需要掌握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数据信息,通过分层次性的统计分析、存储与展示,为古村落文化遗产的重新修缮、保护研究及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3年以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评选了五批,全国共有102个村获此殊荣。广西拥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明显偏少,这对于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十分不利的。一、广西古村落现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少。在全国已进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中,广西有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4个村入选。广西入选"名村"的数量极少,约占全国的0.04%,与东部、北部甚至周  相似文献   

16.
因唐代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的江西,有着悠久的历史。万年仙人洞的1.4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靖安东周古墓出土的丝绸、樟树的吴城商代遗址,以及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等等,都是江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直接证明。有这样悠久的历史沿革,自然地,江西的文物资源也就十分丰富。仅古城镇和古村落这一块,截至目前,全省就有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覆盖了江西的11个设区市,40多个县(市、区)。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汇报情况时,省人民政府副省  相似文献   

17.
正古建筑,是活着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2021年3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城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相关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文物和历史建筑之外,  相似文献   

18.
大连市历史街区可归纳为四种保护类型,即重点保护风貌保护区,核心保护标志性主群区、保存风景名胜区、保留战争遗址保护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大连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应遵循四个原则:全面保护原则、真实共存原则、分级保护原则、适度整治更新原则,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方琼英 《传承》2010,(18):156-157
汕头骑楼是岭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是见证汕头开埠的"第一人"。但是,经过历史岁月侵蚀的汕头骑楼,如今风雨飘摇,倒塌毁坏现象严重。研究山头骑楼的现状,分析古建筑消亡原因,有助于汕头的开发保护。  相似文献   

20.
长沙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0多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200余处,馆藏文物30余万件,以及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长沙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面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名城保护新路子,既保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注入了充满生机的现代文明,实现了名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