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映虹 《当代广西》2014,(20):64-64
正美英之间二度开战美国独立之后,美英矛盾并未减弱,并于1812年再度开战。战争之初,英军忙于欧洲战事,不得不在北美多个战场处于守势。1814年4月,法国皇帝拿破仑被击败,英国腾出手来开始增兵北美战场。同年5月,美军跨过伊利湖攻占加拿大境内的多佛港,他们不仅破坏粮食储备,还毁坏私人房屋和其他财产,英军指挥官强烈要求采取报复行动。新任北美及西印度舰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科克伦海军中将计划通过攻击弗吉尼亚州和新奥尔良市,把战火引向美国本土。在北美作战经验丰富的乔治·科伯恩少将则建议进攻防守薄弱的华盛顿——攻占美国首都将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接下来第二天,科克伦授权科伯恩对美国本土城镇展开报复性军事行动,摧毁易受攻击的美国城镇。美军高层此时仍看不清英军的作战意图。尽管英军明显在朝华盛顿进军,美国  相似文献   

2.
关天培是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著名爱国将领。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了。在广东沿海,由于林则徐和关天培率领下的将士坚守防务,戒备森严,英侵略军无隙可乘,就掉头北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英军迅速攻陷了定海,进犯天津,直逼北京。面对外敌的入侵,懦弱的清政府不是英勇于以回击,却走向了卖国求和的道路。道光皇帝下令革去了林则徐、邓廷输等爱国将领的官职,并派卖国贼持善为钦差大臣下广东求和。为了向英军表示求和的“诚意”,转善下令撤毁海防,裁减兵船,遣散兵勇。当时身为广东水师提督的关天培坚决不同意拆除虎门的木排、…  相似文献   

3.
定海位于浙江的舟山岛上,三面环山,一面靠海,与镇海城隔水相对,是我国沿海的重镇之一。1841年2月24日,浙江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浙江处州总兵郑国鸿统兵三千,驻守定海。三镇总兵齐心协力抗英,积极备战加强防御措施,分兵三路据守。王锡朋率兵守山势陡峭的晓峰岭,竹山门由郑国鸿驻守,城南为道头,是海陆往来的必经之处,由葛云飞坐镇。定海曾一度遭受英军的攻占,人民苦不堪言,面对饱受躁蹈之苦的百姓,葛云飞非常愤慨地表示:“各位父老乡亲,敌人随时都有可能再次进犯。只要我们同仇敌汽,齐。C协力,就一…  相似文献   

4.
定海古城     
在福建连江县,静静地耸立着一座依山傍海的古村落——定海古城堡。 此定海古城非彼定海古城—— 浙江舟山,曾经也有一座广为人知的定海古城。鸦片战争期间,抗击英军的定海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一页。遗憾的是,浙江定海古城在旧城改造中早已拆除毁圮、荡然无存,人们只能在历史的纸卷中搜寻、凭吊它那雄健而美丽的风姿了。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是一代伟人林则徐诞辰220周年纪念。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福州林则徐基金会、香港大公报合办的“林则徐史迹”展览,于2005年11月10日起一连10天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出。笔者有幸被邀出席揭幕礼和参观展品。是次展出的一百多幅图片和数十件(套)奏摺、日记、手书、家信等文物资料,突出再现了林则徐一生效忠国家,爱民若子的事迹,令人心生敬佩,也对林则徐的生平、识见、才干及政绩有更深层的认识。林则徐(1785-1850),清福建侯官人。嘉庆年间,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河东河道总督。道光十二年授江苏巡抚,5年后升任湖广总督。是…  相似文献   

6.
一、战前态势与战役准备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两年后,1939年下半年双方交战的军事地图上,形势是这样的: 继前一年日军攻陷武汉、广州以后,本年3月末又攻占了南昌。这样,横亘在武汉、广州、南昌这一弧形之间的省会城市——长沙,战略地位就突出起来。她抵御着北、东、南三路敌军进攻箭头,  相似文献   

7.
沉思三元里     
我曾去过虎门,那里有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即修筑的御敌工事——著名的虎门要塞炮台。而广州的三元里(当时处于郊区)没有炮台,甚至就连最落后的土炮也没有,但当被欺凌的人们愤怒到了极点,每一声呼吸都能震撼历史。关于三元里民众抗击英军的故事,凡是读过中小学课本的人都能知其大概,这里不必多加铺叙。其大致经过是:1841年5月27日至31日,侵占广州的英军劫掠三元里,受到三元里"平英团"的猛烈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史学界,与对林则徐的研究成绩斐然相比较,对邓廷桢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是邓廷桢在中国近代史上无功过是非可言?抑或是邓廷桢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不甚重要?恰恰相反,邓廷桢总督两广四年之久,致力于禁烟,为后来林则徐禁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积极襄助林则徐禁烟;邓廷桢在广东虎门严密设防,随时准备抗击外国侵略者;邓廷桢任闽浙总督时,率领福建军民迎头痛击英国侵略者,保卫了厦门和福建。邓廷桢的这些活动,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9.
东有 《传承》2009,(15):40-41
1840年9月28日,也就是在虎门销烟后的13个月,在英军的军事压力下,道光皇帝下旨将林则徐和邓廷桢交部议处。9个月后,即1841年6月28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21,(5)
正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1842年7月,英国侵略军在陆续攻下吴淞、宝山、上海后,把侵略目光投向了南北水陆交通要塞——镇江。在英军攻击的诸要点中,镇江设防最为薄弱,仅有清兵1500多人。而英军却以船舰76艘,载海陆军士兵1.2万多人、炮724门进攻镇江,来势汹汹。却不料,1500名守城八旗兵抱着"誓死守镇江,与城共存亡"的爱国壮志奋起反击,顽强抵抗,使镇江之战成为英军遭遇抵抗最为强烈、打得最为惨烈的一战,也是鸦片战争历次战役中英国侵略军出动军舰最多、投入兵力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战。  相似文献   

11.
1837年4月,林则徐接任湖广总督后,对所辖湖南湖北积弊深重的盐政,大力进行整顿改革。考察林则徐在两湖的盐政改革,探讨其盐政思想,对研究林则徐经济思想是很有意义的。 一 清代沿袭明朝纲法,将各盐区所产之盐,划定销售范围,不许越境贩运。盐的收购、运销权为认引纳课的纲商垄断。纲商为了牟取暴利,不断提高盐价。同时,运盐船户、水手为弥补途中盗卖、抛撒、浸消等造成的短缺,又常常往盐中掺水掺沙。官盐质劣价昂,于是私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与云南矿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爱国者林则徐,在近代中国面临资本主义入侵的民族危难时刻,第一个举起了反帝斗争的旗帜,领导了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功垂千古,彪炳史册。但对于他任云贵总督期间的功过是非,史学界曾一直以其屠杀过回汉人民起义而一味责备,进而否定他的全部功绩。这是不公正的。就在这一时期,林则徐为振兴云南矿冶业作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贡献。讨论这一问题,有助于正确评价林则徐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晓芳 《今日广西》2014,(10):26-26
海盗一词,充满杀气,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男子,似其实,在清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位女海盗曾令清军闻风丧胆。鸦片战争爆发后,被清朝政府招安的这名女强人还曾作为林则徐的“参谋”抵抗英军.  相似文献   

14.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谈及北非战场时,将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称为“英国战史上光辉的一页,……它实际上标志着‘命运的关键’”。阿拉曼战役包括,8月底9月初隆美尔对阿拉姆-哈勒法山岭的进攻和蒙哥马利于10月23日展开的决定性会战。北非危局1942年6月20日,在北非茫茫的黄色沙海,在绰号“沙漠之狐”的埃尔温·隆美尔统率下,德国“非洲军”和意大利军队攻占了北非地中海沿岸重要港口托卜鲁克,大败英国第八集团军,轴心国装甲部队正沿滨海公路呼啸着东进,趾高气扬地朝着英军重要防线阿拉曼扑去。托卜鲁克的陷落震动了英国朝野,…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20)
<正>10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在广州会面,就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以及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交换意见,达成积极共识。张志军表示,我们在广州举行工作会面,很有意义。广州凝结着两岸同胞许多共同的历史记忆,记载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记载着孙中山先生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抗争足迹,记载着国共两党为了国家的未来和民族  相似文献   

16.
杨志文 《前进》2016,(1):59-61
正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浑源人。历任知县、知州、知府、粮盐道、开归陈许兵备道、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护理河南巡抚,道光十五年(1835)任河东河道总督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病故于治河工地。因治理黄河有功、办事实心,道光帝赐谥"恭勤"。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其撰写了墓志铭。《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把家风列入党员领  相似文献   

17.
贾晓明 《黄埔》2015,(2):77-79
1925年11月30日,国民政府南征军攻占了盘踞在广东南部沿海军阀、自称"八属联军副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申葆藩的大本营廉州,并在此后迅速进军,彻底扫清了长期从南路威胁广州的军阀邓本殷、申葆藩的割据势力。在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后,盘踞在海南岛、钦州、廉州的  相似文献   

18.
黄金时节别且兰,为感与情忍涕难. 程缓不劳催马足,装轻未肯累猪肝. 1849年秋,云贵总督林则徐因重病缠身不得不告老还乡.在返回福建老家的路上,他以写诗来抒发对红土高原的眷恋之情. 这个曾经主持过虎门销烟、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民族英雄,在鸦片战争中被人诬陷并遭遇政治打击,曾被道光帝革职流放新疆.当踏上云...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字少穆,一七八五年八月三十日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贫苦家庭,清嘉庆进士,历任道员、巡抚、总督、钦差大臣等职。他在世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清朝封建统治濒临崩溃,西方殖民主义者加紧向我国侵略扩张的动荡年代。清朝腐败的社会现实和贫困的下层生活,孕育了林则徐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一八三七年至一八四○年间,他力排众议,挺身领导禁烟运动,严缉外国走私烟贩,惩处受贿官吏,整顿海防,倡办义勇,  相似文献   

20.
“民心可用”、“师夷长技”和“三占从二”三词,是鸦片战争时期同时提出代表三个不同层次的富强救国的最早思想素材。"民心可用"是林则徐在广州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中对人民同仇敌汽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