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一些媒体和学者在热炒一个词“包容性增长”,对这一词语给予了毫不吝啬的溢美与久旱盼甘霖般的期待。“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由亚洲开发银行近年提出来的,其全部内涵并没有超出”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而喻 《新湘评论》2014,(5):53-53
“公务员不好当了!”有媒体围绕“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这一议题,在公务员群体中进行调查,结果有九成受访者发出此感慨。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几乎涵盖公务员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公务员觉得日子不好过了,有的甚至考虑离职。  相似文献   

3.
误解之一:把“软实力”这一原本在国家制度层面使用的关键词不恰当地用在地方和部门层面。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地方在提出本地区未来发展规划时,“打造地区软实力”之类的口号见诸报告或媒体。事实上,“软实力”概念的首倡者、曾经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的约瑟夫·奈本人在著作中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4.
一年旁草绿,风来满眼春。在今年全国“两会”这个参政议政的大平台上,一个奋进、开放、文明、和谐的责州新形象,以高层次、高频次、高水平的媒体传播完成了一次淬炼和提升。“回眸“两会”召开的这12天;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7,(8):57-57
邓聿在7月2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前药监局局长郑筱萸一审以受贿、玩忽职守罪被判死刑后。很多媒体的时评文章以及网上评论都用了诸知“处死郑筱萸表明了中央反腐决心”、“人民利益保卫战”、“不杀郑筱萸不足以平民愤”等比较激烈的语言为法院的判决叫好,不但媒体是这样,一些法学家也持这一看法。郑筱萸该不该杀呢?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有句谚语——“谁给钱,谁就有权点歌”。这句话有时被挪作他用,“点歌者”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唱歌人”是俄罗斯的一些媒体、学者和政治势力;所唱的“歌”要么是对西方世界的“赞歌”,要么是俄罗斯的“悲歌”。  相似文献   

7.
5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些人一些事淡出公众的眼球,但是,当媒体再次翻开2006年江苏南京“彭宇案”时,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起曾令公众唏嘘不已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是中国与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碰撞,将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北京的文化产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入WTO以后北京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中国加入WTO对北京文化产业的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中美谈判中“允许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互联网公司”,并允许开禁一些“内容供应业务”这一事实及其对北京报刊、广播、电视业的冲击。“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先导的媒体,或曰“第四媒体”。它的传播速度和手段,比现在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都要先进,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已形成为一种强大的现代产业。据美国得…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2001年被媒体称为“信用年”。在这一年中,一度在中国大地上肆虐的失信浊流在媒体上频频曝光,不断引起中国高层领导和普通民众的关注。2002年伊始,一些地方政府,如浙江、上海、青岛、北京等地陆续向不讲诚信的企业亮出“杀招”,人们期待今年能成为失信者的“清算年”。这一期盼缘于信用缺损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地祸及政府、企业和个人,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消极因素。信用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很难走出混沌状态,中国政治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一个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2,(5):28-29
近两年,“教育产业化”的提法经常见诸媒体,但一些教育专家对此并不认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部长丁宁宁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这一新兴的即时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快速发展,已成为互联网的最新潮流,大学生是自媒体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存在着显著的二重属性。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探究“微时代”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陶勇 《党建文汇》2008,(11):38-38
中国“问题奶粉”事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也让美围媒体回忆起150年前发生在纽约的“泔水奶”丑闻。《纽约时报》近Et撰文回顾了这一震惊一时的“毒牛奶”事件,在这一事件曝光48年后,美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出台。  相似文献   

13.
玩摄影、养兰花、收集名人字画……原本,这些只是个人的“雅好”。但近年来,一些官员的“雅好”摇身一变成“雅贿”,让腐败也变得“文艺范”。中国青年报记者根据官方媒体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至少有27名落马官员涉嫌收受“雅贿”。“雅好”成腐败又一隐蔽通道。  相似文献   

14.
近日,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某媒体要采访一位深得当地群众爱戴的乡镇党委书记,说这有助于提高他的“知名度”。但这位党委书记却始终不答应.说“知名度”不如“知民度”。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13,(1):55-55
中国的外交宣传主打“感情牌”,媒体上能够出现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不是随意称呼的,这是中国特定的一种外交用语。纵观历史,“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有官方的和私人的两种,有媒体曾检索了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发现有601人曾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中国人民可谓“老友遍天下”。  相似文献   

16.
最近,媒体披露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当家却不怕柴米贵”,在职务消费方面挥霍无度,花钱如流水,职务消费演变成“不落腰包的腐败”。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张大妈近日接受东四环几个待销楼盘售楼中心“邀约”,组织一批老年人“现场签约(购房合同)”,售楼中心每天管吃喝,还每天给每个人支付50元报酬。在楼市交易冷清的当下,组织“房托儿”制造“小阳春”假象,成了一些开发商促销的重要手段。前一阵媒体纷纷报道的“温州炒房团”、“煤老板购房团”一开始热热闹闹,后来西洋镜被拆穿,原来还是“托儿”。  相似文献   

18.
汪华 《廉政瞭望》2012,(7):36-37
有人说,随着社会进步,每召开一次全国“两会”,民众也就多学到一点东西。在今年全国“两会”后不久,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就在媒体上开起了“公开课”,号称要“手把手”教会老百姓看懂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表。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这堂课的内容和影响并没有预想中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19.
吴玲 《党建》2009,(4):51-51
近来,媒体不时披露一些干部开会时打瞌睡的新闻,给人一种“审睡疲劳”的感觉。日前,诸报又刊登一则消息:河北省永年县干部作风建设的动员会正在召开,11名干部在打瞌睡。当晚,这11名干部收到了处罚决定:7人免职,1人全县通报批评,3人黄牌警告。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2,(10):44-45
在一些老百姓眼中,记者比监管部门还“厉害”:似乎每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先由媒体曝光。每一次出事,监管部门都会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事实是,屡屡“亡羊”,谁来“补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