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帅 《检察纵横》2012,(1):39-39
2011年,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我有幸进入了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这个大家庭。这一年,在我成为计划财务装备处这个优秀团队中的一员的同时,也被这个团队勤勉高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  相似文献   

2.
律师应该是一个手握法律宝剑的战士,随时准备着伸张正义。律师这个身份意味着一种角色和责任的担当.律师要对当事人负责.为社会对这个职业的期望负责,对自我心中的公正负责。从维护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到保证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到社会公益活动,不管社会对律师职业的认识如何,律师的身影应该出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是这个职业本身的应有之义,也是这个职业需要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何美欢 《中国法律》2010,(5):12-13,68,69
英美法判例制度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参考作用,一是约束作用。参考作用,是指如果法院认为一个判例的判决原则或法律理念是正确的,法官在审判时可以适用这个案例。而约束作用,是指如果法院认为一个判例是错误的,但按照法律的规定,该判例对法院有约束力,那么,法院即使认为这个判例是错误的,仍要遵从这个案例。  相似文献   

4.
张心阳 《政府法制》2012,(15):16-16
一位从利比亚采访归来的女记者谈感受,她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这个国家越危险。在利比亚,无处不悬挂着卡扎菲像,人们一集会就举着他的画像。现如今,这个到处悬挂个人画像的政权,已经消亡了.  相似文献   

5.
曹新远 《江淮法治》2009,(24):20-21
我曾经是一名警察,现在却成了重庆九龙监狱的一名服刑人员。然而,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我这个曾经的警察却被狱警的一席话感动了,如一名病入膏肓的人,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瓷娃娃”,这个美丽的名字下面,是一个至今鲜为人知的群体;成骨不全症患者,这个陌生的名字背后,是一群从出生便开始不断骨折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是一名警察,现在却成了重庆九龙监狱正在服刑的一名服刑人员。然而,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我这个曾经的警察却被狱警的一席话感动了,如一名病入膏肓的人,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虎口脱险     
我喜欢一句歌词:“一成不变的日子,我们从来不过。”律师这个职业之所以让我兴趣盎然,就是因为,律师,尤其是诉讼律师,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刺激,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挑战。虽然我早就知道这个职业还充满了诱惑,充满了陷阱,却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职业原来还充满着现实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我们栖居于这个世界之中,在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发生着关系,并且在面对着多种关系的同时不断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于是,我们便感觉生活在一个网络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任何离开这个网络的人都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有归属感的生活。因此,虽然这个网络先于我们而存在,虽然这个网络给予我们太多的束缚,但这一网络的先验性和强制性却并非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而是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由我们自己所塑造的。这样一种塑造的过程乃是人与人一种互动的、交往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一过程,便产生了一系列的规范,我们依据这一系列的规范维持我们的生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错误的、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相似文献   

10.
追讨恐龙蛋     
龙年的这个3月,对于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来说,注定会是个永生难忘的月份。正是在这个春天,他将前往美国洛杉矶,将一批在海外漂泊多年的中国恐龙蛋化石接回祖国。  相似文献   

11.
科克墩村。一个南疆的小村,连续30年零上访、零刑事案件、零治安案件、零非法朝觐、零非法宗教活动、零重大安全事故。这一成绩来之极其不易,但绝非偶然。刘国忠。一个村支书的模范榜样,一个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业绩。这个榜样。是一个超越了民族界限的榜样;这个榜样,是超越了个人利益的榜样;这个榜样,是超越了小家概念的榜样;这个榜样,给全村带来了和谐与稳定;这个榜样,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忠实践行新疆精神的杰出典范。  相似文献   

12.
李敏 《中国审判》2011,(11):72-75
被评为“道德模范”的任何一个人只是“道德模范”的载体,社会要通过赞扬这个载体,宣传一种价值观。选评“道德模范,,的最终目的不是表扬这个载体,而是弘扬从这个载体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性中的真、善、美。当你在‘配’和‘不配’这个层面上思考“道德模范”问题的时候,还是在进行着名利上的竞争和比较,还是在将“道德模范”这个荣誉当成一个稀缺资源或者利益去争夺,而不是当成责任去承担,如果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这个在儿时就梦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中年男人,如今成了“京城大盗”。这个名叫袁宝洪的人又一次与梦想背道而驰后,将因自己所犯的罪而付出“将半生光阴交付在高墙内”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春天是播种希望、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充满了新气象、新契机、新风貌;在这个季节里,弥漫着希冀的芳香、憧憬的气息;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也迎来了中国公证事业的又一次飞跃。2002年5月20日,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公证员代表汇  相似文献   

15.
陈百华 《检察风云》2011,(24):88-89
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条件去寻觅身边的文化宝贝,但前提是你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的眼睛,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慧眼识真吧。  相似文献   

16.
现年39岁的罗仕保同志,可以说是一位资深的反贪工作者,他于1993年走进城口县人民检察院,从书记员、助检员、检察员到副局长,一直在城口县检察院职侦局这个集体成长。他凭着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凭着一腔忠义,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整整13个春秋。  相似文献   

17.
文杰 《当代审判》2003,(5):38-38
今年1月初,单位一位同事领来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女青年来到我办公室。同事介绍说,这个女青年是他远房亲属,遇到官司了,请我这个“法学家”帮帮忙。然后指着我对那个女青年说:“你有什么苦尽管向他诉,他是法学‘专家’,会帮你圆满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李欣 《法制与社会》2010,(13):121-122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生法律事物层出不穷,“专家法律意见书”便是一例。其中将专家法律意见书推到风口浪尖引起全国瞩目的是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涉嫌黑社会罪案件进行的终审审判中出现的一份专家意见书。当然,它的出现一开始便引来众多非议。我们究竟应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个现象?如何客观地评价这个现象?本文将从它的存在是否具有正当性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清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听说她又离家出走了,这个电话已经联系不上她了。”在王丽娟法官的桌头,贴着一张写着手机号的便签纸,那是小珊(化名)的联系方式,这个刚刚更新不久的号码再次过期了。  相似文献   

20.
祝茜 《法庭内外》2007,(2):28-31
老石的母亲李玉英承租了北京市东城区前拐棒胡同的一间西房,年过七旬的她住在这里已经有40多年了,这个小院承载了老人大半生的喜怒哀乐,老人对这个小院充满了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