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石狮市2007年在福建省率先推行"爱心小店",免费送残疾人参加技能培训,实施"助残展能工程"、"阳光创业工程"、落实"零就业家庭"创业扶助政策等,让残疾人在就业和创业的路上多些"阳光";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尽力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搭建就业平台。至今全市有近千名残疾人就业或自主创业,他们在劳动中创造价值,赢得尊严。  相似文献   

2.
基层短讯     
《中国残疾人》2008,(12):59-59
江苏省 黄海农场 江苏省黄海农场,全场上下同心协力,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文件精神,先后启动了“阳光就业工程”、“牵手致富工程”。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较好地解决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极大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实现其人生价值和权利的关键。残疾人一旦有了稳定的职业,也就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正所谓"就业一人,稳定一家,影响一片"。这无论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残疾人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机会,残疾人才能谋生存、求发展,才能实现"平等、参与、共享"。按比例就业是残疾人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特别是《残疾人就业条例》出台以来,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越来越多的单位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就业工作,本刊特推出"就业服务"板块,旨在打造一个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信息平台。我们相信,各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广大残疾职工都有很多的故事要讲。期待你们的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六合区现有持证残疾人103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3373人,占32.52%。目前,集中就业467人,推荐就业460人,自主创业366人,自谋职业306人。为了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六合区残联于2005年4月挂牌成立区残疾人就业管理所,2011年5月调整为科级全民事业单位。就业管理所人员不多,却在帮助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全就业服务网络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着力打造覆盖全区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即宁馨阳光家园)于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是一所公益性的市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为中国残联"阳光家园"示范基地。中心针对残疾程度较重、自理能力较差、劳动能力较弱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学员,积极开发辅助性和庇护性就业劳动项目,为这些学员提供庇护性劳动及社会融合互动的机会。通过建立宁馨庇护劳动实践基地和爱仁庇护工场,吸纳残疾人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辅助性就业以及手工艺术品制作,帮助他们实现更为特殊、  相似文献   

7.
刘进 《就业与保障》2008,(11):44-45
为展示残疾人才华,保障残疾人就业,近日,宁化县劳动就业中心举办了一场全县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就业招聘现场会,全县16个乡镇代表队共107人参加。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安康市24万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9万余名,实现就业8.3万人,其中城镇1.3万名、农村残疾人7万名。尽管超过九成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获得就业,但是残疾人就业过程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与健全人相比文化水平较低、就业技能不高,残疾人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开发公益性岗位无疑是保障残疾人就业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所谓公益性岗位,指政府出资扶持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对于残疾人来说,公益性岗位就业避免了直接生活救助形成的依赖性,有助于增强自强自立的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归属感。《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为440.5万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49722人。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温岭市有7.3万残疾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6%。日前,市残联制定出台残疾人小康阳光就业行动实施方案。计划从5月初开始,集中一个月时间,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开展就业帮扶行动,使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或就业扶持。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开局之年。为更多、更好地安排、扶持残疾人就业,同时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社会各界进一步理解、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经省残联理事会同意,河北省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带领全省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开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8号《残疾人就业条例》已经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残疾人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和具体扶持保护措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第三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该法最核心的精神在于倡导和维护公平就业,消除对妇女、残疾人等的就业歧视。要做到公平就业,就要营造公平的环境,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保障其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14.
重要更正     
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人口456.31万人,残疾人27.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96%。近年来,扬州市残联坚持寻求残疾人就业模式,成绩明显。全市每年残疾人培训1800名、就业1600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2%。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王新宪考察扬州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后,赞扬"扬州市残疾人就业工作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签署第488号国务院令,公布《残疾人就业条例》。《条例》所称残疾人就业,是指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条例》对用人单位的责任、保障措施、就业服务、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大都把残疾人培训的主要任务规定为"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无疑是决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但决定劳动者素质的却不仅仅是职业技能。为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而开展的职业培训,应该从劳动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做更全面的考虑和更丰富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07,(3):63-63
黑龙江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是1997年3月经省编委批准成立隶属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的正处级事业单位,下设黑龙江省阳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黑龙江阳光盲人保障按摩院,业务上接受中国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及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指导。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多  相似文献   

18.
论健全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残疾人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劳动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活动。我国有六千万残疾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涉及到五分之一的家庭和两亿多人口,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劳动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为2400万,其中城镇426万,农村1974万。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实现小康社会残疾人充分就业的目标,必须认真总结我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新鲜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劳动保障型就业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的就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使残疾人就业工作面临困境。我们必须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以更加广阔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曾玉兰 《世纪行》2010,(4):45-45
<正>全省有各类残疾人379.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6.64%,其中城镇残疾人106.2万,农村残疾人273.2万。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59岁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且需要就业的残疾人口数量为140.5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7%,已经就业的有106.64万人,其中城镇残疾人23.8万,残疾人口就业率为57.23%,比健全人口就业率低30个百分点,全省现有33.86万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需要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