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邱少春  崔兵 《理论月刊》2015,(1):112-116
金融集权与金融分权作为多项制度安排集合而成"激励束"的政府分权体系中的制度子集,其选择服从于实现激励相容的目标,有效的金融分权具有与制度环境和互补性制度安排相容的适应性效率。"中国式分权"并不是单一的制度安排,而是多项制度安排集合而成"激励束",中国金融集权与金融分权的转化是政府对激励目标和激励制度调整的制度因应,而不是对"分权至上"的盲崇。  相似文献   

2.
制度环境、制度结构、制度安排与公司治理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是近年来企业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建立公司治理的制度分析模型发现,公司治理是一套演进的制度体系。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是一组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集合,它集中地体现为公司治理价值取向,并对公司治理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公司治理的演进主要表现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谈判,进而形成或者改变具体制度安排。在谈判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能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决定了制度安排的选择。在一定制度环境下,被选择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了公司治理的制度结构。公司治理的运行过程就镶嵌在这一结构之中,并对制度环境和制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廉政制度结构体系由制度环境和具体制度安排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具体的制度安排又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及实施机制.要使我国的廉政制度具有制度适应性,就必须对我国的廉政制度结构体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村级组织的制度安排可以分为成文制度和实际制度安排两种。成文制度安排也可以称作正式制度安排或规范制度安排,它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条文或有关政策为主导依据的制度安排,村级组织成文制度构成了村级组织制度安排的基本框架,研究探讨现行村级组织成文制度对于把握当前村级组织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一、村级组织的制度结构村级组织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和依据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的最基层的农村组织实体。根据对村级组织及其制度的定义,可以将村级组织制度分解为三个方面:其一为有关村级组织设置的制度,如设置村委会、设置合作经济组…  相似文献   

5.
李稷文 《求索》2005,(11):9-12
张掖市是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自2002年以来,张掖市开展了以水权为中心的用水制度改革,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了黑河分水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将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划分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绩效分析,以期为以后的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节约型政府”的范式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新型政府制度安排。对这项制度安排的研究,既要吸纳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要尊重转型时期中国的现实。“这项研究应立足五个方面:第一,节约型政府构建的动力机制;第二,政府对“节约型制度安排”的认知;第三,“节约型政府”政策安排的成本;第四,“节约型政府”构建的体制保障;第五,现代技术对“节约型政府”构建的推动。  相似文献   

7.
从网络行政伦理规约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厘清网络行政伦理规约中的"网络行政应然"与"网络行政实然"之辩,分析认为制度安排是连接"网络行政应然"与"网络行政实然"的中介。然后通过列举网络行政伦理规约过程中制度缺位的表现,对有关制度缺陷做了分析,最后从电子政务技术控制阶段研究了网络行政伦理规约的制度安排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李连友 《湖湘论坛》2004,17(6):64-65
政府介入养老保险领域后即意味着政府将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这种作用和责任会因不同的制度安排而不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这种制度安排在经济上的特征进行分析 ,无疑 ,这是必要的 ;但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 ,因为不同的融资方式、给付方式对政府的作用有不同的要求 ,而我们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对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反思时首先应从最基本的制度安排进行分析。  一、养老金计划的基本形式养老金计划从融资的方式上看 ,可以有两大制度安排 :现收现付制 (currentpay -as -you -go)和基金制 (funding scheme)…  相似文献   

9.
制度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安排是指某一特定类型活动和关系的行为准则。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因素。由于制度安排的出发点是发展生产力,所以要使制度安排这一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真正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安排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反映社会需求,能够推动技术进步。纵观新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都带有不同时期制度安排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交易费用、企业理论和产权经济学以及国家与制度变迁理论。它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化产权制度安排,要克服滥用资源的特权和“第三方付款”现象。在宏观调控管理制度的安排上,要解决制度缺位问题,提高制度的实施效果。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更新发展观念和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11.
要实现国际旅游岛的梦想,必须有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作为内涵支撑。有了好的制度安排,就能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提供保障,没有好的制度安排,则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2.
法社会学视域下的生态补偿制度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万国 《长白学刊》2010,(2):100-102
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必然是建立在对现存制度不合理的批判之上的。生态补偿制度改革必须以生态补偿制度的现实性存在为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目标和制度缺陷进行理性分析,为新的生态补偿制度设计与安排提供价值坐标,以保障生态补偿制度价值的实现。现行生态补偿制度规定存在着合法性、合理性和权威性等诸多悖论,成为生态补偿实践产生冲突的制度根源,并已构成当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实践推进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3.
曹立耕 《湖湘论坛》2007,20(3):83-84
我国县级财政监管在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安排,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制度环境等途径来加强县级财政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国务院委托,我着重就规范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向本次常委会会议报告,请予审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5.
道德建设与制度安排的互动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檀传杰 《岭南学刊》2004,21(1):64-67
道德建设为制度安排提供道德评价、价值依据和伦理合法性的论证并影响制度安排的合目的性。制度安排承担、彰显道德价值,为行为主体提供价值诱导,为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并在一定范围内化为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6.
制度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之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经录 《前沿》2006,1(11):214-216
制度创新主要是指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之举,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要坚持人本性、系统性、开放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是指用新的制度安排,来代替原来旧的制度安排,目的是在新的、变化了的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的条件下,通过社会运行组织方式和制度安排的变化,捕捉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纬 《思想战线》2002,28(3):5-9
任何制度都是一种规则或规范的安排 ,一种人类的理性选择。这种安排和选择决定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同时 ,也是制度的进化和变革的过程。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 ,就是不断引入新的规则与规范、新的合作与竞争、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选择的创新发展史。这其中伴随着人们对正义、平等等价值的追求 ,以及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相似文献   

19.
谈志林 《中国民政》2008,(10):30-34
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地方社团的生成机制非常复杂。但主要是在宏观制度环境的作用下,以利益为基本诱因,外在制度需求与内在制度供给的相互契合推进过程。中国地方社团的生成机制可以从国家与市场对社团制度安排的供给、市民集体行动的理性选择、地方制度转型的适应性安排、地方政府之间的制度竞争、地方知识精英的主导与网络等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等六个方面加以分析。分析中国地方社团的生成机制.可以窥见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追求和本质体现。评价其优劣的客观标准,是制度设计是否符合公平的价值取向,是否促进了公平或缩小了不公平。作为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的根本性制度安排,和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养老保险制度更要强调公平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效果。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窄、统筹层次低、制度分割、责任分担机制亦不明晰,既阻碍着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又损害了制度的公平性与财务的可持续性。为此,一要逐步清除制度性歧视,弥补现行制度安排缺失,推进制度整合;二要在构建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逐渐消除制度安排中的歧视与排斥现象,最终实现全体国民公平的养老保险权益;三是改进管理机制以增强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