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六月二十八日至七月二日,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召开年会,总结了研究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规划了今后青年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与此同时,还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师生联合举行了穗港青少年工作研讨会,对两地及台湾青少年问题的成因与现状、青少年工作的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较好地促进了穗港两地青少年问题研究工作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比较与分析穗港两地学校社会工作现状,我们发现:尽管穗港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但因社会文化与制度不同,将香港学校社工模式"移植"广州存在诸多"水土不服"问题:学校社工服务内容虽受到广泛认可但仍面临资金制度缺位、人才流失、专业化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应进一步呼吁政府加强引导、推动和整合青少年服务资源,打造青少年综合服务体系,同时加快穗港两地青少年专业服务人才队伍的融合,进而建立适宜广州本土的专业化青少年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穗港两地青少年价值观的研究不是很多,香港中文大学吴梦珍博士在1986年~1988年和其他人与广州市社科所做过的一个港穗两地青年价值观的研究较有价值.我和同事颜可亲教授、谭瑞其先生做过包括广州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城市省立大学、台湾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由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主办、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协办的穗港青年辅导研讨会,于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在广州召开.与会的穗港两地的专家、学者、青年工作者以及上海;西安等地的特邀代表共35人.与会代表围绕穗港青年辅导的现状与发展情况、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两大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最近,广州青年研究会与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在广州举行了一次“穗港青少年工作研讨会”.港方前来参加交流的人员中,绝大部分是青年社会工作者,他们除了介绍香港青少年工作之外,还介绍了香港青年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香港工联会组织了“穗港青工生活体验交流团”来穗参观访问,并与内地青年进行交流活动,交流团的成员大部分都是20岁至30岁的青年,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文员、广告设计员、行政人员、技术员、司机等等。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交流团的,抱着对祖国的实况  相似文献   

7.
李从新  王茜 《两岸关系》2008,(12):54-54
2008年11月14日至19日,上海市台联成功主办了“舞动青春·唱响未来——沪台两地中小学生才艺交流”活动。来自沪台两地14所中小学的400余位同学参加活动。台湾中小学的部分教师、家长,以及企业界人士、在沪台胞等现场参观欣赏,相互交流互动。活动期间,上海市台联林明月会长特邀由26名台湾民意代表组成的贵宾团来沪交流,同为才艺交流和两岸青少年事业推波助澜。这次才艺交流活动的参加人数总计达数千人次,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高,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8.
从穗港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资料上看,我们看到很多相近的东西,而不是太多的差异.我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体会.第一是两地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问题.调查资料显示:广州中学生对自己生活感受明显比香港学生高.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9.
王茜 《台声》2009,(1):70-71
2008年11月15日至19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舞动青春唱响未来——沪台中小学生才艺交流”活动在沪举行。来自沪台两地11所中小学的千余青少年以才会友,在音乐、舞蹈.绘画等领域进行交流切磋,并赴上海艺术院校参访观摩。 本次交流活动是2008年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暨上海市重点交流项目,也是市台联与台湾妇女菁英联盟三度携手合作,为沪台青少年搭建的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0.
由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与广州市青联、香港杰出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1993年穗港杰出青年系列交流演讲会”于6月12日到14日在广州花园酒店举行。演讲会以“创造卓越、迈向成功”为主题,设“穗港之社会经济合作发展”、“中港工商法律基础并同”和“文化接榫期——穗港青年的共同任务”三个主题报告,“领导基本功”、“管理技巧”、“中小型企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两岸交流热络年。“金鼠迎春、福至西瀛-2008年两岸文化交流”、“两马同春闹元霄”、“两岸三地跑友世纪公园交流聚会”、“姚明抵台参加两岸篮球交流活动”、“两岸名校学生开展学生志愿者交流活动”相继展开并力求逐步深化。两岸民众不仅在活动中促进沟通,分享快乐、感受文化,更通过活动使彼此间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报告是对穗、港、澳青少年压力释放及形式的实证研究.调查发现,在面对压力时,三地青少年普遍倾向于采取情绪调适的释放方式,社会支持和合理化是穗、港、澳三地青少年都较少选择的压力释放策略.大学生群体比中学生群体更多使用问题解决的释放方式.  相似文献   

13.
1日1~3日,市长张广宁率领市政府代表团访问香港,参加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和出席由市政府主办的"携手共进,再创辉煌——穗港经贸合作交流会"。访港期间,张广宁一行拜会了中联办主任高祀仁,走访和宴请了知名人士,看望了广州驻港企业代表,并考察了香港华润集团五丰行上水屠房。市领导孔少琼、苏泽群、王晓玲、陈明德、甘新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相关活动。穗港经贸合作交流会上签订了超过18亿美元的合作专案,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本次交流会是继2004年张广宁市长率团赴港举办"穗港合作、共同发展"以后,广州市  相似文献   

14.
目前香港义工人数已达132万人,其中青少年义工占据人数一半以上,成为香港义工的主力军。近年来香港民间和官方已有不少义工团体和个人来到内地,开展志愿服务,但内地目前尚未形成与之合作对接的常态化机制。借鉴香港义工服务的有益经验,与来内地服务的香港青少年义工对接,选派内地青少年志愿者赴港培训并共同参加义工服务,加强内地与香港青少年义工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建立起两地青少年了解与沟通的渠道。同时在公益服务中,也有助于消除少数港人对内地文化的陌生与误解,增进民族情感与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5.
7月,湖南省湘台交流促进会成功举办了以“牵手未来,牵手希望”为主题的第五届“湖湘文化之旅”交流活动。来自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大学、中兴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华东大学和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湘台两地44所高校近200名品学兼优的青年大学生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并一起汇聚  相似文献   

16.
一位参加过台胞青年夏令营交流活动的台湾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或许我们还会相聚,或许我们将分散在世界的各地,但是相信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一段属于我们的难忘经历。"这段话,是2004年鄂台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持续稳定发展的真实写照。通过2004两岸青年交流营、2004台胞青年夏令营、台湾中学生参加武汉楚才作文竞赛等活动,加深了台湾青少年对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荆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进了鄂台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鄂台青年交流史描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王瑞阳  唐金栋 《台声》2014,(9):64-67
8月1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第六版刊登了“小天使们爱台湾”活动系列报道,参加第十四届大陆和平小天使赴台交流活动的厦门小天使们用稚嫩的笔写下了他们参加活动的感受,同时也开启了我们对那段快乐时光的回忆和对“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这项两岸青少年交流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参与者年龄最小、影响范围最广泛的一项活动的追忆。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1月22日至26日,"港穗台青年辅导研讨会1992"在香港举行.是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探讨青年辅导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分享各地青年辅导工作的经验,促进穗港台三地青年辅导工作协调发展.是次研讨会由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主办,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及台北市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协办.来自穗港台三地的青年辅导界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5月23日上午,重庆中天大酒店会议室,惨烈悲壮的抗日故事、激越高亢的歌声、情真意切的诗朗诵,将渝台两地的感情融汇在一起。当天,由重庆市台办主办的“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参访交流活动启动仪式暨交流座谈会在此举行,渝台两地抗战老兵及后代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重庆市政协于学信副主席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吴冬华  梁汉昶 《青年探索》2008,(2):F0003-F0003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在2007年开展并完成了团中央重点课题“穗、港、澳青少年压力释放及形式的比较研究”,此项课题先后被评为“共青团中央2006—2007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广州社科联第九次(2007年)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深入探讨穗、港、澳三地青少年的压力现状、压力释放以及释放的方式与途径,分析当前青少年的压力与压力释放形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压力释放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机构提供参考价值与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