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行为规范,进取互利有互利、互容两个层面,有利己不损他、利己利他、利他不损己三种形式;它在互利、互容两个层面体现了主体间的交互性,在利己不损他、互利、利他不损己三种形式上体现了主体性;它有三个原则:“利他”最高原则、“共生共进”基本原则和“无损”底线原则。  相似文献   

2.
宁健 《桂海论丛》2001,17(5):55-56
人们往往认为 ,道德都是利他的 ,即使承认有利于道德行为主体 ,也只是从精神性方面加以肯定。实际上 ,道德利益不仅是指利他 ,而且包含着利己 ,利己的内容既有精神性的 ,同时也有物质性的。道德利益是利他和利己的统一 ,这两方面的统一构成了道德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力图对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的存在给出一个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基于对行为的结果而非动机的考察,得出了纯粹利己与纯粹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己各自的生物进化稳定策略。最后通过制度的引入,重新提出了解释纯粹利他行为存在的模型,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制度的全面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赵雪霞 《前沿》2008,(1):68-70
斯密问题从现有的资料看是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提出的更为可信,对于斯密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争论争,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对立论和统一论。当然也有中问派的观点,但影响不大。斯密问题实质上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矛盾冲突尖锐化在资本主义初期的表现形式。作为当时最敏锐的观察家和深刻的思想家的斯密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证明。说明斯密问题作为一般的经济与伦理或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是存在的,但在斯密本人那里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钟德友 《新东方》2000,(9):44-46
斯密难题:道德上的利他心与经济上的利己心之间相互矛盾冲突。依据斯密的“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于产生的重大因素”理论,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上利己与道德上利他并非是矛盾冲突和不可相容的,利己与利他、富民与富国、竞争与合作、物质基础与道德文明等具有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潘石 《长白学刊》2010,(6):82-87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不能不涉及人类的本质属性问题,即人性问题。人性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心脏”,自然构成经济学之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人依赖于自然界又主要在人类社会中活动,所以人必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性是其社会性的基础与奈件。经济学视阚中的人,绝非孤立的人,而是社会中的人,其中主要是“经济人”。“经济人”的本性,绝非单纯是“利己”的一元性,而是具有“利已”与“利他”二元性,其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利己性与利他性二元属性的综合或复合体,是利己与利他二元属性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 一、新行为观人的一切行为,按照伦理学眼光,可以归结为五大类型,即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损人利己,纯粹害人。这五大类型行为,均循由四大行为规律而发展变化。①行为原动力规律;②行为目的规律;③行为手段规律;④在人的一切行为中,唯有“为己利他”或“损人利己”才可能是每个人的恒久行为:而其余四类(即“无私利他”、“单纯利己”、“纯粹害人”、“纯粹害己”)便都只能是每个人的偶尔行为。这个规律,实际上是前三大行为规律之总合。所以可称之为“行为总规律”。这就是优良道德赖以竖立其上的四大行为规律,这  相似文献   

8.
郭刚 《长白学刊》2009,(2):131-134
梁启超的功利观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粱启超既赞赏私益,又看重公益,主张公益与私益相得益彰,把能否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评价统治者的手段;他倡导追求利益合理性时,将利己和利他(“利群”)都放在了社会进化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把利己与利群相兼顾,不偏颇任意一方;他将功利与幸福相联系,认为人类在享受普通快乐之外,更要有精神的“高尚之快乐”。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梁启超的功利观与其国家观、自由观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首先,本文把人类的行为分为五个层次,并就与道德有关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梳理。其次,作者认为,无论哪一种行为(损人利己型、为己利己型、利人利己型或损己利人型),也无论是在哪一领域(市场竞争领域或非市场竞争领域)都需要引入道德维度来加以引导和规范。最后,提出建立有利于道德供给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为人民服务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共产党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为人民服务有了新的内涵,它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也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要求。进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教育,要紧密同广大民众的物质利益和具体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但又要注意不同的社会角色的区别,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早期的利己利他观李文斌利己利他观是毛泽东道德观的生长点、实质和核心。而他早期的利己利他观又是他后期的利己利他观形成发展的基础。因此,弄清毛泽东早期在利己利他问题上的重要观点,对于深刻认识和理解毛泽东从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  相似文献   

12.
彭洋  刘纳新 《求索》2012,(2):47-48,155
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为对市场的影响重大。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羊群行为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又积极参与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至今社会各界对其行为的褒贬不一。文章从亚当.斯密经济、道德、伦理思想出发,公正的看待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认为机构投资者没有义务稳定市场,只能以利己为目的,利他为手段,最终实现互利。  相似文献   

13.
人性假定是一种方法。侧重于工具价值的人性假定与侧重于人文价值的人性论不同,它不寻求人性理论自身的真理性,而是追求人性假定衍生出的社会后果。人性假定是维度与质态的统一。在维度上,人性假定有利己与利他的划界;在质态上,则有善与恶的区分。维度与质态的不同整合,构成不同的人性假定模式。人性假定通过经验推度与理性导引来完成,其运作可以从社会与个体两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孙旭武 《前沿》2012,(18):39-41
我们身处功利主义时代迫切需要雷锋的利他精神,同时也迫切需要为何以应该具备雷锋的利他精神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往抽象的人性论思想虽然对于学会雷锋的利他精神颇有借鉴意义,不过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还是显得有些软弱.以往的人性论思想使我们意识到人的两重性:一是动物性的趋利避害,二是精神性的利他精神.马克思相似于以往的人性的二重性划分,但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了“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理论.我们以功利主义的“等价交换”即“他者对我有益我才应具备利他精神”为原则,论证在这两个领域里人都应具备雷锋的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15.
“利”字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并不是坏的,看你是利已还是利他,利他就是仁义,只利己不利他就是不仁不义。人人都能利他了,这个社会自然就能够和谐了。  相似文献   

16.
利他主义的效率逻辑及其合目的实现,是利他经济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认知路径。借鉴经济哲学分析的技术路线,以利他主义特有的效率价值为逻辑起点,依据自组织理论中吸引子概念蕴含的合目的控制理念,立足利他因素的存在机理,用利他主义充实制度设计,有助于深度解读利他经济行为,进而丰富国内经济哲学个案研究的学理资源。  相似文献   

17.
周纯 《求索》2013,(10):226-228,190
利他性反映了社会中普通成员对于他人利益的考虑与关心。是组成社会文化与道德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利他性来源的探讨,已经广泛地出现在包括社会学、社会生物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等学科之中。探讨主要集中于利他性的先天生物性来源与后天的社会教化过程之间的分歧,针对这一分歧,学界还出现了一种二者的整合趋势,即用来解释利他性来源的基因——文化的综合型模型开始被提出。本文主要回顾介绍了三种现有解释社会利他性来源的主要理论观点,并尝试性地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提高中国社会利他性水平提供合适的入手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君平  张俊 《前沿》2010,(11):110-112
中西方自古至今无数大思想家,在探寻着医治利己与利他的“分裂症”之良法,提出“我他统一律”种种假设。现代新型良知观,应该被理解为利我与利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良好秩序之本;如若利我与利他“分裂”,社会就会“失序”。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更需反思“良知”之真谛。  相似文献   

19.
田云鹤  郭维峰 《传承》2009,(12):134-135
亚当·斯密在他的两部煌煌巨著中分别奠定了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始基和制定了利他与利我的伦理原则,这只是对他的一般性解读。斯密思想真实意蕴在于他从经济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整体视阀中阐明一种基于人性论预设下个人自由的谋求。《道德情操论》不仅仅是一部伦理学著作,更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在政治哲学视域,斯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具有多重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明 《理论月刊》2007,(3):38-40
善,就是源于人性所驱动的、以实现整体普遍利益和个体福利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性的和谐状态。实现“善”的最佳途径就是“互助与利他”。社会中的贫富分化是极端利己主义所引致的竞争结果;而社会中的济贫扶贫则是互助与利他驱动的平衡倾向,其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善。济贫扶贫的伦理基础是互助与利他之“善”所广涵的众多伦理学次生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