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洪涛 《前沿》2012,(8):11-13
本文从解除某些权威造成的"迷误"入手,对边沁的《政府片论》文本进行深度解读,重点考察其中"破"与"立"的关系,以阐明边沁的真实意图。本文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了严密的剖析,深入探讨功利主义的逻辑工具、心理学基础、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私人伦理与公共伦理的区分以及政府的正当职能等问题,论证功利主义作为一种公共伦理,意在通过立法艺术抑制不宽容,达成利益的人为同一,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8-10日,首届"女性·健康·伦理·社会"国际论坛在哈尔滨举办,论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伦理中心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论坛的宗旨是借助多学科研究方法探讨人口健康和女性健康问题,以期促进当代中国公共健康事业的发展,以及公正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自国内外的各方学者围绕女性、健康和伦理方面的主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吴凡明 《求索》2011,(4):227-230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确立了"五伦四德"的伦理体系,这种相对伦理到秦汉大一统帝国时期被"三纲五常"的绝对伦理所取代。董仲舒对五常伦理的内在逻辑的建构基本上沿袭孟子的思路,重点对仁与义、仁与智的逻辑关系作了论述,但对于礼与信以及仁、义、礼、智、信之间的内在逻辑未能充分论述。直到理学产生后,理学家才最终完成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内在逻辑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4.
"非典"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充分体现了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过程中积极重要的作用和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健康教育存在的差距与问题。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实行广泛的部门合作,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推动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寒梅 《求索》2012,(12):163-164,160
20世纪下半页以来流行的麻风病、乙肝、艾滋病都被贴上了道德评判的标签。疾病道德化不仅导致了社会对患者的歧视与排斥、催生了患者的耻辱感与自我疏离,也给一些健康人的身心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我们应解除疾病的道德隐喻,重新构建社会对患者的人道主义关怀和患者的公共健康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20年来发生的事态老的如瘟疫、霍乱、黄热病、狂犬病、结核病等又在死灰复燃,而新的疾病如艾滋病、莱姆病、军团病、尼巴病、汉塔病、埃博拉出血热、疯牛病几乎接踵而至。尤其是这次“非典”的暴发,震惊了世界。“非典”危机,似乎是在警告:人类跟疾病的较量根本就没结束,也许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最近,新加坡和台湾相继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病例。由于非典的病原病因和传播流行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缺乏准确的诊断方法、有效的治疗药物和可靠的预防疫苗,非典疫情反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目前正值冬春季节,呼吸道疾病频繁发生: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人员流动量将达到高峰,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非典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做好统筹协调,按照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要求,思想不松懈,工作力度不减弱,切实检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密防范非典疫情发生。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市非典预防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中 ,主要应当包括 :公共管理的一般性研究、公共管理的主体研究、公共管理的制度研究、公共管理的工具研究、公共管理的行为模式研究和公共管理伦理学研究。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是具有普遍性的关系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精神是一种普遍精神 ,在整个公共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中 ,都贯穿着伦理精神。公共管理的服务定位决定了公共管理的制度、程序和行为体系都必然是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李宏规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目前中国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应从健全卫生立法入手,应对公共健康危机。李宏规说,公共健康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卫生问题,而是涉及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伦理、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问题。应对和消除公共健康危机是构建  相似文献   

10.
"非典"事件呼唤加快体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这次“非典”事件再次暴露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说明现行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目前的体制弊端,我用四句话概括: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在这种体制下,一级政府遇到突发事件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某些部门的有效调控能力。而某些部门自我做大,它们将权力的行使与自身利益纠缠在一起;各个部门在处理方式上习惯于层层审批,总是等待着上级的意思,该负的责任谁也不清楚;行政审批的复杂化,又导致正常工作的效率低,遇到“非典”之类的特殊事件,更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处理。一遇到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1.
正事实上,"不管有钱没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已成为所有国民的共识。此外,中国医改也在升级,从一个部门到多个部门;从政府重视,到中央统筹;以前单纯关注治病,未来则变成关注健康。8月5日,《国民健康大数据白皮书》以大数据方式全面展现、解读我国居民的疾病与健康、医疗与保障情况。事实上,"不管有钱没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已成  相似文献   

12.
王海成 《长白学刊》2013,(1):126-130
传统宗族伦理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孝"为核心,衍化出"忠"、"仁"等伦理规范。当代宗族伦理在继承传统宗族伦理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时代形势的修改,表现出男女平等、代际平等、倡导遵纪守法等新的特点。当代宗族伦理在构建新型家庭伦理、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秩序,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府危机管理,谁来为你“加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抵御公共风险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但公共风险损失巨大且难以预测,超出了社会个体预防、应对和灾后恢复的困难。为了社会稳定,政府理所当然成为这种公共风险预防和应对的最后承担者。可2003年的一场来势汹汹的非典却告诉我们,政府危机管理财力保障机制似乎发挥的作用有限。危机支付捉襟见肘的背后非典期间,中央财政从预备费中拿出20亿元设立防治非典基金,占到2003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0.13%,占100亿总预备费的20%。在地方预备费中,截至2003年5月20日,已动用80亿元资金用于非典防治,占地方总预备费的近29%。除此之外,为了满足非典…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的现代公共伦理素质分析——以上海的调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海为例,从六个方面对当代都市青少年的公共伦理素质现状展开分析,揭示了当代青少年公共伦理素质的缺失及其原因,鉴于现代和谐社会与现代公共伦理素质的互动性,笔者强调了当代青少年公共伦理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5.
公共健康新闻是指涉及与个人医疗保健和公共健康领域的新闻资讯,它可以帮助人们知晓重大公共健康突发性事件的应对、防护知识,个人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方法。具体分为:个人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保健;整个人类的公共卫生的预防、最新医疗科技成果的发现和临床应用;人类对于重大疾病的流行的控制及其应对策略等。  相似文献   

16.
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公共管理主体自律意识薄弱、外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不良刺激、公共管理伦理精神及其教育制度建设的滞后是导致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主要原因。应对由此所引起的腐败、失信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当明确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领域及其相应规范,重视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建设,加强对于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管理者的伦理精神教育,从社会心理层面上消除腐败动因,对公共管理行为强化过程监督,对各种腐败行为加大惩治力度,以塑造道德典范推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现时代伦理大变局的若干基本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伦理才是与生活惟一对称的东西。伦理即生活 ,是说没有在生活之外的伦理 ,也没有在伦理之外的生活。从伦理观照生活 ,是一个适当而宏观的视角。伦理与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现时代的伦理变局 ,至少有如下七个方面 :一是从德性伦理到制度伦理的转变 ;二是从私域伦理到公共伦理的转变 ;三是从国家伦理到社群伦理的转变 ;四是从权利伦理到公益伦理的转变 ;五是从个体伦理到团体伦理的转变 ;六是从对抗伦理到共生伦理的转变 ;七是从一元伦理到多元伦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王友良 《求索》2012,(1):95-97
中国传统社会家国一体、忠孝相通和整体主义的特征,造成了公共生活伦理的"家庭化"、"专制化"、"工具化"。中国传统公共生活伦理的现代转化实质上是一个批判与继承的问题。要实现传统公共生活伦理的现代转化,必须历史主义地对待、科学地扬弃、与现实生活对接。中国传统公共生活伦理思想是现代公共生活伦理建设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疾病专家。因为在抗击非典斗争中的杰出贡献荣获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是最早接诊非典患者的专家之一,也是最早觉察到非典蔓延的严重后果并果断向有关部门提出紧急报告的第一人;当医务人员大量被感染时,他第一个提出把最重的病人送到他主持工作的呼吸所;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一场抗击“非典”的斗争正在中国和多个国家及地区打响,整个世界围绕抗击“非典”形成了空前广泛和高度一致的“统一战线”。人们在共同抗击“非典”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反思,伦理学者们则从伦理的角度作出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