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越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越文学交流中,有时导致越南作者的汉诗混杂着许多中国诗篇,中国作者的诗作中也偶有越南汉诗。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后人在辑录前人诗作时亦常有混乱,将此人之作归属为他人之作。本文探讨一些与中国赴越南使臣有关的诗作者,还原真相,亦是整理中越关系资料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越南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2007年11月底,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访日,提出了以进一步加深与日本的关系为目的的“建立战略伙伴的议题”。据说这次访日带来了100多名商务使节,并签署了14件、42亿美元左右的投资项目(其中2件是火力发电站项目,  相似文献   

3.
左江是中越交往的重要通道。往来于中越之间的越南使节在经过左江时,大多对左江有深刻的印象并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记载,越南文豪阮攸即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阮攸的诗作不仅涉及左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还涉及左江流域的社会现实。透过阮攸的左江印象,后人对历史上的左江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由越南河内国家大学、越南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组织的首届越南学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7月15-17日在河内巴亭会堂隆重召开。出席研讨会的有27个国家的学者共600多人,其中外国学者300人,收到并宣读论文共437篇,内容涉及越南的各个方面。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出席了15日上午的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祝贺研讨会的胜利召开。出席开幕式的还有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阮德平教授、越南史学会名誉主席武元甲大将、中国驻越南大使李家忠以及其他各国使节。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主任、博士、教授阮维贵致开幕词,指出这次研讨会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和越南在经济、文化领域合作的加强,来中国学习汉语的越南留学生也不断增加,越南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较大的一个留学生生源国,针对越南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也随之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学生学习的客体——汉语来进行。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立足汉语的学习主体——越南留学生本身,从学生对汉语言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越南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越南是我国依山带水的邻邦,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与我国息息相关,是学界东南亚研究的重要领域。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是国内越南研究的重要阵地,多年来成果累累。近期问世的由国内越南史研究的前辈戴可来教授和中青年学者于向东教授合著的《越南历史与现状研究》(戴可来、于向东,2006),就是该所主要成果的集中汇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和全球天主教中心的梵蒂冈,二者的关系颇有特殊性。对其讨论,在天主教人士中间和宗教学界,尤其在国外和港台地区也一直不绝于耳。其实,中国和罗马教廷早在13世纪初就开始了使节往来。可是,17和18世纪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越南各界一直将西贡政权视为伪政权或傀儡政权。越共十一大后,越南国内在该问题上的观点逐渐趋于多元化,新编《越南历史》出版后,该问题引发了越南各界的激烈争论,焦点主要在于越南民主共和国是否系全越南的唯一代表,“越南共和国”是否是合法的国家?该辩论标志着越南国内对于西贡政权原有的传统立场受到了挑战,而将西贡政权合法化的阶段性两个越南的观点在越南渐有市场。在越南国内对该问题的争论中,虽包含部分学者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追求和对以往立场的反思,但总体而言,越南国内在该问题上的做法名为历史评价问题,实则指向南海争端,同时也与越南推行的民族和解政策有关。中国学界在研究认知西贡政权问题时必须摆脱中国思维束缚,超越单纯的意识形态因素,在越南政治文化的语境里从多个角度探寻越南行为的动因,然后再回归南海问题,方能提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9.
越南黎朝时期的武学和武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 《东南亚》2005,(3):40-46
黎朝是越南封建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统治集团在推崇儒学、定期开科选拔儒学人才的同时,也不断完备武学和武试制度,设置武举,为统治集团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批武备人才,以适应其南北征战和对外扩张的需要。目前国内学界对越南黎朝的武学和武试探讨较少,笔者拟根据所查的越南汉喃文献,对此作些探讨。一、李陈时期武备人才的选择和考核要研究越南黎朝的武学和武试,有必要对黎朝以前越南各朝的武选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越南中北部地区在郡县时代深受中国文化的熏染。968年“大瞿越”建立,越南成为一个独立国家。980年黎恒建立前黎朝,…  相似文献   

10.
越南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资源富饶 ,物产丰富 ,居住环境宜人。但几十年来 ,不当的经济活动以及多年的战争 ,使越南的环境遭到破坏 ,并给该国人民的生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这已引起越南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关注。越南与我国山水相连 ,一国的环境问题往往会变为跨境环境问题。近年来 ,国内学界对越南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作了大量的报道和研究 ,但对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介绍和研究较少。现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对越南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作一论述。一、长期乱砍滥伐森林 ,移民毁林开荒 ,造成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越…  相似文献   

11.
素友是越南20世纪著名诗人,越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之一。他的诗歌被越南官方视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是20世纪越南的"史诗"。20世纪50~60年代,在中越友好关系的影响下,一大批以素友诗歌为典型的越南文学作品在中国得到传播。这些越南文学作品传播到中国之后,在政治上加强了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在文化上增进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在学术上则带动了中国的越南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法战争前夕,越南对清朝的朝贡行为及其贡道受到法国殖民侵略当局的有意阻挠,中越官方往来几至断绝。此时,轮船招商局及其越南航线遂成为中越之间使者往来的主要渠道;轮船招商局在越南海防、顺安等地设立的分局,则又成为清政府及时了解越南现地实情的主要信息来源。轮船招商局成为中法战争前夕影响中越关系的重要媒介与因子。  相似文献   

13.
早在13世纪之前,越南人民就以汉字为基础逐渐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到了13世纪,喃字开始用于撰写诗文,从此结束了越南语言与文字脱离的局面并由此产生了喃字文学.  相似文献   

14.
闫彩琴 《东南亚》2012,(1):50-54
中越边境贸易在18世纪达到一个高峰,早期以越人来商为主的情况发生变化,华商入越成为主流。入越华商主要由广西、云南边境地区的本土边民和其他外省商人构成,他们在中越贸易的过程中,逐渐当地化。华商的贸易活动对中越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越南汉籍《阮述〈往津日记〉》与《建福元年如清日程》均是对1883年越南遣使来华过程的记录。通过对两本日记的版本、流传、作者及内容的比较发现,二者在性质、文献价值方面存在差异,而内容上的互补与校勘则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越南华文教育近年来出现较明显复苏,华文从华人的民族文化载体逐渐发展为越南社会加强与中国经济文化联系、寻求更多发展机遇的有力工具。这些新现象为传承越南华族文化、增进中越交往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针对当前越南华文教育的资金、师资、教材等问题,中国可在越南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以补充与协助,为中越关系的深化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7.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中国古代史书称越南为交趾、交州。从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的千余年间,越南作为中国的郡县存在,置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即使在公元968年建立了独立的封建国家,但仍与中国封建王朝保留“宗藩”关系,直到1858年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这样的密切关系才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与东盟正在积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大好时机。现在,中国是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2025.5亿美元。截至2007年6月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总额已达4541乙美元。  相似文献   

19.
一、古代中国中医、中药的发展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医中药是一大奇葩,是世界科学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远在先秦时期,医药知识已经相当进步,周代已成为一种专业,春秋时期医术已经开始分科诊治,《黄帝内经》问世,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到了汉代,我国医药学更有划时代的发展,如仓公精于脉术,《史记》本传载有其医案25则,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反映了临证医学的发展,标志着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神农本草经》是对战国以来药物学发展的全面而系统的总结。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学技术进步,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