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丽因"捡"走了价值300余万元的黄金饰品被公安机关刑拘。本文从犯罪构成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梁丽的行为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不满足盗窃罪和侵占罪的犯罪构成,所以,应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2.
梁丽捡金行为被深圳警检方先后以盗窃罪、侵占罪定性,还有人认为梁丽构成职务侵占罪。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她既不构成盗窃罪、侵占罪,又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从实体和程序上检讨本案,对确保公民不被任意刑事追诉,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丽“捡”金行为被深圳警检方先后以盗窃罪、侵占罪定性,还有人认为梁丽构成职务侵占罪。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她既不构成盗窃罪、侵占罪,又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从实体和程序上检讨本案,对确保公民不被任意刑事追诉,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邹多为 《法制与社会》2010,(19):169-171
从2008年12月9日深圳机场女清洁工梁丽在候机大厅将一个行李车上装有金饰的纸箱当成是别人丢弃的物品放进自己清洁车上的这一刻起,梁丽的命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以涉嫌盗窃罪被批捕并羁押在看守所9个月直至2009年9月25日检察机关最终定性为侵占罪取消起诉,梁丽恢复自由。2009年10月10日,深圳市公安局机场分局撤案,至此"梁丽案"终告结束。如今案件尘埃落定后对其进行回顾可以发现新闻媒介在整个报道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很有拣拾起来、重新"审理"、认真反思的必要。本文就针对"梁丽案",探析这一报道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犯罪构成论在刑事裁判思维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导引刑法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如何进行"符合性"判断。然而,这种规范与事实之间是否"符合"的逻辑判断顺序,却往往并不完全等同于任何一个理论模型中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排列顺序,而是案件类型不同,裁判思维模式就不同,而裁判思维模式不同,"符合性"判断的逻辑顺序就不同。在不同裁判思维中,犯罪构成理论模型针对不同类型案件裁判所发挥的"符合性"判断"导引图像"作用侧面是不一样的。在适合简单案件裁判的概念思维中,强调"符合性"判断的形式侧面;而在适合复杂案件裁判的类型思维中,则重视"符合性"判断的实质侧面。  相似文献   

6.
深圳清洁女工梁丽拾黄金案尘埃落定,深圳市检察机关审查研究后认为,梁丽的行为虽有盗窃的特征,但构成盗窃罪的证据不足,更符合侵占罪的构成特征:根据“刑疑惟轻”的原则,检察机关认定梁丽不构成盗窃罪。围绕着梁丽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该案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施华 《法制与社会》2010,(26):21-21,34
本文从情节的基本涵义着手,以犯罪构成仅仅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为切入口分析了情节与犯罪构成之间不具有交叉关系,并进而以之为基础探讨了《刑法》第13条"但书"中的情节是对行为社会危害性量的限制,是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王娟 《法制与社会》2010,(28):53-54
依照我国现行犯罪构成理论及共同犯罪理论对犯罪主体的资格要求,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者教唆或帮助未达相应法定年龄的人实施危害行为的,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教唆者或帮助者对全部行为承担责任,这样的判罚处理有悖于罪行自负原则。本文从犯罪构成理论和司法实务入手,指出现行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在处理不同责任年龄共犯问题上的障碍,指出引入大陆法系三阶层犯罪成立理论,并辅以"限制从属性"来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当防卫并不排斥事先做好防范、准备的情形,而传统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只包含积极的构成要件,并将成立正当防卫与符合犯罪构成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不利于分析、判断具体犯罪的成立与否。借鉴德日刑法学递进式"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理论,结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应该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违法阻却事由)和刑法第13条"但书"情节并列作为消极要件纳入我国的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违法"的概念,"责"这个词也很少被使用,这样很难说明罪的整合机理。因此,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有必要嵌入"违法"、"责"这两个罪的关键范畴,在坚持我国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大陆法系理论的合理成分,完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  相似文献   

11.
傅达林 《法庭内外》2009,(11):40-40
饱受争议的深圳机场女工梁丽“拣金案”画上句号——10月10日,公安机关把一纸“撤案决定书”交到梁丽手上。此前,300万元金饰的失主曾明确表示不会追究梁丽的责任。这意味着梁丽不再因“拣金”而被法律追责。  相似文献   

12.
逄颖颖 《法制与社会》2014,(15):283+285
盗窃罪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犯罪,尽管普通大众对其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司法领域,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关于该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争论依然存在。当年的"许霆案"、"梁丽捡金案",就曾经因此引发过众说纷纭的大讨论,轰动一时。本文试从犯罪构成的要件入手,通过对盗窃罪的深刻剖析,探讨该罪与其他罪的区别,以期在该罪的司法适用上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模式属于机体宇宙论,与"天人合一"的自本体观和直觉体悟的认识论相关联;西方文化模式属于机械宇宙论,与"征服自然"的他本体观和逻辑分析的认识论相关联。中国的犯罪构成是机体的犯罪构成,即个要件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协调一致、不可分割、相互制约、"荣辱"与共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4.
饱受争议的深圳机场女工梁丽拣金案画上句号——10月10日,公安机关把一纸撤案决定书交到梁丽手上。此前,300万元金饰的失主曾明确表示不会追究梁丽的责任。这意味着梁丽不再因拣金而被法律追责。与此前一些媒体密切关注、舆论广泛参与的案件相类似,媒体自始至终都是梁丽案的重要角色,甚至在很多时候,它们成为与司法对  相似文献   

15.
深圳机场清洁工梁丽在垃圾桶旁"捡"到一箱价值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黄金首饰!因为这笔横财,梁丽有可能要被司法机关以盗窃罪进行起诉.该案在深圳法律界引起极大关注,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认为梁丽可以被称为深圳的"女许霆",其争议之大比许霆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6.
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只了解一个国家的人 ,实际上一个国家也不了解。”“因为不考察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区别 ,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1〕依照这一说法 ,如果只了解中国犯罪构成理论 ,实际上连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也不了解 ,因为不考察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与其他国家犯罪构成理论的区别 ,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但是 ,在将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与国外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比较时 ,有人会抱优越感 ,认为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完美无缺 ;有人会持自卑感 ,觉得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错漏百出。而要对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真实”的比较与“公正…  相似文献   

17.
梁艳 《法制与社会》2011,(32):116-117
"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犯罪构成要件的存废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及司法实践中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分析"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分歧入手,阐明应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犯罪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8.
酌定要件是犯罪构成不可缺少的要件何连塘,宋建立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对构成要件的描述,有的是清晰明确的,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确定的,我们称之为确定性构成要件;有的是概括性的,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不确定的,我们称之为酌定要件,如"后果严重"、"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食品安全法》等食品卫生法规及司法实践,探讨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犯罪构成及财产刑设置上的立法缺陷,并提出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犯罪对象修改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对象修改为"掺入(或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用物质"以及在食品安全犯罪中完善财产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罪数评价     
刘刚 《法律科学》2011,(3):90-97
罪数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将特定的行为事实认定为一罪或数罪的过程。进行正确的罪数评价是罪数理论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应以犯罪构成作为罪数评价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重点把握"加减·普通的犯罪构成"在罪数评价中的具体适用,并严格遵循全面评价原则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