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蒋密谋袭占东山新中国成立后,被逐出大陆的蒋介石集团始终不甘心失败,日夜做着"反攻复国"的迷梦。1953年初的一天,蒋介石的办公桌上摆上了一份来自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部的密电,内称:准备用一个加强师进攻平潭岛,并以此为桥头堡,展开对大陆的反攻。密电还说,美国"西方公司"热切希望实施此次反攻计划,许诺事成之后,给金门驻军一笔丰厚的报酬。这份密电是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发出的。胡琏曾任国民党王牌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北平电信系统中共地下党,成功地组织了一场影响全市、震动全国,给国民党沉重打击的3000名电信员工“饿工”斗争。 北平电信局下属机构的东营,是这场斗争的发起单位,有员工470人,是北方地区的电报通讯枢纽,在全国通信网络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斗争中举足  相似文献   

3.
1948年冬,沈阳刚刚解放。 一天深夜,沈阳特别市第一任公安局长何侠,收到一份刚送来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急件:“何侠、历男同志:顷接我部政治保卫局一号监测台报告,今日下午1至5时共截获3份使用特殊频率的呼号,从本市发往北平、南京方面的密电。经破译,事关我入城部队番号和参加本市人民政府民主人士名单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鹿璐 《前线》2011,(4):16-17
北京市档案馆藏有一份珍贵的老报纸——北平《解放》报第一号。北平《解放》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的第一份公开机关报,这份报纸利用合法的手段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揭露国民党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实面目,号召民众起来为实现和平民主而斗争。为我党争取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平沦陷后,中共在北平的地下组织坚持对敌斗争,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深入、扩大;平郊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为北平的地下斗争提供了重要依托;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北平社会上层得到积极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组织和力量成为了北平人民抗战的脊梁。  相似文献   

6.
二战期间,一位曾留学日本的中国破译专家准确地破译了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在太平洋战争后期,他又破译出山本五十六座机出巡密电,令不可一世的"海军之花"命丧黄泉。这位两创破密奇迹的中国"暗算天才"就是池步洲。不到一个月破译了日本数百封密电1908年,池步洲出生于福建省闽  相似文献   

7.
1927年7月29日,正当南昌起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准备之际,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突然收到张国焘自九江发来的两封密电。张国焘在密电中说:“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候我到再决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南昌起义的酝酿和决策说起——  相似文献   

8.
王玉龙 《广东党史》2010,(11):40-44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统局成立了一个密电组,以日本军用密电为对象,进行研译。1942年5月,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请求,要求中方派人赴加  相似文献   

9.
王钰 《党史纵横》2010,(10):44-46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统局或立了一个密电组,聘请美国密码专家亚德雷任顾问,以日本军用密电为对象进行破译。1940年4月,蒋介石把在重庆的国民党各派系从事密电侦收和破译工作的7个机构合并,成立了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密电情报的侦译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开明 《党史博采》2011,(12):39-40
“一二·九”、“一二·一六”两次大的斗争高潮,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鼓舞了广大爱国学生和民众的斗争精神,轰动了社会,波及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北平各大中学生在北平学联的统一领导下,纷纷成立学生救国会等组织,爱国、进步学生的队伍迅速扩大。但同时,矛盾也越来越激化。  相似文献   

11.
1936年秋,为适应抗日民族斗争的需要,上海、北平等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启蒙运动,号召一切爱国人士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批判旧礼教,反对武断、盲从、迷信,提倡理性、民主和自由;政治方面主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民动员,抵抗日寇入侵;理论方面主张学术研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中斯大林发给中共中央的"密电",目前所知道的有两份。第一份是西安事变次日发出的,迫使中共中央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以商讨对策。第二份是指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其著述中发表的有关内容,而学界在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中一直含糊其辞悬而未决,甚至还有意无意地加以回避,似乎想当然地认为对这份电报的深入研究会多少削弱中共中央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所起的作用,以致这份"密电"显得分外扑朔迷离神秘莫测。其实,历史事实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07,(8)
叶剑英在长征途中将张国焘企图危害和分裂党中央、红军的密电送给毛泽东一事,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张国焘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叶剑英一生为党为人民立下的一大功绩。对于这件事的经过,中央和红军  相似文献   

14.
<正>1946年冬,鉴于国民党军的不断进扰,中央机关开始疏散物资、坚壁粮食,准备转移。为保证党的文献档案的绝对安全,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材料保管委员会,成员有曾三、裴桐、赵德芳、仲一、徐迈、谢国宝等十余人,其职责是征集、接收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重要档案资料并负责转移。此后经过三次大转移,终于将这批中央档案运进北平。  相似文献   

15.
席富群 《党史纵览》2003,(10):14-16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富农占农村人口的5%左右,主要通过雇佣劳动和放高利贷对农民进行剥削,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富农在反帝斗争中可能是参加的一份力量,在反封建斗争中可能保持中立。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待富农的政策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一致的。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党关于城市民族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党史博览》2013,(12):10-14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亲自领导的一场反腐斗争,为新中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健康发展的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关、部队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在"三反"运动中,北京市积极响应,大力推进,打出了许许多多的大、中、小"老虎",成绩显著,也为今天的打"老虎"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25年的五卅运动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初,福建已有两个团支部,即同年4月初成立的福州团支部和6月中旬成立的厦门团支部。这两个团支部,领导和推动了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福建五卅反帝斗争。这一斗争浪潮对于共青团福建地方组织的发展,以及中共福建地方组织的建立,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务咨询     
《天津支部生活》2009,(1):24-24
档案里没有《入党志愿书》能否补办一份? 问:我单位一名党员的档案中没有《入党志愿书》。请问,是否可以补办一份? 答:党员的档案中没有《入党志愿书》,要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同志,因当时环境条件限制,档案中没有《入党志愿书》,只要组织关系一直没有中断,就不需要再补办《入党志愿书》或补办手续。  相似文献   

20.
霞飞 《党史文苑》2005,(2):37-40
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共中央内部围绕电影<海霞>展开了一场斗争.这场斗争表明: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内的正义力量也在同邪恶势力进行着不懈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