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对博古在西安事变中具体行踪的考证,表明博古不仅先于周恩来到达西安,还是谈判期间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秘密信使,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为紧张的时刻,始终与周恩来并肩战斗在第一线。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许多看似突如其来甚至自相矛盾的惊人举措,其实背后往往有着不为人知的重大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3.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5,(2):8-10,16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了由中共东北军党史组编著的《中共东北军党史概述》,其中有一张周恩来与张学良合影的照片颇为罕见,其说明是"肤施(延安)会谈中周恩来与张学良一起进餐"(图1)。但经考证,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照片认定是张冠李戴之所以认定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主要理由有四:首先,时机不对。当年的肤施会谈不论对周恩来还是张学良,都是最高机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人奥托·布劳恩,中国名字李德,1900年出生,1933年担任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是导致当年中央苏区毁灭的直接责任者,受到彭德怀的面斥"崽卖爷田心不痛"。但李德究竟是谁,却始终是个谜,他到中央苏区前的履历更是莫衷一是、混乱不堪。本文试图就此作一较为系统的探讨。从德军俘虏变身苏军情报局"元老"苏军情报局成立之初,18岁的李德就是其中的骨干。据李德当年的翻译伍修权回忆,李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参加德国军队被沙俄军队俘虏,后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流放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由于当时他  相似文献   
5.
孙果达 《广东党史》2011,(11):14-14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众所周知的领导人,也是红色特工的最高司令。上世纪三十年代他长期在上海领导秘密工作,处境非常凶险,为何他一直安然无恙?因为周恩来有从事地下工作的不少“绝招”。 首先看“住”。他经常变换住所,最长不过一个月,往往只住半个月。因为从邻居注意到消息传开起码要几周的时间,两周换个住所就最安全。而且,每换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6.
历史档案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档案在后人眼里往往会有许多模糊和疑问,使得研究者难以准确运用而影响研究的结果。红军长征中分左右两路军北上时,张国焘企图扣留军委纵队政委蔡树藩的一份电报就是其中之一。这份电报在许多重要的著述中都普遍加以引用,但正确解读者却基本未见。  相似文献   
7.
1998年5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一机部副部长沈鸿,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上的最后一步,时年93岁。沈鸿生于浙江,由于家庭贫寒,他在小学四年级时就被迫中止学业到上海虹口区的一家布店当学徒。布店附近有几家机器厂,他常去与工人们聊天,看他们操作,还帮他们干些杂活。由于他心灵手巧,深受工人们喜欢,所以很快学到了不少机器业的专业技术与知识。此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与机器制造密切相关的数理化,学习当时《申报》的科学副刊《常识》以充…  相似文献   
8.
1935年9月9日那天下午和晚上,中共中央为了商讨张国焘的两次南下电令,分别召开了两次会议,晚上的那次会议才是决定中央立即单独北上的巴西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又一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相似文献   
9.
10.
如今已经知道,西安事变前,在保安与西安之间,建立了一条由近30辆美式道奇卡车和一架当时最先进的波音客机组成的陆空秘密交通线。而在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中,除了波音飞机,值得专门提及的还有一辆特殊的“大轿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