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身为一名社区书记,心里却盘算着"坐地生财",做起非法倒卖土地的勾当,最终换来的是"作茧自缚"的结局,而跟他一起胡作非为的人,也全都尝到了苦果。日前,湖南省常宁市培元街道办事处两江社区非法倒卖土地窝案被公开通报。该案中,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12,(9):63-63
《新华每日电讯》日前刊登叶祝颐的文章说,近日,湖南衡阳常宁市宜潭乡部分村民收到一份调查问卷,内容是调查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与调查问卷一起下发的,还有一份《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回答须知》,“回答须知”要求,被问卷人“回答问题时选择一项计9.5分。其余计10分”。目前,常宁市已经要求该乡将下发的文书收回。衡阳市、常宁市已对此事开展整改。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题为《"冷衙门"的"生意经"》一文,披露了河北省保定市人防系统腐败窝案,自2014年7月以来,保定市人防办原党组书记、主任李铁柱等16人被查处,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文章指出:一个非主流的"冷衙门",竟摇身变为油水丰厚、炙手可热的"独立王国",最终出现"查处一案、挖出一窝、带出一串"的腐败"破窗效应",其中的教训,值得深刻反思。中纪委官网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已多次发文警示"冷水衙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运城市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在全市行政机关深入开展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通过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集中解决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问题,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从而促进了全市行政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变。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2003年9月25日,运城市政府召开了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和所有驻运条管单位参加的全市行政效能建设暨行政效能监察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市、县(市、区)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为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以来,巴中市委准确研判市、区县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全面融合的客观实际,紧扣推进"形"的重塑、"神"的重铸,将2018年确定为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年",着力以规范为抓手,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巴中市纪委监委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强  相似文献   

6.
正涿鹿县纪委监委于去年年初向17个乡镇派出监察办公室,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对乡镇管辖范围内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廉政约谈、监督检查,协助县监委开展调查、提出监察建议等。自派出以来,该县聚焦精准监督、机制建设、队伍提升三方面,发挥出前沿监督"哨兵"作用,打造"家门口的监委"。精准高效履职。立足于构建规范高效的基层监察监督工作体系,先后印发了《关于涿鹿县监察委员会向乡镇派出监察办公室的工作意见》《关于推动落实向乡镇派出监察办公  相似文献   

7.
正刘强在7月18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发表文章说,日前,天津市委发出了对倪祥玉等8名市管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的问责通报,揭穿"官混子"的伪装,让他们"挨板子"。未深入调研、仅凭主观臆断,就认为投资项目存在环保安全问题;消极懈怠,组织落实不力,导致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缓慢;对本单位党员干部放任不管、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确立了监察全面覆盖的立法目的,并且设计了一个三层的规范结构,从监察客体、监察对象和监察事项等三个方面共同规定了监察全面覆盖的实际范围。在监察客体的把握上,社会公权力应当在一定条件下被视为监察客体,立法权和司法权由于各自的特殊属性不宜纳入监察客体范围。在监察对象的认定上,强调判断的标准是看是否行使公权力,而不是看是否具有公职身份,故使用"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的表述。在监察事项的确定上,应当将其确立为职务违法、职务犯罪和道德操守;对立法机关公职人员的监察以不影响履行代表职责为限;对司法机关公职人员的监察以"审判核心范围"之外的事项为限。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2017年10月,在总结实行监察体制改革的北京、山西、浙江三省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制定国家监察法","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这就是说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两规"等人们熟知的词汇,即将结束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叫做"留置"的新措施和一个叫做"监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日,"贵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长王晓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立即引发舆论关注。这是监察法实施,国家监委组建并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后首次发布中管干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信息。与之前的通报相比,本次通报有三处重大变化。消息源从中央纪委变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从"涉嫌严重违纪"变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从"接受组织审查"变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措辞之变折射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是网格化和网络化的简称。实施"两网化"管理,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国首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管理试点城市之一,太原市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监管机制,实现了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劳动保障监察监管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对太原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实施情况作了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孙中山首开"党治"先河,其监察思想在"权能分治"理论提出后,由单一的监察院行使监察权,发展为包括"政治系统"和"党治系统"双轨并行,"政权""治权"和"党权"三方参与的多元立体的监察体系。但在"党治"下的实践中,由于一权独大的"党权"不断干扰"治权"和弱化"政权"的监察权力,使孙中山监察思想的内核发生了变异。通过反思孙中山"党治"监察思想的失效,理清其监察思想中的内在逻辑矛盾,从而揭示政党的自身建设和接受监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国家权力结构的视角来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创制国家监察权以优化国家政治权力配置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把政治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将我国政体从原先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位一体"的格局转变为立法、监察、行政、司法"四位一体"的政体模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政体模式。这一政体模式的创新突破了传统政体理论的窠臼,可以为国际社会政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通报中不难看出,一些党员干部忘却了"我是组织的人"。有的对组织决定不执行、软抵抗,有的对组织原则不遵守、搞变通,有的对组织生活不上心、不参与。更有甚者,将"我是组织的人"异化为"我是有组织的人",打着组织的旗号谋取私利。这些都根源于没有厘清"我与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邱某推荐孙某、张某推荐周某,我向他们推荐字某等人,形成了各自的利益同盟,形成了团团伙伙……"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了云南省昆明市政协原党组成员罗建宾严重违纪违法案。身为领导干部,罗建宾一边大肆收受贿赂、攫取私利,一边费尽心思搞团团伙伙、培植个人势力。最终,"小圈子"变成了大圈套,害了别人,也套住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最近,常宁市爆出一则“你买官,我不卖”的新闻:常宁市市级班子选举换届时,极少数科局级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在该市选举换届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毫不留情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了这席话:“你买官,我不卖!我要了你的钱,我就是贪官;因此我提拔你,就是培养贪官。这样做,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闻此言,我不禁为之拍案叫好!时下,市场经济大潮已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事物已涂染上一层商业化的“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远征中,郴州开启了崭新的又一程。2018年1月10日,郴州市委大院大门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易鹏飞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超共同将覆盖在"郴州市监察委员会"牌匾上的红绸揭开。整个过程简朴而庄严,意义非凡:郴州市监察委员会成立了!时间回溯: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郴州市迅速吹响改革集结号,从改革启动到市监委正式挂牌成立,只用了55天时间就演绎一场改革的"速度与激情",以实际行动和成效书写忠诚和担当。  相似文献   

18.
正1月5日上午,眉山市行政中心大门前,市委书记慕新海与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汪宏一起为"眉山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标志着眉山市监察委正式成立。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简单不失庄重。礼毕后,慕新海提议与全体监委委员合影留念。这令在场的李懿感到"心里暖乎乎的"。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四川省资阳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室原党组成员邹明勇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其中的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邹明勇担任安岳县委副书记、县长时,当地政商圈子里盛传"邹县长耿直、大气、讲格局",邹县长的"格局"就在于收受财物,为行贿者站台、提供帮助,这样的"格局"误国害民,万万讲不得。格局是人的度量与胸襟,格局小的人,心中无大局、做事不大气。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8,(1)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本期选登中央纪委研究室关于"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相关问题的答疑,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