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韩卫 《群众》2022,(9):13-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气质和品格。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跃升的决策部署,张家港市将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打造更具示范引领意义的“文明典范第一城”,努力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机关提出了"四句话、十六字"的总要求: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区域崛起振兴的源头活水,是彰显区域发展实力的重要标识,是一个城市魅力独特的精神支撑。赣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徐福文化、山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门设置"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十九个专题之一,都有力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也精准指出文化之于国家、民族乃至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历史及现实意义。具体到国有企业,企业文化的能动性和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三步走,建设新焦煤"时代使命,山西焦煤党委更加深刻认识加  相似文献   

6.
郑伟 《群众》2018,(17):35-3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8,(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六个高质量",是进一步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沭水之阳,文起两汉,沭阳自古繁华,素有"虞姬故里、花木之乡、江淮明珠"之称。而今,对标新时代的发展坐标和历史方位,为助推沭阳城市品位提升和特色发展,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保护传承发展好沭阳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千年文脉得到更好传承,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才能更好地做到文化自信;只有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才能传承与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文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那么,这一思想的鲜明特点是什么?我认为它突出表现为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铁路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用铁路安全文...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文化大县,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着力打造海安文化品牌,对于提升海安文化软实力、助力海安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海安文化的代表,青墩文化孕育了江海文明,历经6000年悠长岁月,在海安乃至更广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是生活在厦门、泉州、漳州地区的闽南人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创新的地域文化。闽南滨海的地理环境和外来文化的融入,多元文化的双向交汇的丰富性和特殊性拓展了闽南文化,使闽南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黄土文化、具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9,(6):7-7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5.
金世斌 《群众》2022,(9):15-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江苏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一级馆数量居全国前列,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把文化建设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加以阐释。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正如报告所指出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  相似文献   

17.
正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文化立场"问题,坚定文化自信,就是需要每个中国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其出发点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文化"一词贯穿于十九大报告全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一个组织、一支队伍的灵魂。特色鲜明的组织文化和战线文化,能够起到树立形象、塑造个体、凝聚力量、强化共识、激励斗志、滋养心灵的重要作用。"一、对文化自信与公安文化品  相似文献   

19.
朱崇慧 《群众》2017,(21):60-6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我们东海县在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坚持以文化、文明为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对文化价值的认识,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作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