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重庆江津1500多年建县史中,只有两人曾三任知县,国璋就是其中之一。国璋(1839-1900)字子达,杭阿坦氏,蒙古镶白旗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第一次任江津知县,任内颇有政绩,被称为"能吏"。光绪六年(1880年),国璋第二次任江津知县,不料次年底调离江津。十年后,他第三次任江津知县,因广施惠政,深受百姓敬仰,后来擢升巴县知县。殁后,江津百姓将其牌  相似文献   

2.
<正>张嵚在微信号"我们爱历史"上撰文说,古代官员任满升迁,考核评语十分重要,只要能收获好评,升官加薪通常不成问题。但放在明太祖朱元璋执政年间,这事可没这么简单。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日照知县马亮就成了倒霉蛋。这位仁兄干了三年知县,因为运送贡品时表现突出,考核时得到吏部的重点表扬,还被重点推荐给朱元璋。谁知朱元璋看过后大怒:"你这  相似文献   

3.
正喻茂坚,字月梧,号心庵,明成化十年(1474年)出生于重庆府荣昌县(今重庆市荣昌区)坛坡滩。正德二年(1507年)参加乡试中举人,名列十二。正德六年(1511年)参加会试和殿试,中三甲第三十二名,授安徽铜陵知县。后历任浙江临海知县、福建道监察御史、陕西巡按、大理寺卿、刑部侍郎等职,官至刑部尚书。正德九年(1514年),喻茂坚调任浙江台州府临海知县,力革当地溺死女婴的陋习。在任三年,拯救女婴万计,凡被他救活的女婴皆被唤作"喻女"。市民感激他的恩德,特地修建生祠,至今临海碑碣犹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今天对"廉"字的解释,就来源于段玉裁。他在书中解释说:"廉,棱也。引伸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清乾隆四十五年,正值盛世,在爱新觉罗·弘历眼里可谓是海晏河清。扬子江心,一艘顺江而下的船上因满载72箱沉甸甸的货物显得摇摇晃晃,船头这个官员打扮样的人却是归心似箭。此人是刚从四川巫山知县任上辞官的段玉裁,47岁的他其实也正值盛年,却因病不得不回自己的江苏金坛老家,可在回家的第一天晚上,就遭了贼。段玉裁先后当过4个地方的知县,更是当朝有名的大学问家。后世人们读古  相似文献   

5.
正清朝时的威远县令李南晖是甘肃通渭人,因"耻以貌博官",躲避皇帝大挑,所以直至56岁才被授予威远知县一职。在任14年间,他体恤民情、勤政务实,修城池、筑河堤、架桥梁、建书院、修县志……"百废俱兴,民心爱戴,欢若一家",民间称呼他为"清廉知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李南晖到任。次年便募资开修"几几不可支"的东桥(原名观澜桥)和北桥(原名义津桥),总耗时十余载。在此期间,李南晖  相似文献   

6.
正江津历史上,一位叫国璋的,曾三任江津知县。国璋,蒙古镶白旗人,京旗赓良佐领下监生,清代少有的清廉之官。清同治十二年,国璋第一次任江津知县。虽任职不到两年,但颇有政绩,被称为"能吏"。同治十三年,移官他县。光绪三年,国璋以重庆盐务官员的身份来到江津白沙镇。他对盐商邓石泉出资兴办聚奎书院(今江津聚奎中学)很是赞赏,但因经费困难书院已半途停建,他便同邓石泉一起到黑石山现场了解情况。邓石泉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以后你任江津的父母官,希望多多扶持。"不久,国璋回到重庆府。  相似文献   

7.
近日看到一则笔谈:有个知县要到庙里游览,提前通知了庙里住持和尚。和尚忙了几天,洒扫庭除,并且张罗了一桌酒席招待。知县觉得挺惬意,本又是个风雅之人,便随口吟诵了两句古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和尚听了,只是苦笑。知县看了很奇怪:“你为啥发笑?难道下官念错  相似文献   

8.
正清朝年间,青海设有三川书院、青海书院、凤山书院、河阴书院、崇山书院、五峰书院、泰兴书院等。凤山书院是清代远近闻名的河湟地区"四大书院"之一。凤山书院位于青海乐都,原名乐都书院。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何泽著建于碾伯城西隅,旋废为圃。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县冯爔重建于城东厢文昌宫旁,因其地背倚凤凰山,乃更名"凤山"。前为厅舍,古树荫翳,花竹丛植;后为圃,榆杏交柯,环境幽美。凤山书院以书院为"国家培才之地",招收汉、土、藏、回等民族学生,延请名师授课,敦勉弟子"习诗书,亲师友,励名节",采取讲学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余甸被《清史·列传》列为"循吏"。对他的评价是:"刚方清简,以儒术饰吏治,直声震天下。文章书法,亦冠一时。殁后,所历官地,父老闻之,皆群聚哭祭奠焉。"他是封建社会江津的知县中,惟一敢亲手捆绑上峰派来特使的官员。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八月,重庆府江津县衙门前聚集数千县民向知县大人余甸请愿,请求他释放被扣押的朝廷重臣年羹尧派来催征钱粮的特使。余甸本是为减轻百姓负担,才扣押了特使,为何县民们反而向余甸请求将其释放呢?原来,担任四川巡抚之职的权臣年羹尧受命平定青海叛乱之际,趁机以"平叛"之名对四川各  相似文献   

10.
正郑燮(1693年—1765年),字板桥,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1742年,49岁的郑板桥步入仕途,出任范县知县。1746年,潍县相继发生水灾、旱灾和虫灾,粮田绝收,百姓只得吃草根、树皮等,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面对重灾,潍县原知县竟然弃官逃走,朝廷便将郑板桥由范县调到潍县担任知县。眼看着灾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多次上奏朝廷建议开仓赈济却始终没有回音,郑板桥不顾副手县丞和主管典吏的提醒和阻拦,冒着私开官仓犯死罪的  相似文献   

11.
学会吃“百家宴”张述华电视剧《郑板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年,郑板桥任知县的县里发生灾荒,知府大人要来体察民情。为此,郑知县特意准备了一桌“百家宴”。当几位百姓把饭菜端上桌来,知府及其随僚们一个个都傻了眼。原以为这百家宴是百里挑一的佳肴荟萃,不料此...  相似文献   

12.
正咸丰十一年(1861年)初秋,当方大湜作为代理知县来到(湖北)襄阳县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坏消息:飞蝗遍布乡野,庄稼遭到噬虐,情况十分紧急。对此,一个幕友禁不感叹:东翁真是时运不济,之前遇到人祸,现在又赶上天灾。幕友所说的人祸,是指一支土匪队伍从安徽流窜到湖北,骚扰黄梅、广济等地。方大湜时任广济知县,由于猝不及防,他被吏议问责,革职留用。鉴于他政声极好,上面很快又起用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2,(23):45-45
半鸭知县清代于成龙为官清廉无私,崇尚节约,甘于淡泊。他在任广西罗城知县时,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仅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成鸭,乃割下一半作为儿子回老家时路上的莱肴,因此得名“半鸭知县”。  相似文献   

14.
据清朝翟颢《通俗篇·货财》记载:靖江县(原名马驼沙)郭知县原先在江南教过书。上任不久,一个学生就找上门来“打秋风”。他请门人呈上一张拜帖,一把诗扇。郭知县见了并不迎客,而是提笔在扇面上写道:“马驼沙上县新开,城郭民稀半革菜。寄语江南诸子弟,秋风切莫过江来。”  相似文献   

15.
甘肃秦安县人杨于果,因其廉洁爱民,人称“杨佛”。杨于果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考取进士,进入吏部待选。乾隆五十年(1785年),杨于果被任命为湖北长阳县知县,任内节俭自励,寓精察于浑厚,不以衙门作风欺压百姓,很受群众欢迎。任枝江知县时,明察秋毫,排除阻力,以事实定案,释放因“教匪”案而被诬告受陷害入狱百姓300多人。任南漳、枣阳知县时,恰逢湖北总督吴熊光、大学士松筠先后在南漳驻兵,杨于果向吴熊光阐述自己治兵方略和养民、富民之道,吴熊光听后高兴地赞叹道:“吾抚豫时,早知此间有君,保尚郁郁耶!”…  相似文献   

16.
石雷 《共产党人》2008,(10):29-31
久负盛名宁夏中宁县素有"枸杞之乡"的美誉。有史料记载,600年前是中宁人首先将枸杞这种野生植物进行人工栽培的。清代宁安(即今中宁)知县黄恩锡在"枝竹词"中写道":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果品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胰田岁早丰。"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中宁枸杞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7.
“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迁家而居焉。”——摘自周恩来《射阳忆旧》周恩来曾多次讲过,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绍兴,一个是淮安。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字攀龙)出生于绍兴掇木桥“百岁堂”故居,曾做过“绍兴师爷”,后来任江苏淮安府山阳县(1914年改名为淮安县)知县。在  相似文献   

18.
生母:万氏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乳名冬儿,是淮安府清河县(今淮阴市的市区及周围一带)知县万青选的女儿。她排行12,因此,娘家人都习惯地称她十二姑。万氏个头高高的,身材匀称,美丽,聪明,心地善良,性格豁达开朗,且敢于同封建的陈规陋习作斗争。在那盛行妇女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的时代里,她坚决不肯裹脚。万知县十二分疼爱她的这个争强好胜的女儿,在她稍稍长大时,就经常带着她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万知县特别疼爱冬儿,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处理政事,常常把她带在身边。由于从小在万知县身边耳儒目染,冬儿长大后,很会为人处事…  相似文献   

19.
宋明晏 《前线》2016,(4):92-93
正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山东省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讲到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悬挂在河南省内乡县老县衙"三省堂"的一副对联,撰联者为清康熙年间的内乡知县高以永。习近平总书记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清官受人敬仰,有关他们为官清廉而获得种种美名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读来颇受教益。半鸭知县清代于成龙任罗成知县时,廉洁自律,寸礼不纳,安于清贫生活。有一次儿子从山西老家来看望他,他只有一只咸鸭,于是就割了一半给儿子,作为儿子归路上的菜,因而百姓敬称他为“半鸭知县”。后来,他任两江总督,文史赴任途中只住旅店,不住公馆,在总督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