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主要存在四大问题:教学内容安排针对性不强;教学对象认识充分性不足;教学资源配置合理性不够;教学阶段衔接延伸性不足。要破解上述四大问题,必须从理念、机制、队伍三个维度入手,积极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围绕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团队一体化、教学方法项目化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主要存在四大问题:教学内容安排针对性不强;教学对象认识充分性不足;教学资源配置合理性不够;教学阶段衔接延伸性不足。要破解上述四大问题,必须从理念、机制、队伍三个维度入手,积极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围绕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团队一体化、教学方法项目化三个方面,积极推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教学资源亟须整合、教学形式亟须完善、教学项目亟须创新等困境迫切要求构建实践教学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法是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在师生互动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彰显师生和谐共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高职院校通过建立门户网站、成立优质团队、提供"自助式"模式、实施联动考评机制等路径构建实践教学网络平台,有利于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但由于认识不足,目标定位不明,缺乏统筹管理,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也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和专业实际相脱节,因而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热情不高,其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要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建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以此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融合"平台,是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从而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内容上实现融合。搭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双融合"平台,必须解决好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实践基地、保障机制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庞芳琪 《湘潮》2013,(1):128-129
适应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及意义、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具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题中之意。按照高职院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思政课实践教学可分为"实验、实践、实训"(以下简称"3S")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并利用不同的实践平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通过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的相互促进,使学生确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实践体验到理论认同进而到信念构建。本文探究了高职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主要形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建南 《世纪桥》2012,(1):102-103
基于职教实训基地"高职思政课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一体化教学,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测评;旨在得出:这一模式是否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否测评的手段合适,是否测评的措施到位,是否已达到教学的效果。通过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项目载体,能力为本,职教基地践行,达成思政课、学生所学专业与职教基地一体化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连接,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目前,各高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性质模糊、教学过程管理不足、评估考核实效不高、教学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向课程建设专门化、课程组织规范化、课程评估全面化、保障机制体系化等方向发展,以期更好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网络教学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学段教学纵向衔接、循序渐进,相关学科研究横向协同、合力教学。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网络教学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停课不停学"的首要选择,思政课网络教学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突发疫情的应对中突显出来。以此为契机,我们深刻反思,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坚持整体建构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建立螺旋上升的网络教学体系;加强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VR虚拟实验室建设,锻造丰富多彩的网络兴趣课堂;打破各学段各学科网络教学间的"壁垒",搭建多维立体高效的思政课网络教学一体化平台三大举措,推进思政课网络教学向一体化建设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6级起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情况,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0、2011级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各抽取300名学生,共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文章从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出发,提出以完整的课程内容、一致的课程目标、紧密的学段衔接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探索通过课程目标、师资力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大小思政课堂的一体化构建,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影响思政课的价值实现和育人效果。对Y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不足。通过优化师资队伍、遵循教学规律、丰富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等策略,提升高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5,(10)
本文分析了高职单独招生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师必须转变对单招学生的错误认识,发掘单招学生素质优势给予正强化,充分发挥思政课对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科学制定单独招生学生的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实行小班制上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论述了高职单独招生学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韩伟  张虹 《世纪桥》2014,(9):55-56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河北部分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分析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原因,深入研究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科学模式,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项目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内涵,提出问题先行、经典支撑的教学思路,通过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教学路径;达到学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实践模式。经过集体备课,理论精学、专题研讨、考核改革、项目设计等动态管理,建特色鲜明的思政课实践项目目标与平台,同时完善特色鲜明的思政实践项目渠道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徒制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也是改革我国高职教育的新途径,这种新模式具有招生和就业对接、"工学交替"、"双元"育人、"双重"身份、考核方式多元化等特征,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挑战。作为思政课教师,正确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特征,客观分析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以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完善思政课考评体系,实现"知行合一"目标;不断增强职业提升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策略来应对挑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田祖清 《学习月刊》2014,(4):99-100
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在新课程设置过程中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另一个环节是理论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手段。笔者拟就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现状.来探究如何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受到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文章对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提升统整、融合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校企合作是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提升融合的有效平台,重点分析了其模式、路径,探讨了长效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培养高职学生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文章提出了在思政课中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即PBL教学法的探索和运用、恰当的表扬和批评、榜样的力量和魅力、实践教学推动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