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针对农类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不愿学农、学农不爱农、兴农能力不足"等问题,围绕"立德树人"总要求,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标杆,突破专业限制壁垒,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育人实践中进行"农"类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四融法"探索与实践。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工匠"态度。学校立足专业优势、紧扣学生发展,延伸思政教育课堂至田间地头,依托"践行‘七个一’,服务‘新农村’"实践项目,搭建"农业流动医院"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工匠精神回归。高职院校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场所,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工匠精神培育在社会观念、教学理念、校企合作程度上都存在一定困境。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全过程渗透工匠精神;转变校企合作思路,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转变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校园文化,营造争做工匠之师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融入齐鲁文化的工匠精神作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方面,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践行工匠精神的需要。本文以探讨工匠精神的内涵为基础,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齐鲁工匠精神的耦合关系,梳理目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齐鲁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提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齐鲁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从而推进齐鲁工匠精神的传承,以期培养德润身、技立世、品高端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丁琪 《世纪桥》2023,(11):48-50
立德树人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培养新青年的使命所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内涵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政课在实现立德树人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提高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水平,需要通过增加课堂中德育教育、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和重视网络环境建设等方式,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是新时代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提出"立德铸魂,引领美好人生"的思政工作引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理念,从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创新多方平台、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来发挥思政工作引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立德树人功能毋庸置疑。为充分发挥导师立德树人功能,需提高认识,增强导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导师应从理想信念引导、创新能力培养、学术道德培育、竞合精神培养、良好心理引导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培养;通过导师的示范引领、运用渗透式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环境等途径来实现导师立德树人,并通过健全制度来确保导师立德树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塞罕坝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优秀精神品质被熟知、传承与弘扬。将塞罕坝精神培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既能坚定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立场,践行绿色的发展理念,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又能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刻剖析高校在培育塞罕坝精神中存在的知行脱节、培育欠缺系统性和实效性、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不足、塞罕坝精神社会育人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从高校教育、教师引导、环境氛围、媒体宣传四个方面进行路径探析,最终形成塞罕坝精神在高校生根发芽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及思想纲领,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大学生公益支教组织作为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大学生公益理念的培养、社会公益实践的开展以及高校公益文化的建设。秉承高等教育的发展宗旨,本文从"立德树人"的理念视角出发,总结归纳出了高校公益支教组织的三条育人路径,分别为"观念育人""实践育人"及"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毋庸置疑是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灵魂,高校要遵循灵魂指引,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通过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实现立德树人重要目标三个具体维度,推动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乔明 《世纪桥》2024,(4):81-83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是思政工作体系中的主力军之一,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应明确“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明确自身定位,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并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积极探索发挥好灯塔作用的实践途径,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青年团员的思政教育影响其身心发展,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高校团员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教育维度的单一性、思政教育节奏的跨越性、思政教育内容的碎片化,存在的三个问题,分析问题的三点原因,尚未意识到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政教育主体的匮乏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尚未形成合力。并提出问题解决的四项原则,系统性教育原则、差异性教育原则、创新性教育原则、自主学习性原则。提出探寻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新内容、构建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新模式、打造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新制度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5,(6)
<正>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姜长宝 《奋斗》2023,(8):21-23
<正>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主阵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4.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第一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教学工作,筑牢铸魂育人堡垒,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深入推进思政教育进体育课堂,探索思政教育和体育课程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体育+思政”立德铸魂品牌教育,实现了党建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政治引领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从"立德树人"的视域来看,要求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以"立"引领社会发展之"德",立学生和谐成长之德,树创新创造创业之人为重。当前的资助工作在促进贫困生德性涵育、心理和谐、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必须加以改革,形成全员参与的资助工作局面,构建平等尊重的资助工作关系,提供基于需要的资助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要求和使命。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担当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必须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明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不断探索实践"立德树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传承,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神圣使命。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立德树人工程,高校须通过抓住"党建龙头"主心骨、做好"以生为本"引路人、筑牢"思政课程"主阵地、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打造"三全育人"生态圈、搭建"家校互动"同心桥等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的新范式与新生态,形成高校立德树人整体合力,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林炜 《实事求是》2023,(3):76-83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并对此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传承红色基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红色基因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党的百年红色血脉和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此,高校思政课要着重把握用红色精神沟通心灵、用红色历史启智润心、用红色信仰激扬斗志的三维要求,做到讲准、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发挥红色教育的育人效果,确保党的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9.
"红船精神"引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聚焦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遵循理直气壮、情理兼容的教育方略,坚守深耕理论厚土、培植红色基因的实践路径。"红船精神"托举起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文化传播力量,指引大学生坚定理想信仰,思悟红色革命的精神之源,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义理,立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南,这在形式和内容上折射出高校"榜样教育"创新发展的立体图景。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20,(8):43-4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哈尔滨商业大学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守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和全媒体融合的优势,形成"互联网+"思政工作网络矩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