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这些观念,又同它们有原则的区别。”为什么说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提出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这些观念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呢?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此谈点浅见。首先,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提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方面,这些观念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反映。商品经济必然要求商品所有者之间不仅应当等价交换,而且应当自由交换。等价交换实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观念一直被认做是对社会主义毫无益处的资产阶级口号而冷落到一边。现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这几个观念做了重新评价,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这些观念,又同它们有原则的区别”。这是我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它也曾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它发端于十四到十六世纪以“文艺复兴”为特征的人文主义(humanism)思潮,其后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和  相似文献   

4.
苏伟 《理论探讨》2007,3(4):6-8
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与人类之生俱来,但在中国历史上被压抑最深。它们是西方人道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又被资本的本性严重扭曲。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提供了平等、自由、博爱的基础,但要实现之,还得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上醒目地标明它们。只有使平等、自由、博爱之花开遍神州大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不但将作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中国建立,而且还将作为习惯性的生活方式在人民中生根。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共产主义理想、个人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社会主义民主等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宪法规定了的。可是,当人们根据宪法行使合法的民主权利时,往往碰到障碍。这种情况,除了左的错误思想作崇和封建流毒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抱有错误的看法,把这些观念等同于资产阶级思想,这不是无知、便是歪曲。凡具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当资产阶级在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旗帜下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候,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也积极参加了推翻封建制度的斗争。历史的事实是,民  相似文献   

6.
法国近代发展的历程伴随着暴力和冲突。自由、平等和博爱这三个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三个硕果并没有真的成为保护法国人民的福泽。从1789年起,法国在历经了近两个世纪的冲突后,最终在第三共和国时期达成了妥协,实现了大革命中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托克维尔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者,在《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两部书中对民主、自由和平等进行了阐释,剖析了法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全球视野的背景下看待法国问题,使得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家们完成了从街垒到议会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很赞赏美国原始社会史学家、自发的唯物主义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下面的一段话:“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民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马恩选集》3卷175页)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来,对“民立、自由、人权”等口号曾有过不少争论。在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的观念中,谁多讲民主、要自由、争人权,那谁就有脱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有追求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嫌疑。的确,最初提出“民主、自由、人权”口号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政治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提出这些口号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小生产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新生资产阶级生气勃勃的发展要求。为了发展商品生产,资产阶级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拥住了人们的手脚;等级森严的封建世袭制度,严重损害了新生资产阶级要求平等交换商品的权益。于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白由、人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的博爱观,不但表现在他的宽容广大的胸怀,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道德观。他曾这样说过:“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民国建立伊始,大总统孙中山就庄严宣布:“自法兰西人权宣言出后,自由、平等、博爱之义,昭若日星”,中国人民应当“咸属平等”,“务使博爱平等之义,实办推行。”随之发布了一连串的革除封建专制、泯灭人性的制度的法令文告,把平等、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世界上有两千多个民族,人类文明随着多种民族的相互交往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或文明的多样性,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长期存在。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并非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民主”、“自由”的呼声很是强烈,这是中国人民积压在心灵深处的宿愿的又一次爆发。在这里,我觉得在呼唤民主和自由的同时,更有必要呼唤的是平等。没有平等,所谓民主、所谓自由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平等,这是一个被我们遗忘已久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错误地认为,随着旧中国的灭亡,一切不平等的现象也就一同被埋进坟墓了,社会主义时期不再存在为平等而斗争的问题。毫无疑问,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重要根源——私有制的破产,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推论出,平等自然而然地来到了中国大地。私有制必然导致不平等,但不平等并不一定都是来源于私  相似文献   

12.
人生而平等。人类最早的自然基础(生理上质的等同性)和社会基础(原始公有制)造就了这一事实。拥有相等机会的人没有特权的制约,当然是自由的。原始人必须团结一致对付严酷的大自然,所以,博爱精神亦与人类与生俱来。从此,把平等、自由、博爱视为天经地义的正义感,也就成为人类的“天性”,伴随人类跨越着各个时代。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宗法主义为基础的专制主义的绝对统治,造成了“君子治小人、小人养君子”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历史。宗法一专制主义是封建主利益的集中体现:以贵凌贱必须分等级,享贡受赋必须讲依附,南而称霸必须搞镇压。这  相似文献   

13.
宋书超 《学理论》2012,(14):11-12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一种思潮,自由主义最核心的理念及价值追求集中体现在自由主义关于自由、平等及民主的看法上。相对封建专制主义,自由主义关于自由、平等及民主的追求反映了贵族"负责任"的品格,在社会的危急关头求新求变,避免了社会走向崩溃;而相对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各种主义如激进主义等,自由主义提倡的消极自由观、机会平等观及代议制民主政治则深刻地反映出了西方的"节制"这个贵族气质。  相似文献   

14.
小马丁·路德·金深受正义、博爱、顺从等这些黑人宗教观念的影响 ,他也将宗教当做一个为正义和自由而战的武器 ,用自由的新教神学来阐述他对美国宗教的看法 ,努力提醒白人在黑人争取平等、正义的斗争中的责任 ,从而成为对美国社会和黑人都有很大影响的宗教领袖 ,也是最成功地利用宗教为黑人争取平等自由等人权的黑人运动领袖。  相似文献   

15.
问:五、六年前,您曾就“民主”与“为民作主”这类在实际生活中常被混淆的重要概念发表过引人属目的见解,能不能谈谈同样重要也同样常被混淆的“自由”、“自由化”呢? 答:先谈一个基本认识问题,个性解放、人性、人道主义、民主、自由、平等、法治这类概念常被扣上“资产阶级”的帽子,这是极大的历史误会。这些概念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提出来并加以充分论证了的,是全人类最宝贵  相似文献   

16.
杨超 《学理论》2013,(23):33-34
平等,是一个社会民主最基本的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要发展、成熟,平等问题是首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平等对一个国家的民主性格有很大的影响,对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平等观念是从古到今一直继承下来的,平等成为西方自由、民主和宪政的基础;而中国由于传统的原因,平等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比较中西方平等思想及其影响,对当前的政治民主建设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加强宪政视野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运行进行经验性和规律性概括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多向度、多维度的综合性概念,其具有基层民主自治理念性的属性,自由、民主、平等及权利等是其主要的理念要素,这几个理念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自由与平等是权利理念的根据和基础,民主理念是权利理念的保证,权利理念是自由、民主、平等理念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理念领域中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为人类解放理想构建了一种“民主的平等”方案。所谓“民主的平等”旨在消解基于“自由优先”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特别是试图通过所谓形式上不平等但却合乎正义的分配原则矫正由社会偶然性和自然禀赋差异导致的人们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同于罗尔斯把假设的原初状态作为理想社会的起点,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实然状态出发,在“平等优先”的指导下推进人类解放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罗尔斯“民主的平等”进行解构,不难发现,“民主的平等”方案为人们从原初状态的个人自由转向政治状态的社会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但因为其并未触及造成社会不平等的真正经济根源,因而只能依托脱离现实处境的分配原则实现政治解放。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只有立足唯物史观,复归人的本质,把解放扩及全人类,才能在真实意义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与各种乌托邦社会主义流派企图通过先验理性和人道原则“发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同,马克思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精神的本质反映。劳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体”,因为劳动确立和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民主体立场和根本内容规定。以劳动自由为基础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理念,是科学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基本主张;以劳动平等为基础的按劳(需)分配和人民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基本主张。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劳动为“实体”的自由、平等、民主、公有、共享诸价值“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是一名教徒,不但信仰虔诚,还利用“博爱、平等、自由”的宗旨对待士兵,把士兵们当成自己的弟兄.尽管如此,但士兵们并不都认可他,有的甚至反感、当面顶撞他. 冯玉祥在每天早操时必问士兵们一个问题“弟兄们,我们是谁的军队?”“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士兵们用激昂嘹亮的声音回答道冯玉祥每当听到这种气势宏伟的回答时,心里都感到非常欣慰和激动,面带微笑地向士兵们挥手致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