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人格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其健康人格的重要力量,其人格面貌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格成长,通过对高校辅导员政治人格、道德品质、业务知识、应时能力及人生态度等人格面貌的探讨,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创业型人格,既是全面实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是贴近学生实际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人格将影响其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人格的培养是高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把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置于全球化、现代化、社会化之大背景中思考,找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科学规律,对高校人格教育模式作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塑造完美人格,一直都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诚信教育则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存在的考风考纪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对考试作弊这一现象从德育的高度进行剖析,并提出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德育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人数激增,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代贫困大学生的现状,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阐明了其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并从保护贫困大学生原有积极品质和扩展其自立人格和心理弹性等方面,多举措、分层次对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担负起塑造大学生时代精神品格、促使大学生现代道德现念生成的使命,它突出、强调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以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德育的具体方法,就是按职业道德人格构成确定高校德育内容,以职业实践为定向,贯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原则,将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道德品质养成、职业道德人格培养与典型、理想职业道德人格塑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大学影视欣赏已成为大学生塑造自身和谐人格的重要课程教育形式之一,而大学生的和谐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推进广大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些好的影视作品的欣赏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思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当代的大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实现自我的探索价值,从而达到和谐人格、探索生命意义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今,高校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不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针对高校周边环境的不良因素,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相似文献   

10.
王建成  况明明 《工会论坛》2009,15(1):120-120
受当今信息时代的影响,80后乃至90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巨大挑战,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音符。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全人格,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理应是高校的第一要务,因此抓好主旋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就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