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独立后实现了由共产党一党独存到多党并存的政党体制的转轨;多党制产生的政党政治已成为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政党发育不良,但多党制作为俄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俄国社会革命党是俄国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民粹派政党。它吸收传统民粹派和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学说,形成自己社会革命主义的建党理论。社会革命党观点矛盾、组织松散、策略幼稚,是俄国从传统到现代过渡时期社会的不成熟性在政党上的反映。虽如此,社会革命党仍不失为一个代表农民利益,兼顾部分工人和知识分子利益的革命政党。  相似文献   

4.
政党在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相当活跃的角色, 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逐渐受到 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目前, 学者们初步分析了世界各国政党体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以及政党政治 与国际政治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阐述了开展政党外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论证了政党作为非政府 组织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型行为主体, 其影响已渗透到一个国家内政、外交活动的各个方面, 并 因此影响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政治变革中的多党制赵龙庚俄罗斯由共产党一党执政演变为多党并存的政党体制是苏联解体后政治体制变革的重要产物,也是俄罗斯与西方社会政治融合的重要一步。由多党制产生的政党政治已成为俄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俄政治进程的走向。本文...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多党政治从 1 990年 3月开始实行 ,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其起步阶段的特点是 :各派政党纷纷创建 ,分化组合异常频繁 ,政党政治尚未步入正轨 ,违法和违规现象十分严重。 1 993年宪法通过后 ,进入形成和运行阶段 ,其特点是 :各派政党的活动逐步走上宪法轨道 ,多党政治基本形成并开始运行 ,但政党格局变化较大 ,政党地位并不算高 ,政党政治尚不成熟。普京主政后 ,着手进行政党改革 ,俄多党政治进入整顿和提高阶段。在讨论、通过和颁布《政党法》的过程中 ,中派组织实行大联合 ,右派组织升格为政党 ,左派内部则矛盾加深 ,俄共出现分裂危险。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北欧民粹主义政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在政治舞台上,逐渐上升为各国主导政治力量;在政策纲领上,趋向温和,并重塑议题竞争空间;在组织形式上,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扩大影响,并实现跨国联合化。北欧民粹主义政党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需求侧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影响等因素,供给侧包括政党体制、民粹主义政党策略和领袖魅力等因素。北欧民粹主义政党的新变化将加剧北欧政党政治碎片化,推动北欧主流政党民粹化和民粹主义政党主流化,影响北欧国家传统自由民主政治和政府政策制定,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未来,北欧国家民粹主义发展前景仍存在一定变数。  相似文献   

8.
陶元浩 《东南亚》2010,(2):26-29
政党体制主要是研究不同的政党间的运行模式,考察政党政治中的政党数量、竞争程度、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政治体制的影响。莫里斯·迪韦尔热和和萨托利分别从政党数量和竞争程度对政党体制进行了分类。根据政党体制的分类,新加坡应属于“主导型政党体制”,其特点表现为:竞争性、一党主导性、民主性和威权性。新加坡政党体制的成功运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成功启示: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党体制和政治制度、探索主导党体制的监督制度、积极推动政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政党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党组织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政党体制成为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历了持续动荡的“叶利钦时期”和日趋稳定的“普京时期”两个阶段。俄罗斯的政党组织也经历了分化、重组、变迁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政党制度转型的主要内容是从苏联时期的一党制转向西方式的多党制。它经历了从最初的混乱无序状态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若干阶段。普京执政两年多来,对政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政党法》的制定和实施,使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由左、中、右三派政党组成的多党制格局。但是,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相比,俄国的政党制度还不成熟,仍有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欧亚主义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以来,“欧亚主义”再次成为俄罗斯文化界、学术界最时髦的话题之一。特别是在政治哲学领域,受到了不少政党乃至独联体中一些国家的青睐,加之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欧亚主义问题也成为了国际性的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这一动向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并对俄国欧亚主义问题展开研究。本文试对我国近10年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引言欧亚主义作为俄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哲学思想之一,用俄国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彼得·尼古拉耶维奇·萨维茨基(1895~1968年)的话来说,就是俄罗斯民族意识对俄国革命的事实所…  相似文献   

12.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原则,政党政治则是现代政治生活的要素和主要组织方式。政党和政党政治研究的概念和分析工具主要来自相对成熟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理论,但关于“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的研究更为关注这一理论所忽视的许多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后发国家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巴西的政党政治状况,可以清晰地认识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许多突出的内容、特点和风格。但经典和新兴理论都不可能穷尽“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理论总结,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实际状况尚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为这一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3.
“统一俄罗斯”党目前是俄国第一大党。它自称人民党,是代表俄罗斯全民族利益的政党。它的思想基础是“政治中派主义”,宣称采取介于左翼和右翼之间的中间立场;反对“政治激进主义”,主张“保守主义”;对苏联历史在批判其消极因素的同时肯定其积极成果;全面支持普京总统的路线政策;主张建立强有力的国家,保护人权和生态环境;要求把温和的自由主义与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结合起来;外交上支持普京总统推行多边务实政策。俄国政党制度目前虽然保持多党制形式,实际上出现了一党独大的格局。“统一俄罗斯”党与普京总统结盟使它的影响迅速扩大,但也造成了对总统的高度依赖性,出现了“强势总统、弱势政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被称为“选举年”。第五届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于2007年12月2日拉开帷暮。此次选举对于俄罗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俄罗斯政党体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后俄罗斯政党体制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俄罗斯政治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现代政党的诞生为政党竞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2年培尼亚改革选举法为政党竞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机,阿根延完成了从寡头统治向竞争性政党政治体制的转变.新的政治体制具有多元、竞争和开放的特征,而政党竞争的不成熟和脆弱性直接导致了1930年阿根延政党政治体制的坍塌,对此后阿根廷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委内瑞拉在1958年建立民主体制之后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政治稳定和可治理性,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实行经济模式转型以来,委内瑞拉面对着一场可治理性危机,其表现为民选政府愈来愈难以有效地维持社会秩序,大规模、长时间的罢工、示威和严重的暴力冲突频频发生;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政治分歧加剧;国家机器内部出现分裂乃至对立,严重限制了政府的执政能力;猖獗的腐败现象损害了民主体制的合法性,多起未遂军事政变的发生对民主体制构成严重威胁.从政治体制的角度看,这场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委内瑞拉政治制度化的水平落后于政治参与的发展水平;民选政府的执政能力不足,政策措施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两大传统政党的衰落和政党体制的破碎化削弱了民主体制的社会基础和功能作用.为了应对可治理性危机,委内瑞拉政党和政治体制都需要进行自我改革,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并建立一套强有力的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7.
1905年,俄国历史上最大的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主党成立,其政党领袖米留可夫试图引导俄国走上他所倾心的君主立宪制道路。在与沙皇政府和列宁等人的论战中,米留可夫成为俄国自由主义的代表,即将经典的传统自由主义应用到俄国的理想实践中,结合俄国文化土壤中所特有的东西,通过不流血的和非暴力的改良道路实现国家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与同样处于转型期的中东欧国家稳定的政党体系相比,俄政党体制显然没有中东欧后共产主义国家稳定和有效。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在政体选择、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制度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双方政党制度绩效截然不同的主要因素。长远看,俄政党制度将趋于正规化,其作用也有望增强。  相似文献   

19.
在帝俄晚期,俄国海军在客观地理条件、工业生产能力和国家整体政治经济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下始终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在帝俄时期,俄国海军延续彼得一世以取得出海口为目标的军事战略,但地理条件的制约和工业生产能力的落后直接导致俄国海军在克里米亚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大溃败。日俄战争后俄国海军部提出了规模巨大的海军军备重整计划,但帝俄晚期复杂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限制了海军军备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导致俄国海军与欧美海军强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帝俄晚期俄国海军实力的薄弱导致苏联在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压力下选择进一步压缩海军发展空间以集中力量发展陆军、空军和战略核武器,最终造成苏联整体安全力量的畸形膨胀。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俄罗斯相当流行,先后成立了十多个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但是,这些政党大多数存在时间较短,内部派别林立,组织涣散,多次发生分裂。2001年戈尔巴乔夫发起成立的统一的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在俄国政治舞台上没有发挥多大作用,目前出现新一轮改组。在作为“政权党”的“统一俄罗斯”党内,形成了社会民主主义“左翼”与自由主义“右翼”并存的局面。俄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相比既有共同之点,也有很大差别。随着俄罗斯经济社会转型的进展,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俄国的影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是,俄罗斯社会民主党本身的前景未可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