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切实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监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需要各级行政监察机关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特别是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不断提升行政监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有着重要影响。古代就有人就把它概括是"彰善瘅恶,激浊扬清"的关键。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我们当代的行政监察制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就从古代的监察制度的演进入手,提炼了监察制度的特点,从而归纳出几点对当前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指出,要严格执行新修改的《行政监察法》,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行政监察理论研讨会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4.
行政监察理论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行政监察工作,加强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是保证政令畅通,铲除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和提高行政效率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5.
袁铸  常满荣 《河北法学》2005,23(11):131-134
行政监察工作法治化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纵观我国现行行政监察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行政监察之路,需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弘扬民主理念,完善行政监察立法,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专职的行政监察队伍,实现国际社会联合协调行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察》2012,(13):3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回顾25年行政监察工作的每一步探索、深化和发展,理论研究始终是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正是有正确思想理论的引领和推动,行政监察工作才迈过险滩,趟过湍流,阔步前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谱写华彩篇章。行政监察工作是实践探索之路,也是理论创新之路。25年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行政监察工作不断发展,行政监察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广大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潜心思考,在把握规律中升华理论,以发展的理论解决工作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行政监察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察》2012,(5):20-25
牢记使命,风雨兼程;胸怀大局,积极作为。201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监察部和地方各级行政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自觉把行政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8.
徐波 《中国监察》2011,(23):34-35
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应通过理顺工作机制来确保履职尽责。科学的运行机制,是确保行政监察工作正常协调运转、全面正确履职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监察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法施政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监察制度为例,通过比较、借鉴,吸收国外行政监察制度的长处,弥补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不足,促进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行政监察法》中的检查制度和调查制度是行政监察检查权和行政监察调查权运行的载体。作为制度意义上的行政检查与行政调查存在着性质与功能的差异,共同构成了行政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目标实现的制度要素。行政检查和调查制度关联着公共权力、公民基本权利、政府治理、行政行为,关联着执法、廉政、效能等行政监察工作的热点,关联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范式,有可能成为行政法学的理论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行政监察体系是按照"边组建、边工作、边规范"的方针来建设的。①这一情况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认为这种"边组建、边工作、边规范"的建设方针,往往会因为具体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严重和目前虽然想解决但又苦于没有良方解决的窘境来随意改变工作重心,调整侧重点,甚至改变体系的结构。所以不利于从根本上实现行政监察的职能,完善行政监察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行政监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廉政建设及反腐斗争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建立了一套较健全的行政监察体系。但目前我国行政监察仍存在监察主体缺乏独立性、行政效能监察低下、行政监察法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为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针对我国行政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应从增强行政监察主体的独立性、提高行政效能监察、完善行政监察法制等方面的对策来进一步构建行政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13.
行政监察制度是我国行政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但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法学者对这一制度研究不够,在相关论著中鲜有提及.本文认为行政监察机关是监督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行政监察制度是行政法顺利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行政监察制度与公务员制度密切联系;行政监察制度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相结合,构成行政法上完整的救济途径.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完善行政监察制度(1)监察系统应实行单一的垂直领导.(2)行政监察范围应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察.(3)监察人员的产生及素质保证问题.(4)行政监察机关也存在如何接受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行政监察作为完善制约与监督机制的重要环节,在服务型政府的建构过程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行政监察体制与行政监察措施的不断完善,势必推进政府职能由"管制"向"服务"的转变;另一方面,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亦为社会转型期的行政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何增科 《中国监察》2012,(13):48-49
从国际社会行政监察机构设置模式及其核心制度安排的比较视野中,考察我国当代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行政监察机关恢复组建至今已经25年。25年来,监察机关在认真履行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等三大行政监察职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卓有成效。中国的行政监察机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反腐败和行政监察机构中的重要一员。从国际社会行政监察机构设置模式及其核心制度安排的比较视野中,考察我国当代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  相似文献   

16.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15):64-64
全国人大:城管被纳入行政监察对象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行政监察法》适当扩大了行政监察对象的范围,城管人员、社会上聘请来协助行政机关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人员等,不再是行政监察工作的“盲区”,而是都将接受监察机关的监察。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于我国行政监察工作主体——纪委、行政监察局“联署办公”的现实特点,“群众路线”也成为我国行政监察的一项根本工作路线、指导思想.学生近期在学习新公共管理、公私协力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对“群众路线”与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时,自然的看到了新公共管理的影子和现实可能性.故而,从公众参与、公司协力角度对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学生作此文之思路是:首先,以介绍行政监察本身的作用与功能作为逻辑起点;其次,通过引用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公共管理学中“行政环境”、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三个理论作为视角,探讨行政监察制度建设、运行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再次,融合“新公共管理理念”、“群众路线”作为行政监察中引入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最后,对我国行政监察制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4,(5):44-45
正2月11日,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区、各部门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努力把廉政工作会议部署的任务落到实处。山西省——2月11日,山西省监察厅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了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并要求全省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以深化改革的有力举措,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省监察厅强调,要结合行政监察工作实际,加强自身建设;督促有关部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严  相似文献   

19.
自觉把行政监察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是行政监察工作全面履行职能、发挥保障作用的前提。当前,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使行政监察工作的范围更为拓展、实践更为丰富、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推动政府机关廉政勤政优政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如何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发挥行政监察的职能作用,是当前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把行政监察工作放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整个行政管理系统来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紧紧围绕十七大主题,切实发挥行政监察职能,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效预防腐败、建设服务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