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勇 《人民公安》2008,(14):52-54
刘海粟先生给永厚先生写一条幅:“大丈夫不从流俗”,对永厚先生的赞赏算是慷慨。没有人比他更狂狷任性,如他笔下徐文长,得大自在的,不是他,是谁?他不怕死,就怕活得不够精彩。  相似文献   

2.
十年以前我就认识溥杰先生了。当时他告诉很多人他正在写《自传》,他的《自传》的出版是大家普遍关心的。有位李老先生正在协助他整理,因为整理者也已年老,进度比较迟缓。不久李老先生不幸车祸丧生,整理《自传》的工作就搁置起来了,溥杰先生想亲自动手,他实在公务繁忙,抽不出空来。1990年溥杰先生回到日本探亲,一位日本作家知道溥杰先生的《自传》尚没有写成,提出要给他写《自传》。溥杰先生回答他:“我有我的祖国,这件事我要请示我的国家。”回国后  相似文献   

3.
张中行很敬重朱自清先生。虽然他没有听过朱自清先生的课,却敬佩朱自清先生的学识,更敬佩他的为人。一天,张中行正在家里,忽然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张中行是否在家,说是他家有一位亲戚,要来看张中行。张中行正感到奇怪时,客人来了。他一看真是又惊又喜,来的竟然是朱自清先生。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来访,张中行很是感动,他认为自己的门外有了长者的车辙。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说他曾经电话采访了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先生。葛洛夫先生在回答我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时说,他觉得中国人很善于分析,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很精辟。葛洛夫先生还列举了孟子的一些话,并且说他自己在经营管理英特尔公司的时候,很多想法从中国哲学里有所借鉴。但是,中国人对运作的重视似乎欠缺。葛洛夫先生认为,对运作的重视与不重视是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一种区别。  相似文献   

5.
第一眼看到李建超先生,他不是西装革履,而是一身休闲打扮,头发整齐地梳往脑后,再配上一副金丝眼镜,一开口就是浑厚的男中音,让人感觉真的是一位“先生”。李建超先生人如其名,眼光超前。改革开放还没开始,他便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往香港发展事业。在三十年时间内,李建超先生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由最初到香港时的一间杂  相似文献   

6.
夫妻重逢     
B先生(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我没能寫出真實姓名)老家在河南新縣農村。讀完高中,他考上了國民黨武漢航空學院,並與本鄉他心爱的彭廣英小姐拜了天地。刚度完蜜月,B先生就離開了家。夫妻分手的前夜,太太說她已有身孕。不久,二十一歲的B先生随軍去了台灣,在一家軍械工厂當了技师。三十多年来,B先生時時思念着心上的人。一九七九年,B先生偶爾從一家刊物上獲知,太太正在寻找他。他心中又喜又憂,喜的是他的爱妻還在人間;憂的是,台灣說大陸‘共産共妻’,他爲那容貌出衆的妻子這些年的遭遇擔心。沉思良久,他終於决定先給太太寫一封試探的信。使B先生喜出望外的是,不久便收到了家書,獲知年過八旬的父親仍然健在。太太還告诉他,他走後生的是兒子,而且早已娶了媳婦,給他们添了一個孫子、一個孫女,一家四代同堂。B先生手捧家書,歸心似箭,很快便繞道他國,飛回祖國大陸,寻找他記憶中的家。 B先生回到新縣,受到縣政府官員盛情接  相似文献   

7.
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发出了一条震惊中国和世界的消息: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今天上午乘专机抵达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和他的夫人张洁清,到首都机场热烈欢迎。随同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回国的,还有程思远先生。李宗仁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  相似文献   

8.
信息动态     
刘文典与古籍校勘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入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经过比较,他选定先秦诸子作为校勘的主攻方向,而且一出手就是比较难弄的《淮南子》,所以叔雅先生真正搞起古籍校勘是从《淮南子》开始的.他就找傅增湘先生帮助搞《淮南子》,为什么找傅增湘先生呢?这里有一个缘故,叔雅先生念书有个特点,就是很讲究版本,这是受刘师培、章太炎先生治学的影响."只要刘叔雅教授看的书都是好版本,不是好版本他不看."钱穆先生如是说.事实如此,即使在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发现好版本的书,哪怕借钱,他都要买到手中.我看过他手中收藏的方苞的手稿,有4个夹子,就是通过傅增湘先生介绍花了200块大洋买的.傅增湘先生是著名的藏书家,也是版本学家.藏书很多,而且版本也好.先生说:"没有傅先生不行,因为好多版本找不到."傅先生借书给他看,并且把《淮南子》的好多种版本都找来了,《永乐大典》原本都给他看过.还有像王念孙的手稿他也看过.所以他对傅先生很感激,说傅先生是他的版本学老师.他还爱抄笔记,搞校勘更是亲力亲为,抄了很多东西,像《文选》、《太平御览》、《治要》、《道藏》等书中凡引及《淮南子》原文或许(许慎)、高(高诱)旧注者,一字一句,都一一抄录.有人说先生是道家,其实不然,他是杂家.先生博览群书,而融会贯通应用于治学.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16)
正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采访到著名的出版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在沙滩后街韬奋基金会理事长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聂震宁先生,他的办公室都是书柜和满满的书籍,连办公桌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果然,如媒体所表述那样,聂震宁是一位读书人。在对他的采访中,我得知聂震宁先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可是他的母亲是一位读书人,在艰苦养下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10.
溥杰先生离开了我们,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气质和胸怀,他的性格和为人,却在我的持续重温中得到了加强。近来,回忆的波涛不断涌来,让少许浪花化为一段文字呈献给读者,算是聊以寄托哀思吧! 那是1985年,书画界的一些朋友要在佳丽饭店举办一次大型的民间笔会。组织人阮文龙先生通过我请溥杰和毓嵒先生参加。溥杰先生很少参加家族以外的非官方组织的笔会,因而我感到为难。然而阮先生很恳切,对我寄予厚望,我只好硬着头皮去试一试。晚上,我去护国寺溥杰家。二爷(族人称溥杰为二  相似文献   

11.
“不务正业”的研究——于润琦先生的门墩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朋友说,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于润琦先生要出一部有关老北京的门墩的书,于是打电话。我个人一直都对老北京的文化感兴趣,而且,恐怕还有不少北京文化的爱好者也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呢,如今遇到这方面的一个专家,怎能轻易错过。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门口,有两位先生正走出大门,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因为担心他吃饭去了找不到人,我正要给他打电话,不料其中一位先生回头对我说:“不用打了,我就是于润琦!”我正惊叹他的精明,他送走了那位先生,径直来到我的面前,握手、带我到他的办公室、让我坐、倒水、然后坐  相似文献   

12.
日前,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亲眼目睹了如下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S先生是一位作家。他为了弄清一则洋典故的出处,在饭桌上,就忙着向在座的人们请教。他读中学的孩子,大约恰巧在某一本书上读到过,就把大概的意思,对S先生讲了一遍。可  相似文献   

13.
丁石孙先生说周老像一座大山:"离得越远,对大山的雄伟气势感受得越深刻。"武际可先生说周老像一条大河:"他是一个有锋芒的人","有人沉默、有人顺从、有人阿谀时,他能像大河奔突着向前。"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科学》2006,(6):2-4
2006年11月23日,一代科学宗师、九三学社前辈邹承鲁院士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邹承鲁是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生物化学领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和杰出的贡献。多年来,邹承鲁院士满腔热情为国家科技政策和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呕心沥血。为了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不正之风,他多次凛然直言,一往无前。他是一位刚直不阿的斗士,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科学家。先生已逝,但先生的丰功伟绩与高风亮节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后人的心中,并将永远鼓舞和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本刊选载了邹承鲁先生生前的一些言论,以作为对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5.
李灼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画人物画家。然而,最早知道先生的名字,并不是因为看过他的国画人物画,而是他的油画作品。学习油画是李灼先生早年的孜孜追求,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毕业于四川美术  相似文献   

16.
孙运璇先生逝世后,岛内外众多人士痛惜之余,都在缅怀悼念他。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孙先生有过较长时间的交往。他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长者和朋友。这些天来,我常常怀念和回忆起和孙先生交往中的一些往事。“他是一位清官”孙运璇先生曾经为台湾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赢得  相似文献   

17.
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老人陈嘉庚先生,一生俭以奉用,穿粗布鹑衣,吃粗茶淡饭,而在办教育上却慷慨解囊,倾其所有。陈嘉庚先生以自己的人生实践实现了他“我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为社会服务”的人生诺言。陈嘉庚先生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在人们的心目中筑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他虽已作古多年,可人们至今依然十分怀念他。陈嘉庚先生不仅是物质上的富有者,他更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他赢得人们的敬重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4,(6):22-22
<正>专访毛道海先生以前,内心一直有些惴惴不安,近年来老人身体一直不太好。即便如此,五年来,毛道海先生依然坚持将《曹禺家世》(修订版)一字一句的整理完成,集结出版。"今年元月的一天,天气有些寒冷,我去拜访先生,看到他的房间开着一台取暖器,桌上一台电脑。他坐在书桌旁,一手提着输氧瓶,一手将修订的《曹禺家世》书稿交给我。"这是市政协主席张宗光描述年初见到毛道海先生时的情景。每个看到这段的读者都应该会为毛道  相似文献   

19.
論職務,程思遠先生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論地位,他是無黨派民主人士中的代表人物,中央和政府主要領導人决定重大問題之前被徵詢意見的主要人士之一; 論經歷,他是中國當代歷史進程的見證人之一,而且又是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的參與者。早年他曾與蔣經國先生共過事,又曾擔任過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先生的秘書,六十年代為李宗仁回歸祖國積極奔走並獲成功。回首往事,他坦率地說:“沒有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的政策和我的努力,李宗仁先生回不了國!”所以,程思遠先生成了各方面都極為尊重的  相似文献   

20.
功名利禄面前,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思想底色。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谁都无法掩饰,谁都无法隐瞒。功名利禄,是检验一个人最好的“试金石”。季羡林先生,一位大学问家。他虚怀若谷的高贵品质,使他在业内业外颇受敬仰。季羡林先生一向反对浮夸学风,主张求真求实学风。季羡林先生从不夸夸其谈,他“三辞桂冠”之举,为学术界,为社会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