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思想观点。这种思想观点,是人们道德品质、政治理想、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规范人们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6):16-16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即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及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谈到爱国主义,人们都爱引用列宁的一句名言,他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德育序列化教育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教育委员会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主题,也是培养造就适应跨世纪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保证祖国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工程和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在“八荣八耻”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排在首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光荣传统,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如果说“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那么,热爱祖国应该也必须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前提和基础。“不知荣辱不能成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也包括国情教育、民族团结和国防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它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在三大主题中: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思想,是宏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爱国主义的生动体现 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具有历史内容和政治倾向的。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刻地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就科学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第608页)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赋予爱国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为我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的职业操守。 一、爱国,是文化工作者职业操守的首位要求 一要明白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一代人在继承前一代人的爱国主义传统时,都会根据自己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时代课题,赋予它以新的内容。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更加需要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始终不渝地在更高层次上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空泛的,是有着具体内容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含义。这本来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但近几年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出现了一些象“我可以爱国,但不一定爱社会主义”的奇谈怪论,模糊了人们的视线。这就需要我们将颠倒的是非再颠倒过来,澄清那些模糊认识。爱国主义是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无论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以“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科学国际主义与科学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等为题,在报刊上发表诸多文章,现将讨论情况概述如下:一、爱国主义与历史责任感大家认为,近年来,我们在教育方面有失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社会教育中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讲得不够,爱国主义讲得不够。因为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仅仅知道新中国建国40年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新中国是从旧中国演变来的,中  相似文献   

10.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良栋 《发展论坛》2002,(11):12-15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范畴,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问题上的一个崭新的表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应当从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政治文明谈起。一、文明“文明”一词很早就出现在中西方文化典籍之中。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意思是指人文教化的道理和方法。在《易经·文言传·乾》中就有这样的话:“‘见龙在天’,天下文明”。这里讲的“文明”主要指的是儒家的德治与…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作为同“自然”相对的总体范畴,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独有的存在方式和特征。党的十五大报告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将文化建设放在与经济、政治建设并列的地位,指出“而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建…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6):18-18
1.爱国主义是理性而非过激的。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然而,包括列宁在内的所有的爱国者们,他们对祖国的爱都远远超出了“感情”的范畴,并主要表现为一种在理性指导下的具体行动。理性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于理性。  相似文献   

13.
去年 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要求全党同志深入研究,作出科学回答。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带头学习、研究,真正从思想上政治上解决好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重视“四个如何认识”问题   “四个如何认识”是当前深刻影响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重视并回答好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认清“四个如何认识”,是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思想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他强调:“要懂得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深刻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华民族振兴的意义。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和造就一代  相似文献   

15.
郭昕 《学习月刊》2014,(24):9-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中公民层面的要求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这一层面的重点。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各自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新时期激励青年学生为祖国强大和民族复兴立志成才的伟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一个传统而古老的话题,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热爱祖国锦秀河山,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热爱各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维护祖国独立统一和尊严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一种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大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全体公民的爱国行为,对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如何养成公民的爱国行为呢?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人们对这一构想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已作了不少阐释,但对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却关注得不够。学习《邓小平文选》,我们可以看到“一国两制”构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 一  相似文献   

18.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先进的文化。这个问题要求回答的是: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它在何种情况下才是先进的。对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当作一些具体研究。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化的先进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化是一定历史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性质和内容主要决定于一定历史时代经济和政治的性质和内容。当代中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因此,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当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文化。同时,我们又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始终.其中相对集中地论述爱国主义的文章就有40多篇.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源远流长.它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既继承前人,又大胆创新,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提高到一个新境界,使其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对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导向作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社会公德是指全体公民在广泛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透过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就能看出这个社会普遍的文明程度。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