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本文运用语言学理论,对中国人和法国人在使用祝愿词进行交流中出现的失误及误会进行探讨分析,并对中法祝愿词的特点和使用进行比较,学习语言不仅意味着获得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当学会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孟晓琦 《法国研究》2020,(1):105-112
反义同词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指同一个词同时兼有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义项,是一词多义的一种特殊体现。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源自人类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反义同词即是人类对同一事体所具有的对立性特征进行体验和认知加工后的语言表征。本文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上的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以事件域各要素间存在的四种不同关系为基准,尝试对汉、法语中的反义同词现象进行阐释对比。  相似文献   

3.
自6世纪到9世纪,在西班牙埃布罗的Corbieres领地,有一种罗曼语言逐渐形成。它不同于拉丁语,也不同于相近的奥克语及卡斯蒂莉亚语,这就是卡塔卢尼亚人所使用的卡塔卢尼亚语。后来,它的词汇及某些表达方式便出现在拉丁语的书面语中。全部用这种语言撰写的文章问世于12世纪。0语的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到巴利阿里群岛及巴伦西亚地区。16世纪社会变迁冲塔卢尼亚语被禁用。19世纪又因经济的发展而获新生,并促进了卡语文学的繁荣。目前,佩皮尼扬大学的卡语研究所正从语言、文学、史地、艺术、经济、法律、讯息交流、人种学、方言、教学法,社会语言学及专门术语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招收专门研究生。卡语文学沿革至今,它在欧洲文学史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词可以定义为最小的独立形式,它可以单独使用(Eugene A.Nida,1998:215)。勿庸置疑,汉语的字、法语的词都具备了完整的音、形、义,应该是翻译的最小语义单位,是语言艺术控制的语言操作的起点。语言是个符号体系,而词则是语言中可独立使用的、最小的音义组合单位(曹德明,1994:13)  相似文献   

5.
兰波的诗作以打破语言常规和感觉习惯为突出特征,这些特征既为批评家提供了多元阐释的空间,也为翻译者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由于中法两种语言编码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由于诗人对本国语言的独特运用,中译本很难保留原作的全部文化内涵和文际关系,很难不造成语义流失。但由于汉语本身所特有的语法手段和词汇资源,由于每个译者对汉语的独特运用,中译本也可能会在某个层面上与原文相比有所增值,这种增值有时甚至与原作的总体追求相吻合。本文以兰波散文诗《彩图集》的中译本为分析实例,对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这些“得”与“失”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的可能与否,主要取决于译者对异质文学的认知程度,取决于对母语和目标语的相关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本领。本文试图以文学翻译的适合性为基本出发点,论述文学翻译与语言认知和文化认知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法国学生的偏误入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汉法语里并列连词“和/et”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和/et”在语法意义、语法功能、连接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并以《小王子》中“和/et”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用法方面的异同作为佐证。最后对英、西、德、泰、越语中与“和/et”对应的词作了简要对比,揭示其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Talmy~①所建构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和Slobin~②提出的语言-思维关系假说出发,采用中法本族语者口述的"青蛙故事",对其产出的运动事件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参照Slobin前期研究结果,主要在运动动词使用、背景成分描述、特定情节分段叙述和运动背景描写四个方面进行汉法对比,兼顾量化研究及质性研究,力求探寻汉法运动事件口语表达中两门语言特有的表达模式,揭示汉语和法语的语言类型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傅荣 《法国研究》2002,(1):85-101
在语言和文化二者的关系上,我国高等院校法语专业的教学始终直面着一个双重矛盾:一方面,受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影响,文化似乎在法语专业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但事实上,教员、学生都嫌不够;另一方面,尽管业内人士早已认识到,成功的语言交际既需要交际双方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也取决于各自拥有的相关社会文化知识,但事实上,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和科研始终重视不够.本文以法国当代语言和文化教学法专家Robert GALISSON及其Didactologie des Langues-Cultures理论为指导,着重剖析前述矛盾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文书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时,遵循礼仪、习俗或法律的要求,通过文字形式或商讨问题、或表示问候、或反映情况、或交流经验、或传达指示、或落实计划的交际工具,是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体,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与文艺作品、学术论文、历史档案、参考资料等书面手段有很大的区别。它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有特定的形式和程式,有特定的使用时效,有特定的适用范围,有的应用文书甚至还要求特别的语言和特有的符号。起草应用文书时,对这些已经成为“特别”的东西一般必须遵守,  相似文献   

11.
“法汉词典”的编纂和其它双语词典一样,其困难之一来自于法汉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词场和语义场存在着巨大差异,而词汇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文化内涵差异的反映。这一双重差异给“法汉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都打上了烙印,首先对应词的难寻迫使词汇翻译以定义化、阐释化以及再度背景化来寻找话语对应,弥补词汇对应缺陷。其次,释例也经过筛选,裁剪,甚至创造,意义造成重释或扭曲。最后,语体标识和语言层次表面照本搬抄,与词汇翻译之间出现龃龉,这一切反映出源出语所载文化内涵、意识形态和思维习惯要融入接受语的模式,不可避免要遇到后者的抵抗、自卫甚至反攻。本文认为,法汉词典的技术处理和教学功能应跟文化认同以及理解并行考虑,而对于他者文化的态度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到词典技术处理的质量及其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丽 《当代韩国》2011,(2):116-124
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韩国语与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虽然不属于同族语言,但却同属汉字文化圈。在现代韩国语词汇中,按照韩国《韩国语大辞典》的分类,汉字词的数量为81362个,在整个韩国语的词汇中占53%。但由于历史的变迁,时至今日,有些韩中同形汉字词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有的是意义范围的扩大,有的是意义范围的缩小,有的甚至是意义范围的转移。本文以将以韩中同形汉字词为对象进行分类研究,希望本文对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在理解并正确使用韩国汉字词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和文化二者的关系上 ,我国高等院校法语专业的教学始终直面着一个双重矛盾 :一方面 ,受传统语法 -翻译法的影响 ,文化似乎在法语专业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但事实上 ,教员、学生都嫌不够 ;另一方面 ,尽管业内人士早已认识到 ,成功的语言交际既需要交际双方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 ,也取决于各自拥有的相关社会文化知识 ,但事实上 ,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和科研始终重视不够。本文以法国当代语言和文化教学法专家RobertGALISSON及其DidactologiedesLangues Cultures理论为指导 ,着重剖析前述矛盾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品和文本在文学话语中,曾经是普通的术语,文本指的文学的语言现象,而作品则体现了美学和创造价值。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中,文本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核心的概念,而作品的概念则受到冲击,尤其是先锋文艺理论中,文本与作品水火不容,文本概念取代了过去的作品概念。文本概念从一个指示现象的概念到成为一个本质性的概念,并且占据一个核心的位置。本章节定义了对象文本(texte-objet)和实践文本(texte-pratique),分析了结构主义文本和后结构主义对文本概念的使用之间的异同,从而更清楚地指出后者在文本这个概念上的继承和变化。  相似文献   

15.
百济语研究概要之二——百济前期的语言●都守熙一、百济前期的版图及其语言如副标题所示,“百济前期的语言”指的是相当于7个世纪的百济史中的2/3的时间即5个世纪(温祚王元年到文周王元年,前18~475)在百济领土内使用的语言。①对这一百济前期语言的形成及...  相似文献   

16.
此文考察了拉克罗的书信体小说《危险联系》(1782)中的修辞问题及其俗套式的语言风格,指出该小说的风格本身就是文本意义的组成部分。作者在文中分析了阅读程式的暖昧性,讨论了某些比喻词的含义,考察了某些意象和修辞手法(迂回、暗指、双关……),进而说明:1.隐喻如何讲述故事;2.缺少活的隐喻以及缺少隐喻的创造如何成为叙事意义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大量使用叠音词,而法语中却几乎不用这种修辞手段。在把中国文学作品译成法语时,如何翻译这些叠音词,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其修辞效果,就成了翻译者所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往往只能靠加注释来进行补救。论文通过对《红楼梦》法译本中部分叠音修辞格的翻译范例进行简要的分析,试图归纳出一些汉语叠音词的常用法语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处理具体语料获取相关数据的方法,分析法汉语篇中名词性共指词语的使用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使用零代词是两种语言中的共同现象,但是使用频率相差很大;代词是法语语篇偏好的共指表达手段;名词则具有相同的使用倾向。  相似文献   

19.
王琼 《法国研究》2002,(2):108-1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特定民族的历史、风俗、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因此 ,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 ,学习外语不能仅仅只掌握语法 ,记单词 ,讲一口较为流利的外语 ,还必须学习和了解其文化 ;从外语教学角度来看 ,教授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教授文化 ,因为外语教学和学习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一种语言 ,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 ,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特点的社会文化背景。1、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 ,文化依靠语言来传授和传播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没有文化便没有语言 ,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课堂法语教学中师生间话语交际为研究对象,用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了课堂师生话语交际过程中重新表述的一般规律,分析了重新表述在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